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被遺忘的將軍

一個被遺忘的將軍

非非堂集2018年第三篇文章 2018-2-4

如果換個角度,歷史不過是生活片段的累積記錄,文化是價值傳承,無甚稀奇。

古人記錄的王朝興衰,動輒「家、國、忠、孝」。但實際的歷史片段是有血有肉的,這些血肉是文化精神符號,不論尊卑貴賤,是自由平等的。

今天的文章,也是系列的開始,從過去中尋找平時我們忽略的古道風骨人物。

總共6個章節。

1

東漢末年分三國,這段時期路人皆知。但往前兩百年,東漢初年的故事,往往難說一二。

其實,那個時代英雄輩出。

西漢後期社會危機深重,外戚與皇權一直明暗角力,人心思變,甚至民間流傳「更受命」之說。權臣王莽在深耕權力網路多年後,挾天子以令全臣,隨後通過禪讓自封皇帝,史稱「王莽篡漢」。

王莽是個書生,滿腦子想著周禮,結果以此施行的新政加深了社會矛盾,也觸碰了各方利益。為政朝令夕改,結果激發更為強烈的矛盾,自己也被起義軍赤眉綠林殺死。天下大亂,自此諸侯割據。(是不是很熟悉?)

其中漢室後裔的一支,後來的漢光武帝劉秀異軍突起,征服各路諸侯,統一天下。

劉秀可以說是一個傳奇人物,大家可以搜索「昆陽之戰」,他率領三千騎兵衝進十萬敵軍陣中,直接打散對方士氣,一戰成名。

但我們今天的主角並不是這位開國皇帝,而是他手下的一名傳奇將軍,以「馬革裹屍」而聞名於世的「光武中興」名將,伏波將軍馬援。

2

馬援是陝西扶風茂陵人,相傳祖上是馬服君趙奢(第一個讓秦軍統一六國時吃敗仗的趙國將領,由此成名),扶風馬氏同時也是官宦世家。但馬援十二歲時父母雙亡,只剩下三個哥哥一起討生活。

從小馬援就立志一番功業,性格也「不拘於章句之間」,是一個想著就乾的人。後來當上督郵,在一次押解途中因同情犯人遭遇而私自流放,不得已逃亡北地郡,後又逢天下大赦,便選擇在當地放牧。

而放牧的馬援又因地制宜,積累了一筆財富,當地人也聞名來投奔,自此放牧產業越做越大。只是富豪對於這位未來的將軍是沒有吸引力的,他把所有財富都散給了跟隨他的賓客。自己雖然衣著素樸,但也在關西留下了任俠的名聲。

3

公元25年,光武帝劉秀建立東漢王朝元年。這時天下仍在群雄割據時期。

馬援此時避難至涼州,被隴右割據勢力隗囂器重,封為綏德將軍,同時也參與集團內決策。

在認清天下大勢後,對於各方勢力的籠絡,實力稍遜隗囂集團左右搖擺。馬援為此出使試探,在接觸蜀地公孫述和漢室後裔劉秀之後,得出評價,「子陽(公孫述字子陽)井底蛙耳,而妄自尊大,不如專意東方。」東方即是洛陽定都的劉秀集團。

隗囂選擇聽從了建議,歸順東漢王朝,這也定下了馬援與劉秀之後的故事。

遊戲形象

4

和劉秀的見面,頗有些火藥味。

馬援因任俠的名聲,加之出使各個勢力之間,劉秀對他的第一印象是若隱若現的縱橫家氣息。

「引用」《後漢紀》作者袁宏曾指出馬援具有縱橫家的習氣,而他將幼子命名為「客卿」也體現了這一點。這種習氣在亂世之時人主尚能忍受,但畢竟是不甚見容的,在崇尚儒術的光武帝面前更是如此。

劉秀未加妝容就開玩笑地對馬援說到:「卿遨遊二帝間,今見卿,使人大慚」(奔走在幾個君主之間,勞累的樣子使人慚愧)馬援頓首辭謝,接著說:「當今之世,非獨君擇臣也,臣亦擇君矣。」引用《後漢書·馬援傳》

這是歷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段君臣對話,臣擇君也被後來引用。但這麼看來,馬援死後被清算也在此留下了伏筆。

