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如果蜜蜂消失,人類只能存活4年?這真的是一個大危機

如果蜜蜂消失,人類只能存活4年?這真的是一個大危機

「蜜蜂消失後,人類只能活四年」。

蜜蜂對人類意義重大,的確是不爭的事實——人類一天也離不開蜜蜂。

然而,目前,全球每天有數以百萬計的蜜蜂離奇死亡。

人類的生存危機真的要來了嗎?

1

活不見蜂,死不見屍

一隻工蜂每天的例行工作就是離巢尋找甜美花蜜,並運回來給蜂群製造蜂蜜,這個過程日復一日地持續了數百萬年。

但是,自2006年以來,世界範圍內出現了蜜蜂大量失蹤的神秘現象。

在一個蜂巢中,絕大多數工蜂都不知所蹤,只剩下幼蟲、少量哺育蜂和蜂王。

「活不見蜂,死不見屍」,像從人間蒸發了一樣。

這實在太不尋常:

蜜蜂消失現象像瘟疫一樣,逐漸蔓延至全球,五大洲都傳出了蜂群大量消失或死亡的消息,而且,情況愈演愈烈:

在美國,35個州的養蜂人發現自家蜜蜂飛走以後再也沒有回來;

作為世界第一蜂蜜出口大國,我國蜜蜂數量從上世紀90年代初的750萬群減少到現在的680萬群左右,減少了10%(依據我國草場、森林和農作物的數量,中國比較合適的載蜂量是1000萬群左右);

西班牙有報告稱已有數千個蜂群消失;

在瑞士,大約40%的蜜蜂已經消失......

另外,在2016年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發布的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31個種類的蜜蜂赫然在列:30種熊蜂(Bombus)和1種切葉蜂(Megachile),其中,極危3種、瀕危1種、易危4種、無危18種、數據缺乏5種。


2

跟咱有啥關係?

有人可能要問,蜜蜂的事跟人有什麼關係?

關係很大!

首先,蜜蜂的存亡影響著人類的吃飯問題。

全球約30%的農作物依賴蟲媒授粉,蜜蜂是其中的主力軍。

在一隻蜜蜂傳粉的過程中,它毛茸茸的身體能沾住50萬~75萬粒花粉,使植物得到充分授精的機會,從而在提高糧食作物產量和質量方面發揮巨大作用。

失去了蜜蜂,很多作物的產量會直線下降,甚至出現絕收危機。

其次,如果蜜蜂滅絕,更多物種會隨之消失。

假如蜜蜂消失,很多物種也會跟著逐漸湮滅。

再次,蜜蜂的副產品太珍貴。

什麼是蜂膠?

一個5至6萬隻的蜂群一年只能生產蜂膠70—100克。

物以稀為貴,蜂膠因此被稱為「紫色黃金」。

對蜜蜂來說,蜂膠是蜂巢的粘合劑,也是天然的消毒劑和抗生素,殺死蜂巢里的細菌、黴菌等,維持整個蜂巢的健康;

對人類來說,蜂膠具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在美容養顏方面效果也十分顯著。

什麼是蜂蠟?

它是工蜂自身分泌出來的一種天然臘,是蜂巢的重要組成成分之一。

對於蜜蜂來說,蜂蠟是建造蜂巢的磚頭,蜂膠是粘合磚頭的混凝土。

如果蜜蜂消失,我們將面臨各種各樣的問題。

GIF


3

誰殺死了蜜蜂?

誰是幕後元兇?

腦洞向來很大的美國人幾乎立刻找到了「替罪羊」:

有人稱,政府噴洒的某些「東西」導致了蜜蜂的消失;

有人認為,外星人正在帶走蜜蜂;

有人怪罪手機輻射;

有些人怪罪奧薩馬·本拉登;

還有人歸罪於紫外線......

GIF

實際上,蜜蜂的大量消失行為被稱為「蜂群崩潰失調病」(英文簡稱CCD),經過科學家不斷地研究,終於得出結論:

一是環境氣候發生了巨大變化。

空氣、水體的污染,二氧化碳大量排放導致的溫度升高,都會對蜜蜂生存所依賴的水源、食源,甚至是生長發育造成巨大影響。

當下,世界各地城市化進程加快,現代化建築、公路、鐵路以及人類活動等都能造成蜜蜂所處生態環境的破碎化。

這種機械性的分割,不僅減少了野生動物的棲息地,還讓一些動物種群被迫隔離,降低了物種之間的聯繫,作為其中一員的蜜蜂訪花頻率和行動都會受到一定影響。

二是人類耕作方式的改變。

隨著農業集約化的不斷推進,我們開始成片種植單一作物。這些作物的花期幾乎同時開始、同時結束,持續性短,使野生授粉蜜蜂得不到連續而充裕的食物供給。

三是殺蟲劑、農藥的使用。

數十年來,人類將數以百萬噸的藥劑施用於農作物。根據美國農業部調查,超過50%的食物都有殺蟲劑及農藥殘留。

然而,在消滅害蟲的同時,蜜蜂等無害動物也被滅掉了。

蜜蜂沒有免疫系統,無論是被農藥噴到還是把粘了葯的花粉當做食物帶回家,都會讓其中毒身亡。

將一系列監測的大數據進行匹配和研究後發現,攝入農藥後,蜜蜂的飛行距離、飛行時間和速度都被削弱。

一些蜜蜂在暴露於農葯中一到兩天後,會在短期內非常活躍,飛得更遠,但長期觀察下來,它們的飛行能力是大幅度下降的,飛行狀態也趨於無規律化。同時,蜜蜂的學習、記憶能力也幾近喪失,忘記如何采蜜,忘記返回蜂巢的路徑。


4

誰能替代蜜蜂?

