號外,今兒立春了!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天文曆法、自然物候與社會生活共同融入而創造的文化時間刻度。節氣是氣候變化的時間點,從遙遠的天體運行到近身的生活勞動,每一個節氣都是人們對自然的感知和對生活的體驗。
從歷史發展的角度來看,節氣的起源時間較為久遠,但從文字記載的角度來看,可充分考證二十四節氣形成過程的文本文獻並不十分確鑿。以現存的資料可大致梳理二十四節氣萌芽於夏商時期,以兩分(春分和秋分)和兩至(冬至和夏至)為首先出現的節氣;發展於西周至春秋時期,開始從四時形成八節(包括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最後定型於戰國至西漢時期,成為與現今版本相近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曆法中的重要內容,其「根據太陽在黃道上的位置,將全年劃分為二十四個段落,以節氣的開始一日為節名」。節氣與曆法有著緊密的聯繫,我國的傳統農曆性質屬於陰陽合曆:「就是以太陽和月亮的運行作為曆法的天文根據,融入回歸年和朔望月,並把二者並列作為制歷的基本周期,同時還增加了閏月,以協調回歸年、朔望月之間的關係。」但是,由於二十四節氣是依照太陽的視運動軌跡確定的,所以在陽曆中日期基本固定,反而在傳統的農曆中日期的變化比較大。
二十四節氣是我國傳統的天文與人文合一的曆法現象,有著數千年的歷史。但是,對於二十四節氣的起源時間與過程,學界並沒有統一的、比較明確的說法,主要原因當是二十四節氣正式形成於秦漢之前,而這一時期的古代文獻本身即存在辨偽和考證的問題,很難理清脈絡。本文雖仍以這些文獻為基礎,但並不妄圖解決起源模糊的問題(或許根本不能解決),只是通過考辨呈現二十四節氣更為清晰的形成過程。
從天文曆法本身的發展規律來看,二十四節氣並不是也不可能是一次完成劃分的,它隨著人們對於氣候感知的加深以及觀測技術的進步在不斷形成和完善。對於二十四節氣中最初確定的節氣,現有研究大致分為兩個方向:一是起於兩分(春分和秋分);一是起於兩至(冬至和夏至),這兩種結論的得出都與人們最初對於天象的觀測有關,前者主要以觀測星象為主,後者主要以觀測日影為主。
殷商之際是否有四時之分尚待相關資料的進一步發現或是研究,但是至遲到西周時期春分、秋分、冬至、夏至便已經存在,隨之逐漸確定了立春、立夏、立秋和立冬,合稱「八節」。八節的確立是節氣形成過程中的重要環節,也表明至遲到春秋時期二十四節氣的核心部分已經劃分完畢。四時八節是為我國傳統的祭祀時令:「四時八節日,家家總哭聲。侍養不孝子,酒食祭先靈。」
TAG:小史曰曰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