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養一個孩子,越來越難

為什麼養一個孩子,越來越難

周末一大早,和小編一起去採訪一位HeyMom天天專註力的老用戶,虎兒媽媽。

在跟虎兒媽媽討論了關於孩子學習、生活、習慣的問題之後,一旁一直默默聽著我們聊天的虎兒姥姥,忽然冒出一句「現在養孩子,怎麼這麼難?我們那會,沒見過帶孩子這麼累的!」

虎兒媽媽一臉尷笑,「是啊,你說現在,就個把孩子,怎麼就那麼難帶呢?」這句話一下子就擊中了我,回憶起自己給孩子複習到深夜的場景,我委實輕鬆不起來。

北大留美博士控訴父母的新聞在票圈刷頻,一不留神,也許再過二十年,我們自己就是那個被控訴的對象。離開虎兒家,微信戳閨蜜群,「你們覺得帶孩子,輕鬆嗎?」

「怎麼可能輕鬆?! 這個周末學校要期末考試了,結果孩子流感高燒三天了,我這會還在排隊繳費呢!考試可怎麼辦啊!!」三毛秒回。

「不管就輕鬆啊,我們孩子小時候都是婆婆管,現在好了,青春期,一個月也不跟我說一句話,你說這孩子想什麼呢到底?」五美為了那個青春期的娃,已經吃過好幾次百憂解了。

孩子最近幼升的三胖,直到下午,才發來一個糾結的表情,「你們說,現在孩子到底要不要去學奧數啊!我這已經在排隊了,還是想不好啊!」

議題的發起者,我,在一邊,反倒沒了聲音。

我想問問你們,養孩子輕鬆嗎?

孩子的成績好嗎?

期末考試能名列前茅嗎?

孩子隔壁的同桌據說老愛欺負他,怎麼辦呢?

奧數班報了嗎?

家旁邊的幼兒園,明年會不會有空位嗎?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養個孩子變得越來越難。

月入三萬,也抵不過孩子一個暑假的花銷,一不留神,二十年後你就是那個被孩子控訴的家長。從最初,到現在,到底發生了什麼呢?

開始做父母,我們總是對自己和孩子,有著很大的期望。我們曾覺得,自己一定不會走父母那失敗的老路。

我們看書、學知識,《無條件養育》《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書上說,每個人都是自由的,讓孩子做自己的媽媽才是好媽媽。我們心有戚戚焉。

做父母的應該無條件的愛孩子!我沒有得到過的,但我的孩子一定要得到!

我們對孩子說,爸爸媽媽希望你自己成長就好,你每天快樂就好。我們告訴自己,不要讓孩子走自己走過的老路,我們奉行快樂教育,我們絕對不提前學習,我們視傳統學校教育如糞土,我們預設那個40出頭的油膩小學老師怎麼可能懂真正的教育?!我們鄙視那些一天到晚眼中只有孩子成績的父母,同時更加強調我們的無條件快樂教育。

連跟孩子約定每天要刷牙都各種前思後想,唯恐給孩子帶來心理傷害。

快樂的孩子果然也不重視學習,每次老師告訴你孩子作業完成質量不高的時候,你總是微微一笑,內心鄙視的說「你懂什麼教育?」

孩子沒有學過拼音,看不懂數學題目,上課的時候習慣自己開小差,你總是被最不喜歡的小學老師各種找。

被快樂教育的孩子一入學,我們很快就會發現,孩子快樂不起來。時間久了,漸漸的,你發現,之前你很鄙視的提早學幼小銜接的孩子家長,看著似乎比你要輕鬆許多。

慢慢的,我們開始壓抑不住自己的火氣,暗想,為什麼別的孩子都可以做到,就自己家這個小兔崽子做不到?

我們開始痛定思痛,各種反思。

總是有人問我「快樂教育錯了嗎?」

老實說,親愛的,我也沒有答案,只是,我在想,是不是從一開始,我們就忘記了,也許,如同極致追求成績一樣,極致追求快樂,何嘗不是一種扭曲?

無條件養育沒有錯,可是如果因此,在孩子每次碰到困難的時候,都說沒關係,母子一起放棄,是不是更多的是一種無條件縱容?

