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他是400多年前的民間手藝人,被譽為「千載一時」,慕名者千金難求一壺

他是400多年前的民間手藝人,被譽為「千載一時」,慕名者千金難求一壺


有明一代


飲茶之風


早已成為文人階層


一項非常重要的生活內容



文人在使用茶器的過程中


也不斷地對飲茶器具的性質與內容


不斷提出新的看法和考究




這無疑對手藝人的才能和智慧


推進到一個更加廣闊的空間





文徵明《品茶圖》




今天手藝君


就要為諸位帶來一位


紫砂手藝人的故事




他是400多年前的民間手藝人


也是最負盛名的紫砂名匠


他僅憑一人之力


就掀起有名一代


紫砂界的重大變革




因此,他也被譽為「千載一時」


後來的慕名者


即使千金


也難求得他一壺




他就是

時大彬





▲時大彬畫像





千奇萬狀信手出,巧奪坡詩百態新




時大彬,


字少山,也稱時彬、大彬,


是明萬曆至清順治年間的,

紫砂陶藝大師,被譽為「千載一時」。




▲ 時大彬制圈鈕壺




宋微宗在《大觀茶論》中講到:


茶之為物,擅甌閩之秀氣,


鐘山川之靈稟,祛襟滌滯,

致清導和,


則非庸人孺子可得而知矣,


中澹間潔,韻高致靜。




明人閔汶水在會客飲茶峙,


總是要將賓客單獨「引至一室」,


室內「明窗淨几,荊溪壺,


成化磁甌十餘種,皆精品」。





 明 丁雲鵬 玉川煮茶圖 紙本設色 137.3x64.4cm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明中期以後,


儘管朝政黑暗腐敗,


但是江南都市仍是市況繁榮,


商品經濟和手工業十分的發達,


造就了一些中國工藝史上最高創作技法的工藝精品。


而文人士大夫階層參與品評和提倡,


無疑使紫砂陶人的智慧和靈感得到充分的發揮。





已故國大師顧景舟先生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顧景舟先生


也曾在他的《紫砂陶史概論》中說:


砂藝史上一致推薦的大家,


當以時大彬為典範。


他的貢獻在於:


對砂藝開創時期技藝法則的創造性革新,


這是後輩從業者都應該為之歌功頌德的;


更重要的是,


他為後世留下了驚世傑作,


創紫砂藝術陶文化的先河。






▲故宮博物院藏 時大彬早期大執壺


壺身銘「江上清風,山中明月 丁丑年大彬」




時大彬對紫砂壺藝最大的貢獻是,


重新創造了一種全新的成型方式,


即「打身筒」和「鑲身筒」的技法


這種獨特的成型技藝,


奠定了宜興紫砂發展的根基


直至今天仍然沿用。




時大彬處於紫砂工藝從簡到精,


從不成熟到成熟的承前啟後時期,


他前期做大壺,


在婁東與陳繼儒等著名文人交遊後,


受文人飲茶方式和審美觀念的影響改制小壺。




大圓壺 2016年春拍以5,865,000高價成交




這裡還有一個有趣的小故事:


時大彬的父親時鵬是當時文化名流。


明嘉靖年間,


流傳著「四大名家」,


即董翰、趙梁、元暢、時鵬。


時大彬最初喜歡做大壺,


按畫作比例,


用現在的眼光看,


應有2500cc之大。




後時大彬游婁東,


遇到明代的文學家、書畫家、壺藝收藏家陳繼儒。




▲ 時大彬制紫砂醴泉壺




陳繼儒對茗壺有很高的鑒賞能力,


曾聘請制壺好手蔣時英至家中制壺,


然後陳繼儒為之書銘,


名工名士,後來世稱「雙絕壺」。




時大彬常與陳繼儒討論品茶試茶之奧妙,


一天,陳繼儒建議:


「把壺從大改小,


做成一把可以一手執之、一手捋須吟詩的雅器,


那該多好。」




於是,


時大彬開始改制小壺,


茗壺才由大而改小,


改到只有300-400cc左右。




▲ 時大彬款鋪砂菱形壺




時大彬這一變革,


將制壺工藝手法和壺型大小規格基本固定下來,


併流傳至今,成為史上一件趣聞樂事。




時大彬的紫砂壺並不力求雕琢,


而以樸素的雅緻和整體感見長,


風格高雅脫俗,造型流暢靈活,


雖不追求工巧雕琢,


但匠心獨運,朴雅堅緻,妙不可思。





▲隱元禪師東渡日本時,帶去的大彬款大壺  


 日本博物館藏




時大彬一生約八十餘歲,


所製作品當數以千計,流傳其廣。


有詩為證:


