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第35期詩詞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千古一帝李煜

第35期詩詞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千古一帝李煜

李煜,五代十國時南唐國君,961年-975年在位,字重光,初名從嘉,號鍾隱、蓮峰居士。漢族,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南唐元宗李璟第六子,於宋建隆二年(961年)繼位,史稱李後主。開寶八年,宋軍破南唐都城,李煜降宋,被俘至汴京,封為右千牛衛上將軍、違命侯。後因作感懷故國的名詞《虞美人》而被宋太宗毒死。

李煜雖不通政治,但其藝術才華卻非凡。精書法,善繪畫,通音律,詩和文均有一定造詣,尤以詞的成就最高。千古傑作《虞美人》、《浪淘沙》、《烏夜啼》等詞。在政治上失敗的李煜,卻在詞壇上留下了不朽的篇章,被稱為「千古詞帝」。一句「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闡述了一代後主的興衰榮辱,他一心潛沒於詩詞文學的深海,卻不喜關心朝政和國家大事,對於身為一個皇家的他,他從無鶴立群雄當皇帝的心思。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

五代:李煜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虞美人》是李煜的代表作,也是李後主的絕命詞。相傳他於自己生日(七月七日)之夜(「七夕」),在寓所命歌妓作樂,唱新作《虞美人》詞,聲聞於外。宋太宗聞之大怒,命人賜藥酒,將他毒死。這首詞通過今昔交錯對比,表現了一個亡國之君的無窮的哀怨。

《相見歡·無言獨上西樓》

五代:李煜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缺月、梧桐、深院、清秋,這一切無不渲染出一種凄涼的境界,反映出詞人內心的孤寂之情,

作為一個亡國之君,一個苟延殘喘的囚徒,他在下片中用極其婉轉而又無奈的筆調,表達了心中複雜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與悲傷。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五代: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首詞,情真意切、哀婉動人,深刻地表現了詞人的亡國之痛和囚徒之悲,生動地刻畫了一個亡國之君的藝術形象。(公元976年,李後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

《破陣子·四十年來家國》

五代:李煜

四十年來家國,三千里地山河。鳳閣龍樓連霄漢,玉樹瓊枝作煙蘿,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沈腰潘鬢消磨。最是倉皇辭廟日,教坊猶奏別離歌,垂淚對宮娥。

此詞回顧事國時的繁華逸樂:那四十年來的家國基業;三千里地的遼闊疆域,竟都沉浸在一片享樂安逸之中。「幾曾識干戈」既是其不知珍惜的結果,同時也是淪為臣虜的原因。記敘離別故國時哭辭宗廟的情景,寫來尤為沉痛慘怛。其事雖見載於《東坡志林》但出自後主之手,更覺凄慘苦澀,不失為一個喪國之君內心的痛苦自白。

《長相思·一重山》

五代: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

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

這首詞,前人評價頗多,其中以俞陛雲之說為精當:「此詞以輕淡之筆,寫深秋風物,而兼葭懷遠之思,低回不盡,節短而格高,五代詞之本色也。」清初詞人納蘭性德的名作《長相思》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寫主人公越山過水,漸去漸遠,很可能是受了該詞的啟發。

《子夜歌·人生愁恨何能免》

五代:李煜

人生愁恨何能免,銷魂獨我情何限!故國夢重歸,覺來雙淚垂。

高樓誰與上?長記秋晴望。往事已成空,還如一夢中。

這首詞的上片寫作者感懷亡國的愁恨和夢回故國的痛苦。詞的下片續寫作者往日成空、人生如夢的感傷和悲哀。全詞以「夢」為中心,集中寫「空」,筆意直白,用心摯真。有感慨,有追憶,有無奈,有悲苦,這一切因其情真意深而感人不淺,同時也因其自然流露而愈顯其曲致婉轉。

《亡後見形詩》

唐代:李煜

異國非所志,煩勞殊清閑。

驚濤千萬里,無乃見鐘山。

《憶江南·多少恨》

五代:李煜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憶江南·多少淚》

五代:李煜

多少淚,沾袖復橫頤。心事莫將和淚滴,鳳笙休向月明吹,腸斷更無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字輕語 的精彩文章: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人生無奈之詩句,收藏細讀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古人壯志豪言詩句,值得收藏

TAG:文字輕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