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摩托車騎行返鄉:歸家騎士,百里馳援

摩托車騎行返鄉:歸家騎士,百里馳援

2月1日晚8點,從廣東中山出發14小時後,鄧軍一行人因車內燃油不足,抵達廣西桂林一加油站休整,返鄉首日的騎行結束。

由於露宿路邊,室外氣溫低,鄧軍一夜未眠,2日凌晨4點半時,他決定補充燃油後先行至200公里外的柳州再與其他同伴會合。

家,越來越近。

2月1日晚,摩托車停在路邊,地上被車燈渲染。

一夜未眠

進入廣西賀州,省道明顯盤曲了起來,摩托車在山路上的優勢凸顯。身子一壓,方向一轉,幾個彎道下來,原本相距不過50米的摩托車便已看不見蹤影。

一切都在按照出發前制定的計劃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根據既定計劃,他應於1日晚上8點到達桂林休息,然後第二天再出發。

2月1日下午,廣西賀州,一位行進在國道上的車隊成員。

但問題出現了。同伴或因燃油不足需要停下補充,或因個人速度調整,原本一同整裝齊發的9人,距離越拉越開,短則二三十公里,長則一百多公里。

「我一路追啊,但怎麼也追不上。」鄧軍位於隊伍中列,無奈之下,他在傍晚6點左右駛離省道,選擇「抄近路」。

2月1日晚,廣西桂林平樂,鄧軍在路邊聯繫走散的同伴,確認能否有人和他一起過夜。

就在還差120多公里便可到達桂林的時候,鄧軍的摩托車油量幾乎耗盡。縱使眼前就有一個加油站,但車輛排起的30多米長隊,且絲毫沒有流動的跡象,讓鄧軍望而卻步。

他把摩托車停在正對著加油站靠近馬路的位置,一邊觀察著站內的情況,一邊聯繫著跑散的同伴,重新商定集合地點。

2月1日晚,廣西桂林平樂一處加油站,湧入大量車輛,排隊等待加油。

晚上9點整,兩位同伴趕到鄧軍所在的加油站。

三人商定當晚就在加油站附近的餐廳休息,順便等其他同伴前來會合,於次日一早7點多一同出發。

2月1日晚,廣西桂林平樂,剛剛抵達的同伴打開行李,吃麵包、喝礦泉水補充體力。

2月1日晚,廣西桂林平樂,鄧軍和同伴在一家超市開玩笑。

2月1日晚,廣西桂林平樂,一行人終於找到地方就餐休息,一位隊友趕忙打開直播,並炫耀道:「我又一個粉絲,嘿嘿。」

鄧軍萬沒想到,餐廳不是24小時營業制,凌晨1點過後,他只能在室外站著。閑來無事,便與排隊等待加油的司機聊天。

3個多小時後,天氣實在太冷,他堅持不住,簡訊告知同伴屆時在200公里外的柳州會合。

2月1日晚,廣西桂林平樂,鄧軍用手機搜尋同伴的位置。

吃上了最愛的蒸米飯

30多個小時,1200公里,一夜未眠,加上長時間騎行,鄧軍胃口不好,返鄉這一路,除了喝點水,幾乎沒吃什麼東西。原本想在鎮上買點年貨再回家的他,也臨時決定先回家休息。

2月2日上午,廣西龍勝各族自治縣,鄧軍同伴劉鑫趴在摩托車上,手摸著發動機取暖。

2月2日上午,貴州黔東南苗族同族自治州黎平縣肇興鄉,鄧軍的隊友在路邊喝紅牛提神,昨晚沒有休息好的隊友們當天都有些睏倦。

2月2日中午,貴州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縣境內,鄧軍和同伴在路邊休息,同伴將帽子放在路邊。

就在快到家時,他忽然停下車,站在路邊朝著山下拍起照片,「山裡的景很好,看到我就想拍一張」。

不遠處的山頂上,還有少量積雪。

2月2日下午,貴州遵義湄潭縣,鄧軍行駛在山路上。

2月2日下午,離家還有幾百米時,鄧軍停下拍照留念。

2日下午4點多,鄧軍到達貴州遵義湄潭老家。屋外的廚房冒著炊煙,母親薛天會正忙活著做兒子最愛吃的蒸米飯。「他說今天回來,想在外面肯定吃不好,就煮了一大鍋。」米飯差不多有十幾人的量,不知道的人,還以為是在做米酒。

煮成半熟的米飯從鍋里撈出,盛到簸箕里晾至常溫。準備好蒸米飯的竹筒後,薛天會把米飯撥進去,加柴火進灶開蒸,「這樣煮出來更香」。她說,兒子不在家時,平日里通常都是用電飯鍋煮。

