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地名背後的歷史:渾河——「太陽之河」「神聖的河流」

地名背後的歷史:渾河——「太陽之河」「神聖的河流」

原標題:地名背後的歷史:渾河——「太陽之河」「神聖的河流」


地名背後的歷史:渾河——「太陽之河」「神聖的河流」


宋旭


渾河為桑乾河支流,古名崞川水。發源於山西省渾源縣城附近海村、東留村。向西南流經應縣、鎮子梁水庫,後折北入懷仁縣境,於河頭鄉新橋村附近匯入桑乾河。渾河之稱「渾」,據《山西郡縣釋名》:「因八水合而渾流,故名……八水:崞川水、寇水、黑龍池、神溪水、李峪水、乳泉水、凌雲口水、磁窯口水是也。」


從地圖上看,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以「渾」命名的河流,不僅僅是桑乾河的這條支流。


其一,發源於遼寧省撫順市清原縣長白山支脈的「渾河」,全長415公里,流域面積1.15萬平方公里,曾是遼河最大的支流,1958年,為根治遼河下游洪澇災害,將流向三岔河、納渾河太子河入海的遼河東支(即古遼河入海河道)徹底堵截,遼河不再與渾河相通,渾河獨流入海。

其二,發源於山西省平魯縣的黃河支流蒼頭河(又名兔毛河),入內蒙古後,稱「渾河」。


其三,發源於吉林省龍崗山的佟家江,又名渾江。


其四,歷史上,永定河(桑乾河下游)亦稱「渾河」。



「渾」,在漢語的意境中,本義為「大水涌流聲」,兼有「水不清,污濁」之義。故而有人以「水大而渾濁」解釋「渾河」之名,實屬望文生義,因其名而會其義也。實際上,「渾河」之稱,應該與不同時期活動於該地的古代游牧族群有關。具體到流經渾源、應縣、懷仁而注入桑乾河的這條「渾河」,則可能源自吐谷渾部之「渾」。

阿爾泰游牧民族歷史上常以「渾」自稱。在阿爾泰語中,「渾」(音hun)有「天鵝、人」之義(蒙古語),有「太陽」之義(突厥語),也可表示百姓,如el-kün(部落—百姓),還有「神」之義。阿爾泰語系中,「h」與「k」、「g」在不同方言區可以互轉,將「h」轉為「kh」或「k」,則為突厥語的「khun」或「kun」,其義為「太陽」。將「h」轉為「g」,就是土耳其語和西裕固語中的「gun」,其義也是「太陽、部族」——真正與之對應的漢字是「暉」字。


吐谷渾,本遼東鮮卑徒何涉歸之子(徒何,突厥語tag:山,山戎部落)。涉歸一名弈洛韓,有二子,庶長曰吐谷渾(妾之長子),少曰若洛廆(《晉書》作慕容廆、弈洛廆,與其父同名)。涉歸死,若洛廆代統部落,是為慕容氏。


有一首著名的《阿干之歌》,為若洛廆所作。講述的是一段中部鮮卑部族分離的歷史。根據史籍記載,慕容涉歸在臨死前,把自己的部落分成兩部分,主體部落由老二若洛廆統領,老大吐谷渾則分得了一千七百戶。


有一次,兩兄弟的馬在河邊喝水的時候互相打了起來,慕容廆很生氣,派人對哥哥說:「父親臨死前已經讓我們分家了,你為什麼不走遠點,害得我們的馬互相打架。」


吐谷渾聽了,對弟弟說:「春天來了,馬在一起吃草喝水,互相打架有什麼稀奇的呢?你叫我離你遠點,那好,我馬上就走,一定離你十萬八千里的。」

吐谷渾西遷不久,若洛廆就後悔了,派族中長老去向吐谷渾道歉。吐谷渾說:「父親在世的時候曾占卜過,說他的兩個兒子以後都會大顯於天下,我是庶出,不敢和嫡子爭雄。現在我們兄弟倆因為馬打架的事情鬧得不快活,大概也是天意讓我分開獨自發展。現在你們既然留我,那麼就看看上天的意思。請你們諸位把馬往東邊趕,如果馬朝東走,我就隨你們回去。」