不知道為什麼,我們自己的成長經歷中,跟學習相關那部分,總是不太美好。據說很多學霸,在高考之後慶祝成功的方式,是燒了自己所有的教科書。

我們暗自發誓,一定不讓自己的孩子重複自己的不快樂。我們毫不猶豫的把自己缺少的童年樂趣,強加給了孩子。

那麼,換個角度來說,這算不算,是我們自己「已所欲,施於人」呢?

已所欲,施於人的代表語句,叫「我是為你好」。 這句話一出,無論我們怎麼說怎麼想,都已經顯得「不懂事」了。

你的母親,堅持你必須穿白色,因為她覺得「你那麼穿好看」,雖然白色是她自己少女時的夢。

「已所欲,施於人」,在很多時候,讓我們想當然的認為這很對,很好。

那麼,又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我們開始對孩子做一樣的事呢? 是什麼讓我們的孩子變得越來越難教呢?

看台灣著名教育家薛仁明先生的說,教育的難題,「就是從中國家長開始越來越關心教育開始」。關心是對的,薛先生說,可是只要關心一過頭,都會變成「已所欲,施於人」。

「虎兒媽媽念書那會,我從來都不管,不也念的好好的?」用虎兒姥姥的話說,那會,連上班掙錢都來不及,哪有時間來盯著孩子?

但是很奇怪的是,明明我們今天花了那麼大的心力,去學習、去上課,想盡辦法要把孩子教好,可是孩子卻總是狀況百出,不盡如人意?

中國的古人,很有智慧。古代學藝,師傅往往不怎麼教,讓徒弟自己去「悟」。怎麼去「悟」呢?

我不說給你聽,我做給你看,你需要自己觀察體會,然後,自己去習得。這實在太高了,不是嗎?不要小看這個字,可以說「悟」字,代表的正是真正本質上的教育。

不存心要教什麼,孩子卻學的很好。有時甚至故意不教,才會更認真。

我們自己小的時候,父母並沒有那麼可以的教。印象中我的母親,總是簡單跟我說「你儘力了就好!」當我面對自己的孩子的時候,我發現,很難做到如母親那般。

為什麼呢? 我發現我母親心裡有的東西,我沒有,那就是——平常心。

我看了很多書,學了很多科學育兒,總是在考慮要不要體罰? 體罰之後會不會造成心理傷害? 我這句話說錯了嗎? 奧數到底能不能學? 老師什麼樣的好呢?

我的母親,卻沒有那麼多糾結,總是該怎麼就怎麼。她看起來沒有那麼多的概念,但是卻是一不小心,自然而然,也沒把我教的多失敗。反觀我自己,養孩子養成專家,卻並沒有母親的平常心。

回頭想想,老一輩的父母,教育孩子,無非就是幾個大原則,剩下的該打打、該罵罵,該關心就關心,該不管就不管。

老派的父母帶的孩子,其實挺自由的,反觀現在我們自己的孩子,一方面沒有規則,另一方面卻又被限制極多。

是什麼時候,在教育這件事情上,我們也已經失去本心了呢?

是班主任老師在微信群@你,告訴你孩子數學考試表現一般的時候嗎?是同學聚會發現你最看不上的猥瑣男同學卻有個奧數全國一等獎的孩子的時候嗎?是你發現初中好學校只有三所,但是小學卻有30個的時候嗎?

教育,如果真能如書上說的那麼簡單,孩子真能如我們想的那樣標準,也許,現在的你,就不會糾結了。教育,急不來,也功利不得。

最後,用薛先生的故事來結尾:中國意義下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由。

是不管環境怎麼樣,你該怎麼著還是怎麼著。中國的自由,是「寵辱不驚」,就算全世界所有人都稱讚我,也不因此而受到鼓舞;就算全世界所有人都在罵我,也不因此而沮喪。

這種自由,莊子稱為「逍遙遊」。後來,受到西方的影響,我們開始去追求西方式的教育和自由,結果卻發現,越來越不自由。

畢竟,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人可以永遠無拘無束,而當我們越試圖逃避束縛時,其實,卻越沒有能力去面對乃至超越這些束縛。

-NEVER END-

關於 「教育」,你有什麼想說的

點擊頁面右下角的 「寫留言

告訴我們吧!

做父母是一件需要學習的事情

HeyMom,讓養育更輕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HeyMom養育研究所 的精彩文章:

婚姻不幸福,女人什麼時候離婚?真相是……

TAG:HeyMom養育研究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