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隱士文化

隱士文化

隱士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獨特而又重要的一部分,其文化主體是隱士。自古以來,不僅隱士人員眾多,而且對於隱士的稱謂也紛紜複雜。按照蔣星煜在《中國隱士與中國文化》一書中的統計,自堯舜時代一直到民國期間,各種文獻中有記載的隱士不下萬餘人,而其中事迹歷歷可考者也數以千計,其名稱則主要有隱士、高士、處士、逸士、幽人、高人、處人、逸民、遺民、隱者、隱君子等十一種之多。以上這些名稱中,最能代表其特徵的仍然是隱士,所以隱士的稱呼也最為流行。




隱士據說早在堯舜時代就已經有了,晉皇甫謐著《高士傳》記載了九十多位高士的故事,便是從帝堯時期的被衣開始講起的,但他提到的前十幾位隱士都是傳說中的人物,而最早的有確切記載的隱士是春秋時期的老子。與此相一致,最早關於「隱居」的說法也出現於春秋時期。《論語·季氏》引孔子的話說:「隱居以求其志,行義以達其道。吾聞其語矣,未見其人也。」其中「隱居」一詞的意思,與我們今天理解的差不多。因此,就今天所能見到的文獻來說,最早提出「隱居」一詞的是孔子,他在春秋時期就有了這一說法。




「隱士」的意思是指「隱居不仕的人」。它有兩層意思:一是「隱」,即隱居,隱士一定是隱居的人;二是「士」,即士人,隱士一定是士人。「隱士」的意思是指「隱居的士人」。隱居在這裡是和出仕做官相對而言的,「隱居的士人」,就是隱藏起來不出來做官的士人。根據上面的兩層意思,並不是所有隱居的人都是隱士,隱士必須是士人;也不是所有不做官的士人都是隱士,想做官做不上的士人就不是隱士;「隱士」是指那些有才能、有德行、能做官,但又因某種原因而不出來做官的人。



最早提到「隱士」這一術語的是戰國時期的荀子,他在運用這個詞的時候,意思就是指「隱居不仕的人」。《荀子·正論》中說:「天子者……道德純備,知惠甚明,南面而聽天下,生民之屬,莫不振動從服,以化順之,天下無隱士,無遺善。同焉者是也,異焉者非也。」荀子在稱讚像堯舜那樣的聖君時提到了「隱士」一詞,「天下無隱士」的意思,就是說做到了「人盡其才」、「人盡其能」,天下沒有了懷才不遇的人。按照荀子的說法,在一個社會中,若隱士多了,那麼這個社會肯定是有問題了。因為隱士多,則懷才不遇的人就多,這說明賢能的人沒有得到重用。當然,其原因很複雜,但無非有兩種情況:或者是因為統治者沒有「伯樂之才「、「識賢之能」,或者是因為統治者昏庸無道,識賢而不能用賢。不管是以上哪種情況,這都是社會有了問題。






「隱士」這一術語出現於春秋時期,但隱士出現的可能更早一些。因為按照事物發展的一般規律,往往是先有了這麼一類人,然後才有對這類人的稱呼,這叫做「取實予名」。孔子時候就已經有了隱士,《論語》中提到的接輿、長沮、桀溺、荷蓧杖人、晨門、荷蕢等等,都是當時著名的隱士。從《論語》記載來看,他們都不是一般人,都具有很高的人生與政治智慧,但他們不出來做官,也不想拯救社會,而是選擇了與孔子完全不同的隱修道路。他們稱孔子是「知其不可而為之者」,而孔子也認為自己與他們「道不同,不相為謀」,若用《論語》中的話加以區分的話,孔子是「辟人之士」,而他們則是「辟世之士」。



雖然孔子與這些隱士在人生態度與政治觀點上很不同,但孔子知道他們都是很有文化、很有修養、很有智慧的人,所以對他們很尊重,並抓住一切機會向他們請教,且在思想上深受他們的影響。儒家經典中有不少的語句,明顯是受到了隱士思想的影響,比如,《論語》中就有:「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道不行,乘桴浮於海。」「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公冶長》)「天下有道則見,無道則隱。」(《泰伯》)等等,以上都是孔子的話,可以用「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一句來代表,這是孔子的人生態度與政治智慧,其中「無道則隱」一點顯然是來自於隱士思想。後來,孟子繼承了這一思想,也說過「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之類的話。




《論語》中提到的這些隱士,與孔子都生活於同一個時代,但思想為什麼有這麼大的差異呢?因為他們與孔子屬於不同的學派。我們知道,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孟子是他在戰國時期最主要的繼承者之一,他們都是儒家人物。而這些隱士則是早期的道家人物,他們跟老子一樣,崇尚自然無為的人生態度,選擇避世自修的生活方式。隱士一般是道家人物,而道家代表人物也往往是隱士,比如,老子、莊子、列子、河上丈人等等,都是一些有著作傳世的隱士。當然,還有很多沒有留下著作,並不被我們所知道的道家隱士,他們隱的更深、更純,以致於我們無法了解他們。





隱士是怎樣的人物呢?《莊子·繕性》中對古代的隱士有過介紹,說的比較經典,也比較詳細,可以供我們參考。它說:「古之所謂隱士者,非伏其身而弗見也,非閉其言而不出也,非藏其知而不發也,時命大謬也。當時命而大行乎天下,則反一無跡;不當時命而大窮乎天下,則深根寧極而待;此存身之道也。」意思是說,古人所謂的隱士,並不是自己要有意識地躲起來不讓別人找到,也不是有意識的不發表言論,更不是有意識的隱藏自己的智慧與才能,而是因為世道不順,為了保全自身,他們只好選擇了隱居的生活方式。若到了有道之世,他們自然會出來大顯身手。這與孔子所說的「有道則見,無道則隱」並無二致。中國的士人,當他們處於順境、治世時,就出來做官,積極實現自己的人生理想與抱負,這時他們就是儒家人物,是「顯士」;若處於逆境、亂世時,為了自保,他們就隱居避世,成為「隱士」。因此,隱居是古人保存自身的一種方式。




坦腹齋主人 張大拙微信

 

zdazhuo


版權聲明:坦腹齋致力於中國藝文的推介傳播。部分文章推送時未能與原作者取得聯繫。若涉及版權問題,煩請原作者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妥善處理。謝謝!聯絡郵箱:1013102739@qq.com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坦腹齋 的精彩文章:

大學教授:王羲之不算書法家
筆談----張大拙臨擔當山水

TAG:坦腹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