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運勢 > 原來立春不僅僅是春的開始,還有這些習俗代表人們對新生的希望

原來立春不僅僅是春的開始,還有這些習俗代表人們對新生的希望

春是風和日暖,鳥語花香;春是萬物生長,耕耘播種。立春這天,「陽和起蟄,品物皆春」,萬物復甦,生機勃勃,一年四季從此開始。

傳說古代人是用這種方法標記立春時刻的到來——在立春快來的時候,人們會在土地里挖一個坑,然後放入羽毛、雞毛等輕物質,當坑裡的羽毛和雞毛飄上來的時候,這一刻便是立春時辰。人們開始放鞭炮慶祝,預祝風調雨順、五穀豐登。

原來立春不僅僅是春的開始,還有這些習俗代表人們對新生的希望

一候東風解凍,二候蟄蟲始振,三候魚陟負冰。傳統上,把立春的十五天分為三候。東風送暖,大地開始解凍。立春五日後,蟄居的蟲類開始慢慢蘇醒。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溶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溶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

中國自古以來便對立春時節非常重視,從立春開始,民間各種迎春民俗接踵而至,祭土神、句芒神(春神),占風向,望雲氣,占歲成,等等。

原來立春不僅僅是春的開始,還有這些習俗代表人們對新生的希望


鞭春

鞭春習俗始於宋朝。在立春當日,正午時分,用柳條鞭鞭打春牛,謂之「鞭春」。此習俗意在提醒人們一年之計在於春,要抓緊時間春耕生產,莫誤農時。

山西民間流傳著一首《春字歌》:「春日春風動,春江春水流。春人飲春酒,春官鞭春牛。」唱的就是鞭春牛盛況。在台灣,乾脆把立春定為「農民節」。

民間流傳這春牛碎土能治病痛。


送春牛

民間製作約五六寸尺許、塗了顏色的泥牛,有的還配有一個小泥人(即芒神),送到各家。送到時,用嗩吶吹短曲,供之神案上。

原來立春不僅僅是春的開始,還有這些習俗代表人們對新生的希望


貼春牛

這是一幅畫在黃紙上的春牛圖。黃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農事。

咬春

民間有「咬春」的習俗,吃些新鮮野味。北方一些地方吃蘿蔔,南方吃春卷。杜甫詩《立春》有云:春日春盤細生菜,忽憶兩京梅發時。這裡的生菜就是韭菜。

據說「咬春」以後,整個春天不犯困。在老北京,一大早就有人挑著擔在衚衕里吆喝:「蘿蔔賽梨!」再窮的人家也要買個蘿蔔給孩子咬咬春。因蘿蔔味辣,古人故曰:「咬得草根斷,則百事可做。」咬春,咬的是心情,更埋下一年吃得了苦的韌勁兒。

原來立春不僅僅是春的開始,還有這些習俗代表人們對新生的希望


戴春勝

「勝」是古時人們的一種頭部飾品,意在禳凶邪、求吉利。辛棄疾詞《漢宮春·立春日》有云:春已歸來,看美人頭上,裊裊春幡。也可把春幡戴在手臂上,男左女右,作為立春的標誌。


春盤

將生菜、春餅等放於盤中,取迎春之意,並且饋贈親友鄰居,稱為春盤。以蔥、韭菜、蒜、蓼蒿、芥菜五種辛辣菜雜和作食叫「五辛盤」,諧音取迎新之意。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五辛菜,乃元旦立春,以蔥、蒜、韭、蓼蒿、芥等辛辣之菜,雜和食之,取迎新之義,謂之五辛盤。」蘇東坡途經汝州時就曾「蓼茸蒿筍試春盤」,大呼「人間有味是清歡」。

原來立春不僅僅是春的開始,還有這些習俗代表人們對新生的希望

除此之外,在山西等地,習慣用絹製作成小娃娃,名為「春娃」,佩戴在孩童的胸前或衣袖上。廣州地區在立春日擊鼓驅疫,祈求平安。

各地的立春習俗雖有所不同,但都不僅僅是迎接春的到來,更是人們對新生,對接下去的一年的希望。這是一年最美好的開始,從沉睡中蘇醒,從陰霾中走出,帶著前所未有的勇氣,開始新的一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親親古文化 的精彩文章:

周公解夢丨夢見電影電視劇情節,在夢裡重溫了一遍,意味著什麼呢
周公解夢丨夢見這些,是吉祥之夢,夢到可以笑一天哦!

TAG:親親古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