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筆一划中涵蓋豐厚的歷史底蘊,中國漢字文化太美了
文字
關於文字的起源,在中國古代流傳最廣泛的就是倉頡造字的傳說了。倉頡長了四隻眼睛,說明他具備了超出常人的觀察力!他看到鳥獸的蹄印各不相同,於是很受啟發,造出許多象形文字,流傳人間。相傳蒼頡造字後鬼哭神泣,是因為漢字的出現,其實泄露了大自然的許多「天機」。 當然,這只是一個神話傳說。
漢字從形態到內涵,不僅是一種獨特的文化符號,而且是一種形象生動,有社會文化背景、生命意識、民族思想、生活智慧的文化元素。從最早發現的甲骨文,中國文字在當今世界上的各種文字系統中是絕無僅有的表意系統的文字,按年齡計算,恐怕有四、五千歲了。
走進漢字的文化寶庫,走進漢字的奇妙世界,方能領悟中國古漢字的神妙話語。
甲骨文中的「國」字由「戈+口」組成,其含義是「軍隊、人口」。可以理解為:由人口組成軍隊,由軍隊來保衛人口,這就是國家。在金文、隸書、楷書中,「國」字多了一個四周的「囗」,表示國家有邊境四周;隸書、楷書中的「國」字還多了「一」,表示「土地」。這就組成了一個完整的國家。
家字由「宀+豕」組成,「宀」,房屋的象形字;「豕」,豬的象形字。「家」字的本義是:上層住著人、下層養著豬的房屋,這就是人生活的地方——「家」。 這種上層住著人、下層養著豬的房屋,現在在中國一些山村裡依然還能找到。
有了漢字,就有了漢文學。古時候,文人墨客惜字如金,通常會為了使用一個字絞盡腦汁。所以賈島會為了「僧推月下門」和「僧敲月下門」反覆推敲;王安石謄抄《泊船瓜洲》的時候,會把「春風又綠江南岸」中的「綠」字寫得大一些;鄭谷只是把「昨夜數枝開」改成「昨夜一枝開」,就足夠稱為齊己的「一字師」。
中國文字博物館,位於河南省安陽市,是經國務院批准建設的集文物保護、陳列展示和科學研究功能為一體的國家級博物館,也是中國第一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
河南安陽,古稱殷。約公元前1300年,商王盤庚遷都於殷,殷成為此後商朝兩百多年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今天,商朝的身影雖已消逝在歷史長河中,但殷商的遺址,卻仍保留著當時的文明痕迹,出土了大量的甲骨文和青銅器。位於河南安陽的中國文字博物館,就以出土文字文物為支撐,薈萃歷代文字樣本精華,展示中國文字發展的歷程,傳遞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作為我國首座以文字為主題的博物館,館中陳列涉及甲骨文、金文、簡牘和帛書、漢字發展史、少數民族文字等多個方面。整體布展分為序廳、基本陳列、專題陳列和特別展覽4個部分,9個展廳。序廳以「天圓地方」為理念,四周的四面浮雕分別展示了中國文字載體發展史、中國書法發展史,以及一片甲骨驚天下和少數民族文字。
TAG:趣物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