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立春養生切記「五要五不要」原則!

立春養生切記「五要五不要」原則!

立春是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立春起生機蓬勃,是人體機能、新陳代謝最活躍的時期。如果將全年的養生保健比作蓋房子,那麼立春養生就相當於打地基。遵從立春「五要」和「五不」原則,可為身體這座「大廈」的牢固性打下堅實的基礎。

立春五要原則之——春養肝

立春開始後自然界生機勃勃,萬物欣欣向榮,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生機勃發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鬆形體,使情志隨著春天生髮之氣而不可違背它,這就是適應春天的養生方法。 肝的生理特點主疏泄,在志為怒,惡抑鬱而喜調達。

在春季精神養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懷憂鬱,做到心胸開闊,樂觀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態。因此,立春以舒暢身體,調達情志為養生方法。

立春五要原則之二—防舊病複發

「百草回芽,舊病萌發。」可見立春後是疾病多發的季節。春天的多發病有肺炎、肝炎、流腦、麻疹、腮腺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對於有肝炎、過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別注意調養預防。

立春五要原則之三—「春捂秋凍」

「春捂秋凍」是民間一條保健諺語,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凍蟲伏,人體新陳代謝相應變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容易損陽氣,稍受風寒,易發宿疾。

立春氣溫還未轉暖,不要過早減掉冬衣。冬季穿了幾個月的棉衣,身體產熱散熱的調節與冬季的環境溫度處於相對平衡的狀態。由冬季轉入初春,乍暖還寒,氣溫變化又大,過早減掉冬衣,一旦氣溫下降,就難以適應,會使身體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虛襲擊機體,容易引發各種呼吸系統疾病及冬春季傳染病。

立春五要原則之四—春梳頭養陽

《養生論》說:「春三月,每朝梳頭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頭是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因為春天是自然陽氣萌生升發的季節,同時練習宗源養生九式(網路搜索或淘寶買一體《宗源辟穀養生》書籍)這時人體的陽氣也順應自然,有向上向外升發的特點,表現為毛孔逐漸舒展,代謝旺盛,生長迅速。

故春天梳頭,正符合這一春季養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滯,疏利氣血,通達陽氣的重要作用。

立春五要原則之五—防「潮」病

立春開始回暖,空氣中的水分漸漸增多,顯得濕氣很重。特別是南方的春天,霧霾、潮濕、悶熱,給細菌的生長居提供了環境。所以要保證居室及辦公室內的通風透氣,在天氣好的時候,要多晒晒被褥和衣服,晚上睡覺的時候要保持室內乾燥透氣。

春季氣溫多潮濕,女士們更要注意個人衛生,穿在身上的內褲一定要保持乾爽。也要注意晾曬的衣服要在通風透氣的地方晾曬,不讓細菌滋長。此外可以多穿純棉的寬鬆衣服,避免發生濕疹。

立春五不原則之——不「酸」

《素問藏氣法時論》說:「肝主春,……肝苦急,急食甘以緩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

在五臟與五味的關係中,酸味入肝,具收斂之性,不利於陽氣的生髮和肝氣的疏泄,飲食調養要投其臟腑所好,立春飲食應「省酸增甘」,考慮春天本來肝陽上亢,若再吃酸性食物,易導致肝氣過於旺盛,而肝旺容易損傷脾胃。因而不宜食用羊肉、狗肉、鵪鶉、海魚、蝦、螃蟹等酸性食物。

立春五不原則之——不「靜」

立春起自然界陽氣開始升發,人體應該藉助這一自然特點,重點養陽,養陽的關鍵在於「動」,切忌「靜」。

應該積極到室外鍛煉,立春空氣中負氧離子較多,能增強大腦皮層的工作效率和心肺功能,防止動脈硬化。但是老人春練不要太早,防止因早晨氣溫低、霧氣重而患傷風感冒或哮喘病、慢性支氣管炎,應在太陽升起後外出鍛煉。

另外,春練不能空腹,老年人早晨血流相對緩慢,體溫偏低,在鍛煉前應喝些熱湯飲。同時運動要舒緩,晨起後肌肉鬆弛,關節韌帶僵硬,鍛煉前應先輕柔地活動軀體關節,防止因驟然鍛煉而誘發意外。

立春五不原則之——不「怒」

春季是肝陽亢盛之時,情緒易急躁,要做到心胸開闊,身心和諧。

心情舒暢有助於養肝,因為心情抑鬱會導致肝氣鬱滯,影響肝的疏泄功能,也使神經內分泌系統功能紊亂,免疫力下降,容易引發精神病、肝病、心腦血管疾病等。

立春五不原則之——不「妄」

對於抵抗力低下,如中老年人,本來陽氣相對不足,而立春是養陽的大好時機,如情慾妄動而房事較頻,會耗氣傷精,進一步損傷陽氣,因此中老年人在立春應適當節慾。

中醫認為,立春後人體內陽氣開始升發,如能利用春季陽氣上升、人體新陳代謝旺盛之機,採用科學的養生方法,對全年的健身防病都十分有利。

立春五不原則之——不「睡」

在春日暖洋洋的陽光照射下,人體血管擴張,血流速度加快,容易導致大腦缺氧,進而招惹到「瞌睡蟲」。但一困就睡,卻對健康很不利。睡得時間太長會進一步減少腦部血流量,抑制大腦皮層的興奮度,可能越睡越不醒,反而更疲憊。

愛耳聽力專家溫馨提示:希望上述介紹給大家帶來幫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耳 的精彩文章:

TAG:愛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