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千古一帝秦皇嬴政:權力的挑戰和變數與政變集團的大清洗

千古一帝秦皇嬴政:權力的挑戰和變數與政變集團的大清洗

原標題:千古一帝秦皇嬴政:權力的挑戰和變數與政變集團的大清洗


中國第一個封建皇帝在春秋戰國風雲變幻的550年中,周王權衰微,諸侯割據,強國爭雄,然而一個個都像走馬燈一樣退出了歷史舞台,唯有他得操最後勝券…今陝西臨潼縣東5公里的下河村附近,有一周長2000米,高達55.05米的巨冢。這座墓冢,就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封建皇帝秦始皇的陵墓。


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秦王嬴政首先建立了皇帝制度。滅六國以後,秦始皇認為過去對於國君的各種尊號都不足以體現他的特別地位。他決定把傳說中三皇五帝的尊稱合二為一,後又加個「始」字,稱「始皇帝」。依嬴政的盤算,他的兒子該叫二世,孫子是三世,子子孫孫傳下去,直到萬世,以致無窮。當時,他還讓容卿李斯用一塊天下聞名的寶玉「和氏璧」雕製成一方傳國玉璽,鐫刻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字,意思是他當皇帝是受之天命,將會永遠昌盛。



秦始皇八面威風地坐在咸陽宮中的御座上,接受大臣們朝賀山呼「萬壽無疆」的時候,還沒有被勝利沖昏頭腦。面對割據時代留下來的一個四分五裂的攤子,朝內重臣們有兩種意見。丞相王綰認為齊、燕、荊、楚地區,朝廷鞭長莫及以分封王子去治理為宜。廷尉李斯則認為,周朝滅亡的教訓應該引以為戒,當年分封國王的子弟親屬很多,傳到後世親戚關係就疏遠了,結果相互攻擊,國土分裂,引起戰爭。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意見,把天下劃為36郡(後又增至46郡)郡以下設縣,實行郡縣制。郡縣制不同於西周奴隸社會的分封制,郡、縣由中央委任的郡守、縣令等官吏管理。縣下有鄉、鄉下有亭。大約十里一亭,十亭一鄉。官吏不能世襲,朝廷可以隨時調動他們。此外,中央還專門設置一套國家機構,由九卿分掌各方面的政務。九卿之上是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他們是中央機關的首腦,分管國務、軍事和監察,又互相鉗制,最後的一切軍政權力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二十幾個世紀以來,中國歷史上封建王朝不斷更迭,而秦始皇所開創的封建政體卻相沿不衰。


中央集權的新王朝頒布的第一批政令,就是統一各種制度。各地阻礙交通的關隘、堤防、城堡被拆除了,修建起以咸陽為中心向四域輻射的馳道,東達今河北、山東,南通江蘇、湖南,北抵內蒙古的陰山。全國馳道寬約69米,不管什麼地方發生變亂,秦軍都能迅速趕到需要的地方。接著,文字、貨幣、度量衡、法律等等,也都統一起來了。大秦代為了保證經營嶺南的大軍和戍卒的後勤供應,還修建了靈渠。靈渠在今廣西壯族自治區北部的興安縣境內全長33公里。據說秦始皇為了打開南北通道,進而開發嶺南,派出50萬軍民,糧食、物資的轉運極其困難。公元前219年,秦始皇視察全國來到了湘江上游,親自決定並選派水利專家史祿「鑿渠運糧」。史祿率領軍士和百姓劈山削崖築堤開渠,引湘水入灕江。靈渠採用梯級船閘式設計,創建了36座「斗門」,分段控制水位,使船在渠中平穩地升上山巔,轉而又安全地抵達山腳河谷。靈渠直到今天仍能在灌溉和發電方面繼續發揮效益。兩千年後,美國修建巴拿馬運河也是採用這種方法。



靈渠的開鑿,促進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使嶺南地區的面貌迅速發生了變化。1974年底,在兩千多年前的秦番禺郡故地(今廣州市)的一處建築工地上,發現秦漢時期的造船場遺址。船場並列三個造船台,滑道長88米,可以建造28米至57米長,載重量至少有五六十噸的大木船。看到這些船台、文物,不難想見當時經濟、文化的發達,以及龐大的番禺郡船隊漂洋過海的盛況。



戰國時,秦、趙、燕三國為防禦匈奴族奴隸主的掠奪進擾,曾在北方分別構築長城。這時,秦始皇下令把不相銜接的各國長城聯結成一體,重新加固。西起甘肅臨洮,東到遼東(今遼寧遼陽市西北),號稱「萬里長城」。30萬軍士和大量徵調的民夫經過十幾年的艱苦努力,方才修成。蜿蜒在北中國原野、群山之巔的「萬里長城」,成為中國封建制創造出的偉大奇蹟T一出,,,中,,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咸陽宮中在歡宴群臣。博士淳于越起而反對郡縣制,說不按祖制辦事就不能長久。丞相李斯提議,以古非今,惑亂人心,不利於政令貫徹執行的,必須嚴厲制裁。秦始皇接受了李斯的建議,下令除醫藥、種樹等書籍外,凡有私藏《詩》、《書》和百家言論的書籍,一概上交,無數文化典籍都在他的一紙命令中變成灰燼。孔子九代孫孔鮒將《論語》、《孝經》、《尚書》等儒家經典簡冊藏於牆壁中方得以倖免。後人在孔廟故宅井之後專門砌起一道「魯壁」以紀念此事。


焚書之後,緊接著又引起了坑殺儒生的事件。原來,晚年的秦始皇很迷信,多次派人去海外求長生不死的仙藥。後來,秦始皇又聽信了方士盧生、侯生的建議,派遣大型船隊滿載珍寶、糧食、工具和三千童男童女,由徐福率領去東海仙島求葯。秦始皇為此費金巨萬,可徐福卻一去不返。


當秦始皇找尋侯生、盧生時才知道,咸陽的儒生紛紛指責他。秦始皇大為惱火,對與此事有牽連的儒生進行逐個審問,並將其中460個定了死罪,在咸陽城郊一起活埋了。今陝西省臨潼縣城西南10公里洪慶村的「坑儒谷」,相傳,即始皇坑儒處。



秦始皇焚書只是摧殘破壞了古代文化典籍,坑儒也只是在肉體上消滅了部分政見不同的儒生,並未達到鞏固秦王朝的目的,反而削弱了秦王朝的統治基礎。當時,他正在火頭上,大臣們誰也不敢勸他,大兒子扶蘇勸諫他不要這樣做,也被命令離開咸陽,到北方和蒙恬一起守衛邊疆去了。

秦國的強盛,是在戰國時期商鞅變法以後。公元前238年,22歲的秦王嬴政舉行了加冕禮。他以超人的膽識和氣魄,消除了政敵,奪得了實權。經過短短17年,當他39歲的時候,就結束了中原幾百年來的封建割據局面。接著又北逐匈奴,南開五嶺,建立起一個統一的封建大帝國。


這一年是公元前221年,在中國歷史上是極其重要的一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奧秘之家 的精彩文章:

TAG:奧秘之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