長老就把馬往東趕,可是走了還沒有幾百步,馬群就發出長長的悲鳴聲,然後掉頭向西跑去。於是,吐谷渾向長老說出了那句著名的預言:「上天告訴我,我們兄弟倆的子孫都能昌盛於天下,若洛廆的子孫在一百年內就會名盛一時,而我的後代則要到我的玄孫子那一輩才會聞名天下。」說完,吐谷渾帶領他的部落一直向西,遷徒到今天甘肅青海一帶,後來建立了強盛一時的吐谷渾國。


吐谷渾西遷後,若洛廆(即慕容廆)思念哥哥,寫下了《阿干之歌》:


阿干西,我心悲,

阿干欲歸馬不歸。


為我謂馬何太苦?


我阿干為阿於西。


阿干身苦寒,


辭我土棘住白蘭。


我見落日不見阿干,


嗟嗟!人生能有幾阿干


在鮮卑語里,阿於就是阿哥的意思。後來若洛廆的子孫們每當乘輦出巡時,都會在輦後鼓吹這首歌。從整段歌詞看,吐谷渾西遷後,留給若洛廆的,不僅僅是無盡的思念,還有深深的悔意。


吐谷渾死後,長子吐延繼位。吐延死後,子葉延繼。葉延在沙州(今青海省貴南縣穆克灘一帶)建立慕克川總部,設置司馬、長史等官。以祖父吐谷渾為其族名,從此,吐谷渾由人名轉為姓氏和族名。葉延傳子辟奚。辟奚傳子視連,通聘於西秦,被封為白蘭王。視連傳弟視羆,西秦封他為沙州牧、白蘭王。視羆傳弟烏紇提,烏紇提傳位於視羆之子樹洛干,勢力復振,率部落數千家奔慕賀川,自稱大單于、吐谷渾王。被西秦封為平狄將軍、赤水都護。直到唐龍朔三年(663),吐谷渾被吐蕃所滅。



吐谷渾王國滅亡了,但其民族並沒有隨著吐谷渾王國的消亡而消亡。從唐、五代、北宋到元代,吐谷渾民族一直活躍在中華民族的歷史舞台上。亡國後的吐谷渾部眾在歷代統治者的管轄和奴役下頑強生存,譜寫了一曲曲悲壯的民族長歌,留下了綿綿不絕的歷史餘響。唐朝統治者對亡國後歸附的吐谷渾部眾採取了籠絡政策,生活在唐朝的這一部分吐谷渾人生活開始比較安定。因此,受吐蕃管轄的部分吐谷渾部眾不堪吐蕃奴役,陸續東遷歸附唐朝。唐儀鳳三年(吐谷渾諾曷缽四十三年,678年),唐朝將涼州的吐谷渾遷到關內道(治長安,轄地相當於今陝西北部、甘肅東部、寧夏南部、內蒙西部地區),設置了羈縻州渾州(在延州金明縣境西,今陝西安塞縣王窯鄉一帶),對其進行安置。


到了唐代中期,內徙的吐谷渾,分布區域極為寬廣,西自河西走廊,中經靈、豐、夏、延、朔、蔚、潞、嵐等州,均有吐谷渾人的活動足跡。唐後期,吐谷渾最集中的地區是渾河川(今山西懷仁、應縣、渾源)一帶。史載,唐文宗開成元年(836),生退渾(唐末史書上稱吐谷渾為「吐渾」、「退渾」、「渾」,也稱「渾末」、「鄆末」。生退渾即後期歸附的吐谷渾部族)赫連部三千帳詣豐州內屬,文宗命振武節度使劉沔以善地處之。赫連部遂遷至雲州境。赫連部進入這一帶後,如魚歸淵,很快形成此地區強大的吐谷渾實力集團,並同本地區的沙陀李國昌、李克用集團發生正面衝突。酋長赫連鐸在朝廷的支持下,一度於廣明元年(880)大敗沙陀,李國昌、李克用父子遁走韃靼。赫連鐸被唐封為「雲州刺史、大同軍防禦使」,稱雄代北。但不久,李克用東山再起,中和三年(883),以鎮壓黃巢起義、收復長安殊功拜河東節度使。於是,兩支蕃人勢力爭霸代北的戰火重又點燃。自昭宗大順元年(890)至乾寧元年(894),彼此攻戰歷時四載,李克用「大破吐谷渾,殺赫連鐸,擒白義誠」。自是赫連部衰微,殘眾散處蔚州地區。


