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歷史上這幾個被低估的人物

歷史上這幾個被低估的人物

朱元璋人們只看到了他殘暴猜忌的一面,其實中國歷史上的北伐,因為南方自永嘉南渡以後輕剽善戰披髮文身的風氣日漸頹靡,同時缺少強大的騎兵部隊,總處下風,有南風不競的說法,但是淮右布衣朱元璋憑藉種種手段策略將蒙古人驅回漠北,非常了不起。朱元璋授意徐達將元順帝縱之北歸,對陳友諒等死敵家眷皆流放異域,霹靂手段之外頗顯菩薩心腸。

而且明朝的皇帝總體而言還是真性情多一些,幾乎是」故劍情深「的漢宣帝翻版——身世凄苦卻頗有作為的孝宗朱佑樘,好嬉鬧打仗的武宗,伉儷情深的英宗,殘暴至極雄才偉略的朱棣,數十年不上朝而政局穩定的萬曆,巧思堪與元順帝比肩的木匠皇帝天啟,"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剛愎自用,果於殺戮而身殉社稷的崇禎皇帝.

明朝建國伊始就訂立了各種完善的規章制度對皇權加以限制,清朝皇帝對之讚不絕口。但是受政治體制所限,只能成為水中月,鏡中花。清朝皇帝可以肆意妄為,而明朝皇帝則束手束腳,大為言官朝臣所窘,海瑞也才能成就其幾可與比干龍逢同游地下的不世英名。

三國中的劉備也是被過於低估了,其實魏蜀吳三個政權中,曹孫兩家甚至二袁兄弟都屬於強大的門閥勢力,而劉備白手起家,袁術自稱生年以來不知有劉備,何等藐視,孔融向劉備求救,劉備激動不已,喜形於色。劉備的崛起之路,不像曹操孫策登高一呼應者雲集,而是磕頭拜把子,用感情籠絡人才,所以才有劉關張桃園結義三位一體,與孔明如魚得水的說法,實在步履維艱,呂布奪了他的徐州,也只能靜待天時,屈身其下,與曹操青梅煮酒之時,以驚雷落箸之舉盡釋曹操猜疑。與南北朝的劉裕一樣是個了不起的草莽英雄,勇武不及,堅忍過之。

鄭和七下西洋,如英國的李約瑟博所說「明代海軍在歷史上可能比任何亞洲國家都出色,甚至同時代的任何歐洲國家,以致所有歐洲國家聯合起來,可以說都無法與明代海軍匹敵.」永樂大帝偉略雄才,遠超秦皇漢武,行此曠古未有之盛舉,直可蟻視麥哲倫,達迦馬等輩,他們還在為壞血病焦頭爛額之時,中國人早就知道在茫茫大海之上靠發豆芽,喝綠茶獲取足夠維生素。何況無論從艦隊規模,組織體系,後勤保障各個層面衡量,確實領先世界。

天與不取,反受其咎,當滿清沿海遷界,寸板不許下海,閉關鎖國之際,中國海權日漸陵替,以致被堅船利炮敲開國門之時,幾多徒然的嘆息,空有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卻沒能儘早搭上大航海時代對外擴張掠奪的快車,反而與士大夫階層尤其江南士紳陷入爭利的困局,君臣離心,才會過於依賴閹黨勢力,種下滅亡之禍。宣國之光,威服異國,但虛耗國力只得空名未有實惠,自然難以為繼。西班牙征服者數百人眾毀滅一個文明,而後掠奪白銀等貴金屬的行徑自不足稱道,但我們徒有一手好牌卻一無所獲,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拿明清兩朝盛極而衰的君王萬曆與乾隆做個比較,萬曆三大征抗倭援朝,平定寧夏蒙古族將軍叛亂,掃平割據貴州數百年的楊氏土司勢力,而乾隆十全武功平(準噶爾為二,定回部為一,掃金川為二,靖台灣為一,降緬甸、安南各一,即今二次受廓爾喀降,合為十),除過滿族將軍兆惠將強橫一時的準噶爾帝國舉族誅滅差強人意外,其餘所謂武功實在貽笑於大方之家.回部大小和卓勢力寡弱,一鼓成擒。大小金川屢次叛降不定,最後以其土司上表請降而草草收場,根本沒有犁庭掃穴。台灣不過亂民暴動,上不得檯面,有充數之嫌。乾隆御覽《明史》之後以明際尚統轄緬甸泰半,而至清則脫幅而去,甚覺不忿,故興緬甸之役,而其時緬人主力正忙與圍剿崛起中的泰國華人英雄——泰國吞武里王朝建立者鄭昭鄭信王,但仍以偏師全殲滿洲將軍明瑞所部,不過懾於中國的龐大國力而上表求和。安南之役兩廣總督孫士毅慘敗於越南西山軍阮惠之手,福康安亦畏難不前,俄而其懼報復,亦是請罪求和。廓爾喀之役福康安以重兵壓服蕞爾小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