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王牌軍里的王牌連,特等功臣隱姓埋名數十載,老軍長家宴待老兵!

王牌軍里的王牌連,特等功臣隱姓埋名數十載,老軍長家宴待老兵!

史海拾記

【筆記君簡述:拾記發布之後,收到上甘嶺英雄後代的一條留言:「在抗美援朝的上甘嶺戰鬥中,據我父親說他們守的是十字架山陣地,一個連的兵力,最後只剩下了他們三個人,一個通信兵,一個衛生員,當時我父親被炮膽炸起來的灰塵給埋住了,就是這兩個戰友用雙手刨出來的,手指都刨出了血,最後他們三個人一直堅持到增援部隊趕到…」向英雄致敬。另一位抗美援朝老戰士後代的留言:「這次戰役我老父親就參加了,老人家今年87了,身體較好,但不願提這次戰鬥,我只知道,連隊原班人馬100多號人,最後只有9人回來了。」可歌可泣的悲壯戰史應該讓後世完整地知曉,今天的筆記繼續抗美援朝的軍史故事。】

前面說到上甘嶺戰役進行到第5天,雙方都意識到這個地方已經成為整個戰場的關鍵所在,都拼盡全力予以保衛自己的成果,期間湧現出的許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連續五個晝夜的血戰,15軍45師投入的兵力已多達近二十個連,這些部隊經過激戰,最多的不過三十人,最少的還不足十人。

崔建功和剛從第三兵團政治部學習趕回來的政委聶濟峰商議了戰況,決定在19日晚傾注全力,將一直沒捨得使用的七個連盡數投入,爭取一舉奪回陣地。

為了避免白天運動時遭到敵炮火殺傷,參加反擊的七個連除作為預備隊的一個連外,其餘六個連於18日晚連夜就向上甘嶺運動,崔建功特意叮囑一三四團團長劉占華,參加反擊的一三四團八連只負責反擊不擔負守備,因為八連是四十五師的王牌,不到關鍵時刻崔建功是不會動用的,他可不想讓八連在防禦中消耗殆盡。——該連前身是劉伯承的八路軍一二九師警衛營三連,以戰無不勝著稱,抗戰初期就憑藉戰鬥中的繳獲,全連清一色的三八大蓋,九挺歪把子機槍,這種裝備在太行山的所有八路軍部隊中首屈一指。

解放戰爭中最能顯現八連風采的是在淮海戰役中,攻擊黃維兵團時,該連作為團的尖刀連,僅二十分鐘就突破了由國民黨軍五大主力之一的陳誠系統起家部隊第十八軍中的頭號王牌第十一師據守的小白庄,並馬不停蹄一舉攻佔四個村莊,戰鬥中全連傷亡得只剩下九人,但仍依靠俘虜補充到140人,戰鬥力依然不減!

四天後又擔任縱隊的尖刀連,攻擊楊圍子,縱隊下達的任務是摧毀12個地堡,撕開80米寬的突破口,結果八連僅十分鐘就消滅50個地堡,扯開寬400米的突破口,為九縱最先突入雙堆集黃維兵團司令部立下頭功,要知道楊圍子的守軍也非等閑之輩,是國民黨軍嫡系精銳第十四軍的建軍師第十師,八連的勇猛由此可見。

入朝後,在五次戰役中又獲軍授予的「出國作戰第一功」錦旗,朴達峰阻擊戰中,該連七班班長柴雲振率十餘戰士,七分鐘就攻下三個山頭,當攻下第三個山頭時,只剩下柴雲振一人,他毫不畏懼,用陣地上美軍遺留的彈藥,獨自一人打退了美軍的反撲,並乘勝奪取了第四個山頭,對整個戰役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戰後他被授予特等功、一級戰鬥英雄。

柴雲振因為重傷回國治療,傷愈後就與部隊失去了聯繫,自動退伍還鄉。——直到1983年十五軍才知道他在四川老家,就在《四川日報》上連日發表尋人啟事,這才將失蹤數十年的英雄找到,把幾十年前的軍功章頒發給他。

1986年他應邀隨志願軍代表團訪問朝鮮,途經北京時老軍長秦基偉專門將他請到家中,設宴款待,以表達一位老將軍對一位老戰士的敬意!

原創碼字不易,若覺得有收穫,轉發給更多人了解歷史!打賞自由,都是鼓勵,謝謝您!!若您對這段歷史有所了解,歡迎留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春哥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14小時急行軍725千米佔領要塞,扼住美軍咽喉,如此神跡誰創造的
入朝第一戰,彭總給韓軍寫8條評語通報全軍,看第一條就熱血沸騰

TAG:春哥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