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1919年,為營救參加「五四」運動的武漢愛國學生而被害的南元超將軍,我們不該忘卻……

1919年,為營救參加「五四」運動的武漢愛國學生而被害的南元超將軍,我們不該忘卻……

1907年在元容照相館,南元超(深色袍)將軍「全家福」。

南元超:不該忘卻的民國將軍

為了隆重紀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時任湖北省委書記羅清泉指示,民政部門儘快查詢南元超及其後人情況。浠水縣民政部門找到了汪崗鎮天子嶴村的南策英先生,確認了南元超是浠水南氏名人。此後,南元超的曾外孫王邦文女士、王邦平先生多次回浠水祭祖。後人在浠水還豎立了「南元超將軍千古」紀念碑,永誌不忘。

在王楚平先生的《尋夢黃岡》一書之中,附有《黃岡籍中華民國將軍名錄》(1912-1949,204人),居然沒有查到南元超將軍的名字。其中,蘄水(今浠水)縣籍將軍17人,分別是:

上將:孔庚;

中將:湯薌銘、奚宗唐、陶鈞、江楚濤、

李鳳藻;

少將:華覺民、汪伯雅、汪以南、盧蔚乾、

李石樵、徐復觀、楊 俊、詹庚北、

游凌雲、陳肖威、郭壽松。

毫無無疑,南元超將軍被遺漏了,且應該位列中將。那麼這一史料應該糾正:黃岡籍中華民國將軍應該是205人,蘄水縣籍的將軍18人。還應說明的是,已經出版的《浠水縣誌》等地方史料,也大多缺少對南元超將軍生平介紹,很不妥當。

王楚平先生著作《尋夢黃岡》 。

年代久遠,現在網上能夠找到南元超將軍的史料太少了。幸運的是,我手頭有一本南策英先生的文集《野老行吟》,收錄了一篇文章:《黎明前夜的護花使者——記為「五四」愛國運動英勇獻身的南元超將軍》。文末註明,作者寫作時參考了《湖北省志人物誌稿》《武漢文史資料》《南氏政分九修宗譜》等資料,還專門採訪了南集奇(南元超在武漢收養的孫輩)之子南友緣

這裡簡要引述文中一些史料,向更多朋友介紹一下浠水籍愛國愛民的南元超將軍。

南元超(1875—1919),字輔庭,號芙汀,祖籍浠水縣汪崗鎮天子嶴村人。清朝天津武備學堂畢業後,歷任北洋軍把總、千總授五品軍功頂戴,都司、副將、提督、將校等職,總兵授雙眼花翎頂戴。北洋軍陸軍教練處校兵委員。1902年任北洋常備軍軍政司校兵股提調。1904年任第一鎮炮隊、輜重隊第一營管帶。1912年任陸軍第二師騎兵第二團團長、授嘉禾勳章。1916年任中央陸軍第35步兵旅旅長,後兼任武漢衛戍司令。1918年5月24日授陸軍少將。1919年8月19日加中將銜,授文虎勳章,並擬調察哈爾司令員。

1946年,南元超先生長子南鐵生和孫子南奇合影。

據該文記載,南元超的先祖,從浠水汪崗鎮天子嶴遷至巴河黃思壋。南元超先生的父親,南方琴,號崑山。母親王太夫人。

1919年,「五四」愛國運動爆發。在武昌學潮之下,袁世凱委任的湖北督軍王占元害怕革命運動,對遊行學生實施瘋狂的鎮壓。而身為武漢衛戍司令的南元超將軍,本來是窮人家的孩子,為人素來寬厚,袒護一腔熱血的愛國學生。與此同時,南將軍還受到革命人士李書城、李漢俊(中共一大代表)兄弟的積極影響,極力主張與遊行學生展開對話,共同商討救國的方式,並且自作主張釋放了關押的進步學生。

本來王占元和南元超是天津武備學堂同學,但是兩人歷來不和。當時湖北部隊有新舊兩派,新派是以第2師師長兼長江上游總司令孫傳芳為首,孫是王占元的山東同鄉,受王重用。舊派則以35混成旅旅長兼武漢衛戍司令南元超為首。南與王志不同道不合。加上在北京主持驅王(占元)大會的孔庚,是南元超的浠水同鄉同里人,還有為驅王奔走的蔣作賓、李書城等人與南元超關係密切。南在旅部又重用鄂人賀國光。這樣,王占元和孫傳芳懷恨在心,欲處之而後快。

南鐵生先生1942年在天津。

1919年12月15日晚,王占元在南元超住所周圍設下包圍圈,以防事變。同時,在督軍府設下鴻門宴,電請南元超赴宴。南竟毫無防備,慷慨赴約,結果飲下毒酒,酒後暴卒。事後,在寇英傑、賀國光等將領聲援下,王占元才將南元超將軍給予安葬。

自南將軍遇害後,其妻兒老小不得安寧。日偽多次抄家,家人離散。新中國成立後,1957年建飛機場時,武漢市政府發出通告,讓各家遷墳。南氏後人心存餘悸,不敢露面,遂以無主墳塋而處理。誰能想到,當年為營救大批「五四」愛國學生而慘遭毒手的南元超將軍,百年之後竟無埋骨之地?痛何如哉!

令人欣慰的是,2010年,將軍後人苑雪教授一行回鄉尋根問祖,受到了故鄉南氏後人熱情接待。為了緬懷愛國愛民的一代名人,在天子嶴村東南面的圓虎山上,人們為南元超將軍修建了衣冠冢,並樹碑紀念,供後人追思和祭拜。

——這是南策英先生記錄的部分珍貴資料,特整理出來,供大家參考。希望更多的後人,記住這位愛國愛民的浠水籍將軍南元超 !

南鐵生先生《洛神》劇照。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凡人之力 的精彩文章:

TAG:凡人之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