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蘇東坡惟願孩兒愚且魯呢?原因在於著名的烏台詩案

為什麼蘇東坡惟願孩兒愚且魯呢?原因在於著名的烏台詩案

人皆養子望聰明,我被聰明誤一生。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

——蘇軾《洗兒》

起因

這首詩是蘇軾因烏台詩案(1079年)而被貶黃州(今黃岡)時所寫,成詩的時間是元豐六年(1083年),成詩的地點是其與侍妾王朝雲所生孩子的「洗兒禮」上。洗兒禮就跟現在的孩子滿月或周歲一樣,時年46歲的蘇軾中年得子,在一個值得慶賀的歡宴上,為什麼蘇軾做出了這樣一首詩吶?

古人云,詩以言志。了解東坡先生的舊事,讓我們從這首《洗兒》說起,以此詩為楔子,開啟東坡舊事這一專欄。

《洗兒詩》在詩詞造詣上難及蘇軾水準的平均值,平鋪直敘,既無美感也無隱喻,短短四句,語氣戲謔,基調反諷,如果拋開其作者及其作者的生平經歷,斷然不會在歷史的長河中流傳至今。

經過

「人皆養子望聰明」是普世價值觀,從統計學的領域來做判斷,估計發出去1000份關於養孩子是期望聰明還是笨的問卷中,至少有大於900份是選擇聰明。

「我被聰明誤一生」一句道出了蘇軾的心境,經歷了烏台詩案的膽戰心驚(烏台詩案會在後續的文章中講到),經歷了初至黃州的經濟窘迫,1083年是蘇軾剛剛走出陰影的一年。此時的蘇軾已於1082年寫出了曠古爍今的「一詞兩賦」(後續也會講到),從詞賦中不難看出他的矛盾,一方面是儒家入世理想飽受打壓後的痛苦與不甘,另一方面是時時渴望從道家避世思維中尋求解脫。再回到「我被聰明誤一生」一句,不難看出蘇軾,乃至整個士大夫階級在入世、治世上的努力,以及被時代阻力所帶來的困擾。

「惟願孩兒愚且魯」,是蘇軾對其庶子的期望,畢竟是庶子不需要像嫡子那樣肩負著士大夫的重任,不要那麼聰明,不要去學什麼「士不可以不弘毅」的話語,不要去想什麼「以天下為己任」壯志。愚魯一些,順著朝政大勢,不要有自己的想法,順著皇帝的意思就好。別去想王安石變法的對錯,做個愚魯的寵臣不好嗎?

如果能憑著好文章入朝,做好文壇領袖!然後收起來對政策的諸多看法,作詩文、寫詞賦時再也不嘲諷,不隱喻!應該可以很輕鬆的「無災無難到公卿」吧!

結合自己的生平經歷,所以蘇軾才發出了「惟願孩兒愚且魯,無災無難到公卿」的感慨,可是蘇軾,乃至整個士大夫階級也僅僅只會在詩文上找回一些心靈的平衡,這些詩文只是一些牢騷話,文人的傲骨讓這個士大夫在想著不要再隱喻、嘲諷的同時,又切實的用詩文諷刺著當朝的公卿。

總結

當下時代,我們愛說「性格決定命運」,誠然蘇軾的一生也被其性格左右。與二程先生結怨,笑陳季常「河東獅吼」,道化童蒙、佛印放屁等膾炙人口的趣聞也都與蘇軾有關。他是矛盾的綜合體,儒家的正視人生、釋家的否定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促成了他混合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GIF

一首《洗兒詩》為楔子,楔入東坡舊事,以管窺豹不足以道出這位士大夫、文學家、詩人、畫家、書法家、酒徒、佛教徒、道德家、美食家的萬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微鑒 的精彩文章:

劉曉慶版的武則天,你看過嗎?

TAG:歷史微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