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字旁的「她」是怎麼來的|真問真答
單就「她」這一字形來說,其實在南北朝時期就已存在。但那時的「她」字其實是「姐」或者「毑」的異體,是方言中對於母親的稱呼,並不做代詞來用。
中國古代第一部按部首編排的字書,南梁顧野王撰《玉篇》中對「她」字的記載
作為女性第三人稱代詞的「她」字,則是在五四時期才被重新發明,而且從出現到最終被認可還經歷了一段艱難的奮鬥。
關於「她」字的這段奮鬥史,中國人民大學的黃興濤教授在《「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詞的發明與認同研究》一書中做了詳細考證
近代以前,漢字中的第三人稱代詞都沒有性別之分。
19 世紀初,來華傳教士們在翻譯文本時則遇到了如何準確翻譯 she 的問題,最開始的解決辦法是用「該婦」來翻譯 she。
西方派到中國大陸的第一位基督新教傳教士羅伯特·馬禮遜於 1814 年編成的《華英字典》中採用「該婦」的譯法
馬禮遜於 1823 年出版的首部中文英語語法書《英國文語凡例傳》中則將英文中的 he、she、it 分別譯作「他男」「他女」「他物」。
而在中文裡最早嘗試用特定漢字作女性第三人稱代詞的則是廣州人郭贊生,他在1878年翻譯出版的《文法初階》中首次用「他」「伊」「彼」分別對應
he
、
she
、
it。《文法初階》中對男女第三人稱代詞的介紹
但是由於外文的影響甚微,20 世紀以前的這些嘗試並沒有引起太多的社會反響。
直到世界文學作品被廣泛引進中國的新文化運動時期,關於漢字中男女性第三人稱代詞分化的問題才再一次被提出,並引起了廣泛的討論。「她」字也在這一時期被重新發明。
從 1917 年起,《新青年》雜誌社內部就開始討論英語中 she 的翻譯問題,時任《新青年》編輯的劉半農最早提議可以創造一個女字旁的「她」字來專作女性第三人稱代詞。
曾任《新青年》編輯的劉半農
但是考慮到創造這樣一個新字(由於早已廢棄不用,他們當時並不知古已有「她」的字形),在印刷時需要大量新鑄鉛字,不甚便利,於是周作人建議暫不提倡用「她」,而是以「他」字下角注一個小號的「女」字來替代,即「他
女
」。這一提議得到葉聖陶等人的響應,周作人、葉聖陶等一批先行者也率先開始在自己發表的文章中使用「他
女
」字。但是造型怪異,且排版依然不方便的「他女
」字,也遭到更多人的反對。周作人在其譯作中使用「他
女
」字1919 年 2 月 15 日,《新青年》刊登了一篇題為《英文 SHE 字譯法之商榷》的文章,公開了語言學家錢玄同與周作人就「她」「他
女
」等字相關爭議的對談。
該文中,錢玄同認為「他
女
」使用起來並不方便,如果要重造一字,那「??」則比「她」要好。但他更傾向的方案則是直接把英文中的he
、
she、
it搬到漢文中來用,甚至世界語中的 li、si、gi 可能更合適。
周作人的觀點則有所轉變,他放棄了此前提出的「他
女
」的方案,轉而提出用相對古雅且便於印刷的「伊」字來作中文裡的女性第三人稱代詞,這一觀點得到錢玄同的贊同,兩人達成共識。
五四時期倡導新文化的新青年們,後排左一為周作人,前排右一為錢玄同
對談發表以後,以「伊」指代 she 的方案在當時產生了較大影響,得到很多人的認可。但與此同時,也有另一批人注意到了劉半農曾提出的「她」字,並開始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比如北京的新潮社和少年中國學會的成員就熱衷於使用「她」字。
1919 年 11 月 1 日周作人在發表於《新青年》的譯作《沙漠間的三個夢》中用「伊」作女性第三人稱代詞
1920 年 3 月 21 日金德章最早發表在《民國日報》副刊《覺悟》上的詩歌《她么》中用「她」作女性第三人稱代詞
然而「她」字儘管已經開始被越來越多人使用,但同時也遭到了一些人的激烈反對。
比如自 1920 年 4 月 3 日起,激烈反對使用「她」字的寒冰與劉半農及其支持者就在當時的報刊雜誌上以數篇你來我往的文章爭論了關於「她」字的存廢問題。
這類反對意見最主要的依據無非是說中文沒有必要非得按照外文的慣例來徒增混亂,創造新字會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除了從文字使用的實用角度進行批判以外,對於「她」字更強有力的反對則來自女權主義者。與一般人想像中「她」字的應用是女權運動推動的產物的判斷截然相反,「她」字的使用其實一度遭到一些女權主義者的嚴厲批判。
批判的核心觀點認為,以「亻」旁表示男性,卻以「女」旁表示女性是將女性視為男性的附庸。尤其是對第三人稱代詞用字的討論進一步分化,有人提出並開始以「牛」旁的「牠」對應 it 之後,「她」字更是被指為隱含女性非「人」的觀點,因而遭到抵制。
當時的《婦女共鳴》雜誌還發表了《本刊拒用「她」字的啟示》一文,強調在表示女性第三人稱時只使用「伊」字。
一直堅持使用「伊」的《婦女共鳴》雜誌
出於以上這些原因,在二十世紀二十年代初的中文世界裡,相比「她」,用「伊」來作女性第三人稱代詞的選擇顯得更為主流。
但這種態勢並沒有持續太久。由於「她」字的「女」旁更能直接體現其含義,且「伊」字的讀音與大眾口語中男女性第三人稱普遍皆讀作 tā 的習慣相左,再加上後來「它」與「牠」的並用競爭,也避免了必須將「亻」「女」「牛」並列的尷尬,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減緩了女權主義者的抵制情緒。於是,「她」字逐漸被更多人所接受。
而且雖然遭到一些女權主義者的抵制,但同樣有很多女性作家並不覺得「她」字隱含侮辱女性的意思,並樂於在自己的文章中使用「她」字。
冰心是最早在自己的作品中使用「她」字的女性作家之一
此外,伴隨郭沫若、許地山、王統照、鄭振鐸、茅盾等一批影響力較大的作家使用「她」字造成的影響,「她」字開始逐漸逆襲,成為女性第三人稱代詞的主流選擇。
朱自清、葉聖陶、周作人、魯迅等此前習慣使用「伊」字的作家也都逐漸順應大勢,改用「她」字。
魯迅在 1924 年發表的小說《祝福》中正式使用「她」字
而在 1923 年底中華書局出版的《國語普通詞典》、1932 年中華民國教育部發布通行全國的《國音常用字彙》、1935 年中華書局出版的《標準國音學生字典》、1935 年商務印書館出版的《標準語大辭典》等權威字典中也都將「她」作為女性第三人稱代詞。
到了三十年代中後期,雖然就「她」字的讀音還存在一些分歧,但除了陳寅恪等極少數學者堅持反對以外,「她」字作為中文裡女性第三人稱代詞的事實已經基本被大眾所接受。
值得一提的是,從五四時期的文本到如今的網路語言中,中文世界似乎一直樂於創造各種第三人稱代詞用字。
到現在為止,被用來作為第三人稱代詞的漢字,除了以上提及的他、她、伊、它、牠 、彼以外,還有佢、祂、彵、??、怹、虵……
本文參考:
黃興濤,《「她」字的文化史——女性新代詞的發明與認同研究》,福建教育出版社,2009
▼ 點擊
閱讀原文
,向大象公會提問。
※雞尾酒,只在美國可能|大象公會
※辭彙量是如何測出來的|真問真答
TAG:大象公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