5

劉秀始終是欣賞馬援的,對他的將才深信不疑,在此後的治國安邦的決策上多次採納意見,可以說是極為看重。

馬援歸順東漢時,天下底定,但外部的游牧民族和內部的叛亂勢力一直蠢蠢欲動,甚至直接明目張胆的侵擾。劉秀在第一時間就想到了馬援。

據史書記載,劉秀和馬援經常一起討論兵法,兩人一起極為相投。馬援雖然此前並未領兵,但是他熟悉邊境事務,且對於軍事極有看法。由此,劉秀開始越來越對馬援刮目相看,將其視之為重要的臣子。

隨後馬援南征北戰:

建武九年(33年),馬援被任命為太中大夫,建武十一年(35年),劉秀任命馬援為隴西太守,在臨洮擊敗先零羌,斬首數百人,守塞羌人八千多,望風歸降。

建武十三年(37年),武都參狼羌與塞外各部聯合,發動叛亂。馬援率四千人前去征剿,從此,隴右安定。

建武十七年(41年),馬援被征入朝任虎賁中郎將。交阯舉兵造反,九真、日南、合浦等地紛紛響應。劉秀任命馬援為伏波將軍,南擊交趾。

建武十八年(42年),馬援率軍到達浪泊,大破反軍。

建武十九年(43年)正月,馬援斬殺交趾首領,傳首洛陽。朝廷封馬援為新息侯,食邑三千戶。

建武二十年(44年),馬援率部凱旋迴京。劉秀賜馬援兵車,朝見時位次九卿。

建武二十一年(45年),馬援率領三千騎兵出高柳,先後巡行雁門、代郡、上谷等地。烏桓哨兵發現漢軍到來,部眾紛紛散去,馬援無所得而還師。

建武二十四年(48年),南方武陵郡五溪蠻暴動,馬援時年六十二歲,請命南征。

建武二十五年(49年),馬援率部到達臨鄉,蠻兵來攻,馬援迎擊,大敗蠻兵。

征側征貳姐妹交趾起義(西南菇涼不好惹)

6

《後漢書·馬援傳》載其言:「男兒要當死於邊野,以馬革裹屍還葬耳。」

一語成讖,建武二十五年(公元49年),在平定湖南武陵「五溪蠻夷」的前線,將軍悲壯地承兌了其「馬革裹屍」的豪言壯語。

故事並沒就此結束。

馬援以外臣加入劉秀集團,加之縱橫家習性和不時展露的傲氣,在朝中時時被人孤立,也被小人記恨。時值虎賁中郎將梁松構陷馬援(當時已戰死),劉秀聽信之後憤怒不已。撤回了對他所有的封賞。

伏波將軍馬援和「薏苡案,https://zhuanlan.zhihu.com/p/29808061

馬援家人也只能將其屍體在城外草草安葬,賓客亦不敢悼念相會。身前榮光與之相襯,令人唏噓。

非非語:

「凡殖貨財產,貴其能施賑也,否則守錢虜耳。」財富不能發揮作用就只能當守財奴

「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限於篇幅,沒能展開將軍更多的事迹。

他帶領的部隊往往紀律嚴明,而他遇封賞賜,都會散給部下。部隊如臂指使。

他的耐心和毅力不同常人,六十二歲還請戰南征。壯年之期加入東漢,「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治國安邦上,發展羌地農耕,上奏建議改革幣制,建設嶺南,南擊交趾(今越南),讓越南的獨立往後推了幾百年。

馬援能文,有詩《武溪深行》;馬援又善相馬,著有《銅馬相法》。

他沒有一人舉薦,全靠自己公忠為國,後來居高位也不朋黨。一生都在安邊戰事中度過。

世易時移,我們又能對此做多少記憶。在主子劉秀的眼裡,他不過是一位縱橫氣質的將軍,始終抱有些微戒心,從此記錄史書的不過寥寥。

但後來人們也沒忘記他(宋朝武廟曆數各朝各代七十二將中有馬援一席)。

興替恆常,本文又重新提起將軍,但願風骨繼承。

參考文章

《文史天地》 東漢伏波將軍馬援的悲劇命運

《知乎專欄》 伏波將軍馬援和「薏苡案」

《博雅人物網》馬援

《百度百科 TA說》 他令越南獨立推遲九百年,卻因何被一代明君辜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非非堂集 的精彩文章:

TAG:非非堂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