沒了蜜蜂,蒼蠅、甲蟲等昆蟲不是也可以授粉嗎?

當然可以。

但是,蜜蜂是授粉昆蟲大軍中的「精銳」,其他昆蟲根本沒法跟它比:

效率極高;

不會破壞性地「消費」植物;

有專業的裝備(如花粉籃、花粉刷、分叉絨毛等)和專業的能力;

授粉的同時能為人類提供食物和藥品;

可以人工大規模的飼養。

其他昆蟲不行,那人工授粉可以嗎?

當然可以,但是這個過程相當複雜:

爬到樹上,從樹上摘一些品相好的、完全開好的花;

把花烘乾、花粉搓下來,挑出雜質後分裝到小藥瓶里;

每人胸前掛個小藥瓶,到了果園,用鉛筆頭上的橡皮或者毛筆沾取花粉,對著花蕊輕微摩擦,讓花粉轉移到花上。

這樣,一朵花就授完粉了。在授粉季節,這一系列動作要重複無數次。

需要注意的是,一定要抓好時機——早了,花沒全開,就需要授第二輪;晚了,植物就結不了果了。

為了讓授粉變得簡便一些,人們發明了一些裝置。

這是一張人類用花粉振動器給西紅柿授粉的照片。西紅柿的花粉被緊緊鎖在花的雄蕊,釋放花粉的唯一方法就是振動花藥。

這本應是大黃蜂乾的活。

大黃蜂是世界上少數可以握住花朵並將其震動的蜂種之一,通過抖動飛行肌來震動花朵,振動頻率類似於音樂的C大調,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給花朵授了粉。

那麼,通過大黃蜂授粉和花粉振動器授粉的果實,哪個口感更好呢?肯定是大黃蜂授粉的。

科學家深知蜜蜂的重要作用,為了防患於未然,開始著手研究「機器蜂」,以期實現蜜蜂的授粉功能,從而應對未來可能遇到的糟糕情況。

2013年,哈佛大學Wyss生物啟發工程研究所製造了一款體重不到1/10克的機器蜂RoboBee。

該機器蜂只有硬幣大小,可以通過電腦控制在空中「飛行」,但是無法完成更多的動作,電池續航、感測器等方面也有諸多難題亟待解決。

此後,日本科學家在一台超小型無人機上使用了新材料「離子液體凝膠」固定了一些馬的鬃毛,通過指揮無人機飛過花朵的雄蕊到雌蕊,來完成授粉。

GIF

但是,在短期內,機器蜜蜂和無人機授粉都無法代替蜜蜂。

一方面,想要生產1千克的蜂蜜,辛勤的蜜蜂必須要完成200萬朵花以上的巨大工作量,90萬英畝(約3642平方千米)的杏仁樹,有3萬億朵花需要蜜蜂來授粉,無人機授粉這種方式需要遠程操控,指揮像蜂群一樣多的無人機暫時還不切實際,只能寄希望於未來,通過使用全球定位系統和人工智慧,無人機實現了真正的自己飛行。

另一方面,因為蜂產品內部都有蜜蜂自身攜帶的生物活性物質,機器蜂無法釀蜜,這是機械蜂完全不可能取代的。


5

如何保護蜜蜂?

針對蜜蜂消失的現象,一些農業發達國家出台了相應的保護措施。

近幾年,美國、英國、法國等相繼出台了保護蜜蜂等傳粉昆蟲的國家發展戰略規劃。

此外,歐美很多科學家及愛蜂人士提倡把開花植物種植到家門口的院子、林蔭大道、公共花園、社區公園、路邊及草地等;

同時,提倡農田更加多樣化,重新種植固氮作物滋養土地,並種植有花的緩衝田埂。

上述方式,不僅可以滋養蜜蜂,還可以滋養享受蜜蜂授粉成果和蜜蜂產品的我們自己。

在我國,為了保護中華蜜蜂(中蜂)的物種資源,國家和科研院所開始重視研究中蜂的繁衍和發展。

比如,北京市房山區蒲窪鄉建立起中蜂生態保護區和科普館,推出了蛇魚川溝峪「中華蜜蜂生態觀光谷」和「中蜂割蜜節」活動,一些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禁止在保護區內放養義大利蜂,並鼓勵當地村民通過木桶招蜂、野外引蜂等方式保護當地的中華蜜蜂。

我國科學家認為,對野生蜜蜂,需要從蜜源植物和棲息地兩個角度考慮有花植物的種植——在城市綠地、公園和農林生態系統中,增加有花植物,不但可以招引蜂群並提供花蜜和花粉,還可以為蜜蜂築巢提供便利。

最後,我們希望蜜蜂消失的那一天永遠不要到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海派視覺 的精彩文章:

傳統簸箕變成座椅

TAG:海派視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