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校史:有人批判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為資產階級「白專」典型
原標題:清華校史:有人批判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為資產階級「白專」典型
(蔣南翔(左三)、劉仙洲(右四)、劉冰(左二)、陳士驊(右三)、張維(右一)等清華校領導研究工作。圖片來源:《中國周刊》。)
摘要:當年大環境如此,清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必然過高、過急、過「左」。有少數人批判維納的控制論、批判麥克斯韋爾方程組,批判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為資產階級「白專」典型。
蔣南翔最關心學生的政治方向,他要學生「紅」。提出「紅」是方向、是信念、是理想,「就是成為工人階級的知識分子,與工人階級同甘苦共命運」。最重要的衡量標準是「兩個擁護、一個服從」,即擁護黨的領導、擁護社會主義和服從分配。
他自己身體力行地「紅」。到校不久,就組織「甲組政治學習」,學校主要幹部17人參加,他任組長,開始時每周兩次,以後改為每周一次。他親自兼哲學教研組主任,親自為學生講授《馬克思主義哲學》和《自然辯證法》課程,這在全國的大學校長中並不多見。
1961年5月4日晚,學校在西大操場舉辦五四青年節紀念晚會,蔣南翔在體育場的看台上做報告,鮮明地指出,「只紅不專」、「只專不紅」、「先專後紅」、「先紅後專」等說法是不對的,要走「又紅又專」的道路。
1962年9月,他在新生迎新大會上說,「我們學校是社會主義大學,要培養紅色工程師、社會主義的建設者,要求又紅又專,這一點是絕不能動搖的」;「政治是解決方向問題,方向不對頭,就達不到目的」。
他多次以形象的比喻警醒學生。「一個登山隊員,如果政治不好,就會知難而退;一個航空員,如果政治不好,就會駕機逃跑」;「從北京去廣州不能向北,從清華去天安門,不能向頤和園、西山那邊走,所以方向搞錯了,就會『南轅北轍』,愈去愈遠」;「紅和專的關係,就像你從清華大學西門出發去頤和園,你得經常抬頭看看萬壽山是否還在前面,這就是你的方向,但你大量時間是走路,應該是花在一步一步走路上。」
「紅」的方向不容質疑,但「紅」的進度不強求一律。當年大環境如此,清華學生思想政治工作必然過高、過急、過「左」,曾提出一些不切實際的激進口號,如「興無滅資」、「紅透專深」等。蔣南翔沒有一刀切,而是提出思想政治上有三個台階:愛國主義-社會主義-共產主義,「各按步伐,共同前進」。
他也要學生「專」。「專」是指業務技術,特彆強調基礎要厚實,與生產實際、科研實際相結合,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全校「紅專關係大辯論」時,有少數人批判學術權威、批判維納的控制論、批判麥克斯韋爾方程組,批判愛因斯坦、居里夫人為資產階級「白專」典型;主張紅專分工、先紅後專,甚至傾向於只紅不專、以紅代專,認為搞業務就是走「白專」道路。
蔣南翔糾正這種不良傾向。鼓勵「紅」教師和「紅」學生也要鑽研業務:「假如我們培養不出像林家翹這樣的畢業生,不能說教育革命是成功的。」(註:林家翹,1933級清華物理系學生,第一名考入、第一名畢業,美國加州理工學院博士、麻省理工學院教授、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據張孝文回憶:「1959年反右傾運動時,當他得知在學生思想工作中出現簡單化,基層工作中有對那些崇拜愛因斯坦這樣的名人的學生進行非難時,他立刻告訴我們,要糾正這種現象,他說:『畢業生中能出像愛因斯坦的學者,那是清華的光榮。』」
這似乎與1958年1月4日蔣南翔在「紅專關係大辯論」總結報告中的觀點,「只有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才是我們的榜樣」自相矛盾。
蔣南翔要求教師又紅又專。20世紀50年代初,清華教授、副教授只有4名黨員;而黨員教師中大多數是助教,剛從大學畢業不久,缺乏教學實踐、學術成果,大家戲稱是「助教黨」。
蔣南翔說:「清華大學是從英美資產階級式的舊大學改造發展起來的,在學校的各項工作中日益增強和貫徹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思想領導,這是勝利完成教學改革的最重要的保證」;「怎樣來加強黨在整個學校中的領導作用呢?學校中不應再有黨和行政相互分離的兩個領導中心,而須建立全校統一的領導核心」。
他提出要在教師中擴大馬克思主義思想陣地和組織陣地,在又紅又專的路上促使「兩種人會師」,即一方面幫助非黨教授、副教授提高覺悟和政治思想水平,吸收其中一些符合黨員標準的教師入黨;另一方面幫助青年黨員教師努力鑽研業務,通過在職進修、出國進修,儘快提高學術水平。
他還在各系增添「教學秘書」職位,加快培養黨員教師,既是培養年輕人,更是培養紅色「接班人」、「自己人」。教學秘書實際上相當於助理系主任、副系主任,有些乾脆由系黨支部書記兼任。
1955年11月7日,清華大學教務處黨支部在工字廳召開劉仙洲入黨的支部大會。劉是前天津北洋大學校長、時任清華副校長、劉少奇的老師。
蔣南翔作為劉仙洲的入黨介紹人,多次向中組部、華北局、北京市委、教育部黨組等彙報,又將自己在支部會上的發言整理成為《共產黨是先進科學家的光榮歸宿》一文,在《北京日報》上發表。
劉仙洲也在《人民日報》上發表《我為什麼加入中國共產黨》的文章。此後,張維、張光斗、張子高、梁思成等清華教授陸續加入中共,成為「又紅又專」的學術帶頭人。
蔣南翔尊稱劉仙洲為劉老,敬重有加。據劉冰回憶,劉仙洲不是校黨委常委時,蔣交待他:「凡是常委會開過的重大事情你要親自向劉老當面彙報。」
劉仙洲成為常委後,蔣又交待他:「每次開會你先去劉老那裡跟他說會議的時間、地點和內容,看他能不能參加,如果他不參加的話,會後你得向劉老彙報,這很重要,你記住。」
蔣告訴劉冰,這一工作習慣是向彭真學習的。彭真當時主持中央書記處日常工作,宋慶齡是國家副主席,彭真經常登門向宋慶齡徵求意見、彙報工作。(劉冰口述《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
蔣南翔還要求職工又紅又專。在1962年一次工會會議上,他談到:「我們要建立兩支隊伍:一支是又紅又專的教師隊伍,一支是又紅又專的職工隊伍」;「我們提倡重教重職,兩個車輪相輔而行,缺一不可」。還說:「學校中的職工和教師,如同車之兩輪,鳥之雙翼,應當很好配合,協同作戰」。(《蔣南翔傳》)
(本文為「師表校魂」大學校長系列之六,「蔣南翔史評三重奏」之二紅專篇,《「大清治國」的密碼》連載第15節。)
※「三支代表隊」:清華培養拔尖人才的「原創秘笈」
※清華體育代表隊的牛人們┃吳文虎、伍紹祖、陳希、施一公
TAG:山水微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