宮中艷說大彬壺,海外競求鳴遠碟

」。


明末四公子之一宜興陳貞慧《秋園雜佩》載:


時壺名遠甚,即遐陬絕域猶知之。


其制始於供春,壺式古樸風雅,茗具中得幽野之趣者。


後則如陳壺、徐壺、皆不能彷佛大彬萬一矣」


時大彬作品雖多,但流傳存世者極少。


至清乾隆年間,時大彬的作品已視為稀世珍寶了。








時大彬前期大壺作品,發現較少;


中後期小壺作品比較多,


包括傳世、出土、文獻記載等的數量都不少,


下面我們來欣賞一下大彬中後期的作品。



博物館時大彬款紫砂壺






▲三足如意壺  無錫市文物管理所 




1984年在無錫甘露鄉,


明崇禎2年華師伊(涵莪)墓出土,


他是明代有名的華老太師,華察的孫子。





▲ 鼎足蓋圓壺  福建省漳浦縣博物館藏




1987年7月,


福建省漳浦縣,盤駝鄉通坑村,


明萬曆38年,戶、工二部侍郎盧維禎墓出土。





▲圓壺  山西省晉城博物館


底款「丁未夏日 時大彬制」




1987年5月,


山西省晉城市澤州縣,


大陽鎮陡坡村,明崇禎5年張光奎墓出土。





▲腰圓式提梁壺  延安市寶塔區文體事業局藏品  


壺身刻銘文「吟竹養浩然」,大彬行草刻款。




1987年5月,


陝西省延安市,


寶塔區柳林鎮王家溝村,


明崇禎15年楊如桂墓出土。





▲六方壺 揚州市博物館




1968年江蘇省江都縣,


丁溝鄉紅飛村鄭王莊,


明萬曆44年曹氏墓出土。





▲仿古款蓮子壺  四川綿陽博物館藏品 




1986年11月26日,


四川省綿陽市,


涪城區紅星街,房產公司基建出土。








▲菊瓣壺 柳州博物館





▲大彬款扁壺  江蘇淮安市楚州博物館藏




1986年1月,


淮安市楚州區,


河下鎮二組,王光熙墓出土。





▲大彬六方壺 北京故宮博物院







▲紫砂胎剔紅方壺 北京故宮博物院





▲瓜棱壺 美國舊金山亞洲美術博物館 





▲玉蘭花六瓣壺 香港茶具文物館


底款「萬曆丁酉春時大彬制」





▲開光方壺 香港茶具文物館





▲印包方壺 香港茶具文物館




壺底刻有「墨林堂大彬」五字楷書款。


「墨林堂」是明代收藏家項子京的齋名,


此壺是大彬專為藏家所制,


故既有藏家齋號,又有作者的名款。




與印包方壺類似的還有一件龍鳳印包壺






▲仿供春龍帶壺 香港茶具文物館


底款「大彬仿供春式」





▲僧帽壺 壺底刻有「萬曆丁酉年時大彬制」九字


   香港茶具文物館




大彬制另一種形式的高僧帽壺為:



▲僧帽壺 壺底刻有「叢桂山館大彬」六字,「叢桂山館」是藏家的齋號。




還有一把底款刻有「生蓮居大彬」五字的僧帽壺,


現存於上海友誼商店。 





▲時大彬 虛扁壺 上海博物館藏品


刻有「源遠堂藏、大彬制」七字







▲提梁壺 南京博物院




刻楷書「大彬」二字, 


另鈴篆書陰文「天香閣」小方印,


為藏壺者之銘記。



拍賣場上的大彬紫砂壺





▲圈鈕壺 2010年秋拍成交價13,440,000元





▲扁壺





▲醴泉壺





▲ 扁壺





▲汲直壺





▲菱形壺




明代通用楷書款,


大彬壺的刻款,


早年多先書後刻,


後可直接以刀代筆,剛勁有力。


所書內容有人名款、人名加紀年款等。


到了清代,名家制壺又有了鈐印款。












(本文來自:手藝門,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拾遺

古今,格物鑒器!


閑情雅趣|人文空間|古典傢具|器物之美


點擊「

閱讀原文

」,歡迎進店逛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拾器格物 的精彩文章:

賞山水畫,除了說「好」,你還可以這麼說 !
雅集 | 文人「到」場

TAG:拾器格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