2月2日下午,鄧軍來到廚房,看望正在做飯的母親。

2月2日下午,抵達家中的鄧軍脫下騎行服。

90歲高齡的奶奶身體還算硬朗,得知孫子今天從外地回家,趕忙出來看看。此時,父親正在別家幫著殺年豬,弟弟也在外面張羅,晚些時候會回家。

2月2日下午,鄧軍奶奶站在門前,看著回來的孫子。

2月2日下午,吃完飯的鄧軍和父親在屋外聊天,父親剛幫鄉親殺年豬回來。

棄買年貨急援同伴

3日一早,得知同伴劉鑫的車子發生故障,鄧軍擱置去鎮上置辦年貨的計劃,穿了件薄棉衣便趕往離家70公里外的遵義機場附近幫忙拖車。「他車子是昨晚五六點時壞的,我睡得早,早上起來才看到。」

此時,剛下過小雪的遵義,氣溫僅在零度上下。

2月3日中午,遵義機場路上的一家維修店內,鄧軍打電話給另外的朋友前來幫忙。旁邊的劉鑫,是他剛認識一天的朋友。

兩人是那晚在加油站聊天認識的。劉鑫老家在重慶,此次返鄉行程僅剩170公里。如果不出意外,昨天便能到家。「出門就是靠朋友嘛,他跟我一樣都是騎摩托車回老家的,而且比我更遠。」

2月3日中午,劉鑫在一旁看朋友幫他檢查摩托車的故障。

抽油、試火……期間,鄧軍還叫來了懂維修的朋友。「打不著火,因為車子就像你們說的『高配』一樣,怕只有專賣店售後才能維修。」

直到下午1點半,終找到問題所在,是油泵出了故障。無奈機場附近維修店的油泵配置不合適。

2月3日下午,鄧軍翻看手機,尋找附近配件店的聯繫方式。

「實在不行我讓東莞的朋友幫我寄,之前修的時候還剩一個。」劉鑫計算著,如果從貴陽專賣調貨,雖然次日就能到,但油泵本身再加郵費至少500元。而從東莞郵寄,只要付郵費幾十元,3天左右到貨。

「算了,不去買年貨了。走,去我家玩。」下午3點,鄧軍將故障車拖至附近一位朋友家暫存,邀請劉鑫先去家裡做客。

2月3日下午,遵義機場路上,鄧軍將劉鑫的故障車拉往附近的一位朋友家。

2月3日下午,劉鑫將車暫存在鄧軍的一位朋友家。

煙花里的年味兒

幫劉鑫安頓好車子,接上縣城裡的弟弟,已是晚上6點多了。回家的路上,偶遇一家準備關門的煙花炮竹店,鄧軍趕忙停下,買了兩大盒煙花,「今天是個好日子」。

2月3日晚,鄧軍抱著剛買的煙花,開心不已。

正在準備晚飯的鄧軍父母,看到來了客人,熱情地拿出了風乾好的臘肉,細心地不斷確認對方能不能吃辣。

刨湯肉、採摘自家種植的豌豆苗打火鍋、炒臘肉、油渣、豬肝……不到半小時,一道道菜被端上桌。大家圍坐在客廳,開著電視,吃了第一頓團圓飯。

2月3日晚,劉鑫和鄧軍一家一起吃了一頓團圓飯。

「父母之前都在海南幫人家養雞,9月奶奶出了車禍,才回來的。」鄧軍說,自己多在廣東,家裡只有弟弟照顧奶奶,「現在不是在家,就是在廣東,那裡就像第二個家一樣」。

對於兒子想留在廣東發展的選擇,母親表示,雖然希望兒子能夠在家工作,但還是會尊重他的,「就是他現在也不小了,快三十,要抓緊找個對象才好」。

2月3日晚,鄧軍一家五口在家門口拍全家福。

「好久沒有點過煙花了,哈哈。」將煙花箱放在院子前的平地上,鄧軍就跑得老遠,弟弟鄧雪上前用煙點燃,「嘭嘭嘭」,一束束煙花在天上炸開,打破了山村夜裡的寂靜。那一刻,有了年味兒。

在鄧軍的記憶里,這裡曾是一個燈火通明的村子,但如今,大家都搬去了外面的新村。因為90歲的奶奶習慣了這裡的生活,所以他們一家一直留著。

2月3日晚,鄧軍兄弟倆在家門前點燃的煙花,照亮了村子。

- The End -

攝影:新京報記者王子誠 王飛

采寫:新京報記者潘佳錕

編輯:小麥

本文為拍者(微信ID:ipaizhe)原創內容

未經新京報書面授權不得轉載和使用

歡迎朋友圈分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拍者 的精彩文章:

《時代》年度最佳通訊社攝影師鏡頭裡的中國

TAG:拍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