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人出門怎麼坐車?

古人出門怎麼坐車?

原標題:古人出門怎麼坐車?


在中國傳世的繪畫作品中,


關於車的描繪不在少數。

通過古人的筆墨丹青筆,


我們既可以一窺先人的生活情趣,


也能感受到古人的聰明智慧。


富貴人家的代步工具:越到後世越豪華



在漢代到魏晉,主流的馬車被稱之為軺車,是一種非常輕便的交通工具。


這種車的起源非常的早,商朝周朝用來打仗的主力戰車——輕車,就可以理解為是這種車的前身。


這種車的優點:馬兒跑得快,但座位少,雨打風吹有些麻煩。

到了魏晉時期,軺車車廂兩邊變得高了一些,大了一些,傘蓋也變得華麗。大家熟知的《洛神賦圖》中,就有這樣的描繪:



上圖:《洛神賦圖》中乘坐軺車的曹植。


到了南北朝,「老司機們」對車的要求又有了變化:我又不去打仗衝鋒,車要那麼高的速度幹嘛?舒適才是最重要的!


於是,那種封閉式車廂的「安車」開始受歡迎。

秦漢時期也有安車,到了魏晉,戰亂頻繁,「禮崩樂壞」,也沒人修路,馬拉車太快容易顛簸,加上天天打仗馬越來越少,四匹馬的成本太大,所以那時候的安車一般用一頭牛拉。


南北朝到唐朝的壁畫中,這類的牛車非常多:



上圖:唐朝墓葬壁畫中的牛拉安車。

到了宋代,那些貴族開始對乘坐交通的舒適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們不要把古代富人乘車這件事想像的多美好,首先,古代可沒有柏油馬路,道路有多顛簸,你可以想像一下現在山村的土路,至於層次不齊的青石板路,想想都覺得顛簸起來很疼;


其次,古人的車沒有充氣輪胎,車子也沒有懸掛系統,減震的唯一手段就是在車輪上綁上一圈蒲葉,聊勝於無。堅硬的輪胎碰到青石板路,你想一想吧……


所以,從宋代開始,富人們更喜歡用轎子代步,而且出現了牲口駝載的馬轎,兼顧舒適和速度。宋代《清明上河圖》中,就出現了馬轎:



上圖:清摹本《清明上河圖》中馬轎


要了解古代百姓的日常生活,有兩幅畫可以說是必看,一副是《清明上河圖》,一副是《清明上河圖》。只不過,一副是宋代的,一副是明代的。一幅畫的是宋朝的汴梁,一副畫的是明朝的蘇州。


這兩幅畫中,都有百姓乘車代步的描繪,不過那些車都是「貨客兩用」,有點類似於咱們今天的皮卡:



上圖:明仇英繪《清明上河圖》局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易郵幣卡 的精彩文章:

民國銅元版別最佳歸納,建議收藏!
古人冬天吃什麼蔬菜?秦漢時竟然出現反季節蔬菜!

TAG:易郵幣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