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守住京城卻遭小人誣陷,士兵抄家時打開一間密室,明英宗很後悔
原標題:他守住京城卻遭小人誣陷,士兵抄家時打開一間密室,明英宗很後悔
大家都知道,在古代封建社會,謀逆罪都是要被判處極刑的,這種罪行會嚴重威脅皇權,無論是哪個家族登上了皇位,對於這樣的人歷來都是十分嚴苛的。正是因為如此,所以古代封建王朝有一些奸臣小人就用謀逆罪來誣陷清官,其中就有這樣的一位清官,被誣陷致死。此人便是大名鼎鼎的于謙,據史料記載,于謙是如今浙江錢塘人,明朝著名的忠良大臣,永樂19年參加科舉,因為剛正不阿,不願意賄賂考官,最終本來能夠得狀元卻落到三甲上,差點就名落孫山了。後來於謙在擔任山西巡撫時,經常微服出巡,深刻體會到民間疾苦,並且敢於為民請命,為此他還得罪了許多當朝權貴,為他後來的悲劇命運埋下伏筆。
後來太監王振依靠自己與皇帝的親密關係,開始獨攬朝政,並且作威作福,正統13年,此時的于謙擔任兵部侍郎,僅僅一年之後,瓦剌大軍開始進軍明朝北部邊疆。喪心病狂的王振居然為了一己私慾,鼓動明英宗御駕親征,後來便爆發了中國古代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事變,明朝無論是精銳軍隊,還是文武百官,基本上都喪失殆盡,而明英宗也被瓦剌俘虜。當時瓦剌大軍正在節節逼近京城,明朝精銳也喪失殆盡,許多大臣開始主張南下遷都,定都南京。此時于謙挺身而出,嚴厲呵斥了主張南遷的同僚,並且認為京城是天下的中心,朝廷一旦南遷,那麼長江以北就全部丟給了瓦剌,一定會重蹈北宋的覆轍。而且於謙主張調集各地勤王之師,前來北京抗擊瓦剌大軍,在他的周密部署下,明朝大臣們開始逐漸安定下來。
當時的瓦剌首領攜帶著明英宗進攻北京,認為這樣可以使明朝不戰自降,然而于謙卻將22萬士兵埋伏在京城的9個門外,並且自己親自帶隊守衛一門,在戰前他下了死命令,「臨陣畏敵者,殺無赦。」正是因為他保家衛國的精神,感染了明軍將士們,大家都認為如果不勝,最後也難逃一死。最後果然打敗了瓦剌大軍,戰後新皇帝繼位,打算重賞于謙,然而于謙卻堅決推辭,瓦剌見明朝無空子可鑽,並返回了被俘虜的明英宗朱祁鎮。而于謙一生清正廉潔,當時很多大臣都花天酒地,于謙卻一直只有一套舊官服和一匹瘦馬,然而明英宗朱祁鎮回到京城後,發動政變,重新登上皇位,于謙因為得罪過小人,結果被指控圖謀不軌,最終被處死。在抄家的時候,士兵並未發現多少值錢的東西,打開一個嚴密封鎖的屋子,發現全部是皇帝賞賜的珠寶玉器,于謙從來都沒有使用過,此時的明英宗也開始後悔自己錯殺了忠臣。
筆者認為,于謙一生清正廉潔,從不屈服於權貴勢力,並且敢於主持正義,在國家危急存亡的時刻,力排眾議,守住了北京,避免了靖康之恥的再次發生。正如他在自己詩中寫的那樣,「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顧,要留清白在人間。」在當時朝中無主的情況下,于謙不得已才擁立新皇帝,畢竟國不可一日無君,然而正是因為這個不得已的主張,被奸臣小人抓住不放。明英宗發動政變成功後,被誣陷圖謀不軌,最終慘遭殺害,這樣的忠臣在明朝都沒有得到善終,也太讓人不可思議了。
給你好看的歷史:讀史閑談
微信公眾訂閱號:dushixiantan(長按複製添加)
※千百年來日軍屢屢挑釁,為何中國從不進攻日本?此人給朱元璋的建議很關鍵
※此人和宋江是生死之交,卻第一個看穿他的陰謀,臨死前留下一句遺言
TAG:讀史閑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