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胃腸腫瘤,最流行方法竟然是它
胃癌的發病率沒有明顯下降,腸癌的發病率卻不斷升高,「這和現如今高脂肪高蛋白飲食不無關係!」針對胃腸腫瘤的治療,微創成為趨勢,它的優勢在於創傷小恢復快。
受訪專家
南醫大二附院黨委副書記汪寶林
汪寶林,主任醫師,副教授,碩導。從事普外科工作30餘年,對普外科常見病、多發病以及疑難雜症的臨床診斷及手術治療有豐富的臨床經驗,擅長胃腸道外科、胰腺外科手術,尤其對胃腸腫瘤腹腔鏡手較術治療有深的造詣。
腹部持續疼痛,查出腸癌
孫女士40歲出頭,因為上腹部持續性疼痛,進食後加重,到當地醫院檢查,胃鏡提示慢性胃炎,進一步做腸鏡檢查,發現腸癌息肉,病理結果顯示高度不典型增生伴癌變,最終確診直腸癌。因為腫瘤的位置距離肛門很近,最終孫女士在南醫大二附院接受了手術治療,同時保住肛門。
無獨有偶,黃大爺前段時間總是感覺上腹部不適,在當地醫院做了胃鏡檢查,提示有糜爛,醫生建議到南醫大二附院進一步排查治療,結果先後發現三處早癌,分別位於賁門、闌尾和直腸部位,在內鏡下,三處早癌被一一摘除。
汪寶林介紹,從臨床情況來看,胃腸道腫瘤有越來越多的趨勢,南京市疾控中心公布的2016年南京人死亡報告中,十大奪命單病種有6個是癌症,胃癌和腸癌均位列其中。另一個變化是,過去胃腸道腫瘤以老年人居多,而現在不少年輕人也落入癌症的魔掌。
早期發現癌症,治癒率更高
汪寶林和團隊對南醫大二附院2017年接診的281例結腸癌患者進行統計分析發現,281例患者中男性188例,平均年齡64.39歲,女性93例,平均年齡65.02歲,這其中早期結腸癌40例,27例接受了內鏡下治療,8例接受了腔鏡手術治療,5例接受了開放手術,全部40例早期結腸癌都沒有出現淋巴結轉移。
而對171例胃癌手術的統計顯示,男性127例,平均年齡63.9歲;女性44例,平均年齡69.1歲,137例進行了外科手術,還有34例進行了ESD+EMR等內鏡治療。這其中,早期胃癌66例,局部進展期胃癌88例,早期胃癌病理結果顯示,有5例出現淋巴結轉移,其它均未出現淋巴結轉移。
汪寶林指出,相比於進展期的癌症來說,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很多時候能夠達到臨床基本治癒。
微創治療,成為趨勢
汪寶林介紹,針對胃腸腫瘤的治療,經歷了開腹動大刀時期,那個階段過於強調根治性而忽視了功能性;後來發展到腹腔鏡手術,而腹腔鏡的發展也是日新月異,「從模模糊糊到高清,再到超清,及至現在的3D!」,汪寶林指出,微創的好處在於創傷小、恢復快。手術越來越微創的同時,南醫大二附院也積極發展MDT(多學科聯合門診),「通過多學科廣泛診斷,不同專家拿出不同方案,比較評估後選擇最優來執行」。
如何早期發現癌症的一些苗頭?汪寶林指出,平時要注意消化系統的一些不適癥狀,尤其是反覆出現的一些癥狀。或者是本身患有慢性疾病,癥狀出現改變的,醫學上稱作是癌前病變,如胃癌的癌前病變有:慢性萎縮性胃炎、胃息肉、殘胃炎、惡性貧血胃體有顯著萎縮者、少數胃潰瘍患者。
結直腸癌的癌前病變有:慢性潰瘍性結腸炎、結直腸腺瘤。
遠離癌症,可從這幾方面入手
正是由於現代人高脂肪的食物攝入多了,纖維類食物吃得少了,導致腸癌發病率不斷升高!遠離癌症,汪寶林建議市民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 不能太疲勞,身體過於疲勞的情況下,人的抵抗力會下降,免疫力也會隨之降低。
2. 合理安排每日飲食,多吃新鮮水果、蔬菜等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及粗纖維的食物,適當增加主食中粗糧、雜糧的比例,不宜過細過精。
3. 少吃高脂肪性食物,特別是要控制動物性脂肪的攝入。
4. 垃圾食品,燒烤、油炸、高脂肪、高蛋白的食物要少吃,
5. 要少抽煙少飲酒。
定期體檢是發現早期癌症是的一個重要途徑,建議40歲以上人群,至少每兩年做一次胃鏡和腸鏡。
通訊員 陳艷萍 愛南京南京晨報記者錢鳴
編輯:孫蘇靜
版權說明:圖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若涉及權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繫,將儘快處理。
大家都在看
1、晚上七點後,不要再吃它了,不是嚇唬你,40歲以上一定要看!
2、火龍果皮不要再扔了!真沒想到它居然還有這樣的妙用!
3、冬吃蘿蔔身體好!原來是指這種蘿蔔…搭配這些食物,功效驚人
公眾號:南京晨報喬醫生
微信號:njcbqys-xhby
※邱大夫帶您認識腫瘤-預防篇
※Science新文揭示影響腫瘤免疫療法應答的關鍵因素
TAG:腫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