據《遼史拾遺·卷十八》:後晉石敬瑭割燕、雲十六州入契丹,居住於雲、蔚(今山西北部、河北西北部桑乾河流域)的吐谷渾各部也隨之入契丹。苦於契丹的虐政,一千多帳吐谷渾部落,帶車馬牛羊取道五台歸後晉。引起契丹的憤怒,契丹派使節指責石敬瑭招納叛亡。天福六年(941)正月,晉派供奉官張澄領二千兵力搜索定居在并州(今山西太原)、鎮州(今河北正定)、忻州(今山西忻縣)、代州(今山西代縣)的吐谷渾,驅趕返回契丹的原住地。而《舊五代史》對這一事件也有相同的記載:「丙寅,遣供奉官張澄等領兵二千,發並、鎮、忻、代四州山谷吐渾,令還舊地。先是,吐渾苦契丹之虐,受鎮州安重榮誘召,叛而南遷,入常山、太原二境,帝以契丹歡好之國,故遣歸之。」(《舊五代史·高祖紀五》)



直到北宋雍熙三年(986年),朝廷以忠武軍節度使潘美為雲、應路行營都部署,命楊業副之,大軍北伐。楊業、潘美率軍進攻,旗開得勝,連拔雲(今山西大同)、應(今山西應縣)、寰(今山西朔州東部)、朔(今山西朔州)四州。然而,由於曹彬所統之東路軍在歧溝關大敗,朝廷召三路軍返回,退兵回朝,此時潘美等人向朝廷上言:「雲、應、寰、朔州五百戶及土渾、突厥三部落,安落等族八百餘帳,久困戍虜,善接王師,願移舊地,南居忻代之境。」宋太宗接受了潘美的建議,令潘美在還師代州的同時,將四州的舊吏和百姓及吐渾部族,安置在河東和京西一帶。


值得一提的是,吐谷渾赫連部是唐後期進入大同地區的。而渾源縣恰恰也是在這一時期始名「渾源」。之前,秦始置縣,稱為崞縣,不久改稱平舒,屬代郡。西漢時,平舒縣廢,復置崞縣,屬恆山郡。王莽新朝期間,改為崞張縣,仍屬常山(即恆山)郡。東漢恢復崞縣名,三國沿襲之。北魏時遷都平城(即今大同),為京城內地,改名石城縣,屬神武郡。天興元年,改稱崞山縣。東魏時,改為廊州。北齊時,又改為北顯州。隋初,北顯州改稱平寇縣,後又改回崞縣。據《舊唐書·本紀第二》「大業末,煬帝於雁門為突厥所圍,太宗應募救援,……師次崞縣,突厥候騎馳告始畢曰:王師大至。由是解圍而遁。」《新唐書·列傳第一百四十三·沙陀列傳》:「巢攻潼關,入京師,詔河東監軍陳景思發代北軍。時沙陀都督李友金屯興唐軍,薩葛首領米海萬、安慶都督史敬存屯感義軍,克用客塞下,眾數千無所屬。景思聞天子西,乃與友金料騎五千入居絳,兵擅劫帑自私。還代州,益募士三萬,屯崞西……」。說明從隋末一直到唐後期,渾源是稱「崞縣」的。而志書所言「唐時始稱渾源」,則為唐末矣。這與同一時期該地區大量吐谷渾人(土渾、退渾、渾人)集聚有很大的關聯。


「渾源」即「渾河」之源。「渾河」,即滋養「渾人」之河。「渾」,實為阿爾泰語系中的「太陽」、「人民」、「部眾」、「神聖」之義。所以,「渾河」,絕不是「因水流渾濁而曰渾」,而是「渾人」所有的河流,其語源應是阿爾泰語系裡的「太陽之河」、「神聖的河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雁門文叢 的精彩文章:

地名背後的歷史:話說雲陽

TAG:雁門文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