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長期不出家門,不上學不工作,是病嗎?

長期不出家門,不上學不工作,是病嗎?

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以來,一種現象在日本人尤其是日本年輕男性中似乎日益常見:不上學,不工作,大部分時間宅在家裡,持續數月甚至數年,被稱為Shakaiteki hikikomori(社交退縮,蟄居)。

(背景閱讀:19年不出家門,是病嗎?

這一現象甚至「驚動」了目前精神科領域影響因子最高的期刊《世界精神病學》(影響因子 26.561)。日前,來自日本及美國的研究者於該刊發文,對蟄居這一現象進行了簡要的探討。以下為作者的主要觀點:

蟄居在日本絕不少見。2010年發表的一項社區調查顯示,大約1.2%的日本人存在蟄居現象。2016年日本內閣的一項報告稱,15-39歲的日本人中,有多達541,000人處於蟄居狀態。

早期流行病學研究的一個局限性在於未採用嚴格的診斷標準。2010年,日本厚生勞動省(日本負責醫療衛生和社會保障的主要部門)針對蟄居發布了指導意見,其中對蟄居的定義如下:

一名未罹患精神病性障礙的個體退縮在自己的家中,持續時間超過6個月,其間不參與社會性的活動,如上學和/或工作。

2015年,為了在診斷的基礎上同時評估蟄居的嚴重程度,本文作者基於個體的軀體隔離水平、社交迴避程度、功能損害/痛苦及持續時長,提出了更為精確的蟄居診斷標準(詳見文末參考文獻1)。

日本蟄居族

(來源:obsessivecollectors.com)

傳統意義上講,日本的社會文化背景被「嬌寵」(amae,一種可被接受的過度依賴的行為模式)及羞恥感所浸潤,這些特點也潛藏在了文化相關綜合征Taijin Kyofusho(一種嚴重的社交恐怖症)及蟄居之下。長期以來,日本的親子關係與西方社會顯著不同,前者的突出特徵在於父親角色的缺失,以及子女與母親極端長久及緊密的紐帶關係,進而可能導致一些日本子女難以真正獨立。對於蟄居個體而言,其生活早期基本的人際技能似乎不足,致使其日後在學校及工作單位對應激更為易感,最終逃離社交情境中。

另一方面,近年來,類似於蟄居的個案在其他社會文化背景之下也有報告,包括香港、阿曼及西班牙;基於結構化訪談的研究顯示,這一現象同時存在於印度、韓國及美國。因此,蟄居已跨越了文化的限制,在國際範圍內日益常見。一個重要的因素可能是,目前的人際交流方式已從最初的面對面直接溝通逐漸發展為無需身體接觸的間接溝通,虛擬世界可以承擔相當一部分溝通任務。

值得注意的是,通過使用針對DSM-IV軸 I 障礙的結構化臨床晤談,我們已經發現,蟄居個體可能同時罹患一系列精神障礙,包括迴避性人格障礙、社交焦慮障礙及抑鬱症。此外,孤獨症譜系障礙及精神分裂症前驅期與蟄居也存在癥狀上的重疊。因此,目前認為蟄居與多種精神障礙相關,兩者可能存在共同的精神病理學機制;雖然在目前看來,「閉門不出」跟傳統的精神障礙並不在一個層面上。

目前,日本已有超過50個由政府提供資金支持的蟄居社區支持中心,這些機構可以為蟄居者的家人提供電話諮詢,以及為蟄居者創造「見面場所」與工作安置支持。此外,還有很多私人機構為蟄居者提供治療。然而,這些公共及私人機構並無統一的循證學治療手段。日本政府的指導意見中,針對蟄居的干預分為以下四步:

1. 為蟄居者的家人提供支持,首次與蟄居者接觸並開展評估。

2. 為蟄居者提供個體化的支持。

3. 組織臨時性的蟄居者團體,在團體中對蟄居者進行訓練。

4. 讓蟄居者嘗試參與社交活動。

最近,我們在一所大學醫院成立了蟄居臨床研究室,並與公共/私人蟄居支持中心開展合作,旨在研發基於循證學證據的治療手段。第一步,我們計劃設立一個針對蟄居者父母的教育項目,因為他們往往是最初前來諮詢的人。由於偏見及缺乏相關知識,很多時候家人無法直接對蟄居做出回應,自身也沒有能力開展干預,最後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讓這一現象持續多年。因此我們相信,針對蟄居者父母的教育對於蟄居的早期干預至關重要。

隨著互聯網社會的進一步發展,接下來的幾十年間,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呈現蟄居的生活方式;屆時,蟄居究竟是否被視為一種疾病,目前尚不得而知。無論如何,蟄居在很多國家已呈現潛在的流行趨勢,ICD-11及未來的DSM版本應納入這一現象的診斷標準。此外,研究者應致力於研發基於循證學的評估工具,如結構化診斷晤談、篩查工具及在線系統,供國際及人群層面的流行病學調查之用;此類工具也將有助於評估蟄居的高危因素及干預的有效性。

文獻索引:Kato TA, et al. Hikikomori: experience in Japan and international relevance. World Psychiatry. 2018 Feb;17(1):105-106. doi: 10.1002/wps.20497.

參考文獻1:Teo AR, Fetters MD, Stufflebam K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the hikikomori syndrome of social withdrawal: Psychosocial features and treatment preferences in four countries. Int J Soc Psychiatry 2015;61:64-72.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醫脈通精神科 的精彩文章:

抗精神病葯真實世界數據首次獲批納入產品標籤
抗精神病葯治療精神分裂症的療效和安全性比較:一項日本群體的網路薈萃分析

TAG:醫脈通精神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