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北大高材生拉黑父母6年:父母在變老,你還沒有長大

北大高材生拉黑父母6年:父母在變老,你還沒有長大

一直以來

我覺得我國有一個基本矛盾

就是中國的父母

心實在是太狠了

這幾天,我被一篇文章刷屏了

有一個北大畢業的高材生

因為和父母有矛盾

12年間過年從未回家

並在6年前拉黑了父母

他最近在網路上發布了萬字長文

基本上是記錄了他對父母的不滿

解釋自己為什麼會和父母決裂

不知道是誰

給這篇文章配了一個惹眼球的標題

《北大畢業生:我才拉黑父母6年

他們控制了我30年》

同事把這篇文章分享了給我

還附言說:

「我都不需要看文章

看到這個『控制了我30年』

我就生氣!」

我趕緊一字一句認真看完了

這篇萬字長文

看完以後

我想到了很多事情

我的第一感受是

我看不上這個北大男

不要誤會。

我並不覺得他的父母沒問題

我只是覺得

他說的這些問題

對我來說太普通了

難道你以為

我們這些和父母感情好的人

從來都沒有受過父母的「壓迫」嗎?

我們如今在孝順父母

是因為從沒被父母「控制」過嗎?

實在是太天真了

我6歲開始被我媽逼著學小提琴

被她強拽著上各種培訓班

所有考試都必須考第一名

學什麼不重要

但是一定要讀到研究生

這是起碼的

於是,別的小姑娘在樓下跳皮筋

聚在一起看《流星花園》

我卻每天雷打不動練琴3個小時

我甚至一直以為

道明寺是一座廟的名字

如果琴練得不好

我就被指著鼻子罵

被按在床上打

我的哭聲震得左鄰右舍都知道:

「又是那個老被打的孩子在哭」

有一次我不知道哪裡來的勇氣

鬧著不想練琴

我媽就順手抄起小提琴的弓打我

直接把弓打斷了

她只能又花了幾百塊錢

重新給我配了把弓

後來逢人還吐槽:

「以後不能用弓打孩子

孩子不痛

我倒是肉痛」

(肉痛:吳語,形容花錢太多而心疼)

但是即使如此

我還不是野蠻生長

成了如今的美少女?

以至於長輩親戚看到我

都要誇一句:

「這姑娘好,白白胖胖」

到了最叛逆的初中

我終於開始意識到

父母對我的方式

大概是有點問題

這是因為

我發現好幾個閨蜜

都有被父母打成狗的經歷

我們甚至建過一個「反父母聯盟」

我們聯盟主要的成就

是總結出了

「你絕不能信父母的三句話」

第一句:「我這都是為了你好」

這句話的真實含義是:管你喜不喜歡,給老子忍著

第二句:「我是你爸(媽)!聽我的!」

這句話的真實含義是:老子忙著呢,再逼逼我揍你

第三句:「為什麼別人都能處理的好,你就不行呢」

這句話的真實含義比較直白:我怕是生了個傻子

「反父母聯盟」在同學中獲得了一致好評

這也讓我相信

中國的父母有一種狠心文化

已經成了我們民族教育下一代的習慣

而這種習慣之根深蒂固、

產生的共識範圍之廣

可能會讓外國人三觀震碎

所以,我並不覺得這個北大高材生

在17歲以前的經歷有什麼特別

這不過是

任何一個被父母嚴厲管教過的中國孩子

都經歷過的悲慘童年罷了

GIF

只是和這個北大學生不同的是

我們其他人

都已經把這段經歷

遠遠地甩在身後了

請你別誤會

我絕不是認為你應該包容父母

或者打算教你如何善解人意

相反,我是一個脾氣很大的人

沒事就愛懟這懟那

我和父母

也從來沒有過真正意義上的「和解」

只不過

到了我初二以後

我媽打我的情況

自然地有所好轉

這主要是因為

我的力氣變大了

而我媽老了

不光是肌肉的強弱排名產生了變化

在人生的各個方面

我和父母的排名都產生了變化

我到外地上大學

眼界越來越寬

知道很多他們一輩子

都不會明白的事情

去了很多他們一直想去

卻沒去成的地方

大二以後

我靠著英語好

做家教、打工實習

再也沒有要過家裡的錢

我媽甚至有點失落:

「你現在是長大了,不需要我們了」

我的父母從此沒有辦法再控制我

而如果不是有人提起

我平時也都不大會想起

曾經被暴打的這些往事

這真不是因為我寬容

只是因為

這個世界太精彩了

好玩的事情那麼多

我每天都有好多事情想學

我還有好多夢想要去實現

我哪有空整天拽著父母

抓著十幾年前的陳年舊事

逼逼來逼逼去?

這個北大高材生

讓我看不上

不是因為他的父母沒錯

而是因為

從他離開父母開始

已經有17年了

他今年已經34歲了

按照現在流行的說法

他都已經人到中年了

而他彷彿卻永遠活在了17歲那個

被羞辱的暑假裡

活得像個鬧脾氣的小孩子

非要父母認錯才罷休

我想起前幾天

我看了一部韓寒導演的電影

叫做《乘風破浪》

鄧超飾演的男主

從小和父親決裂

他的父親因為衝動坐牢

缺席了他的整個童年

使得他的童年窮困而孤苦

父親出獄之後

也不支持他做賽車手的夢想

反而霸道地橫加阻撓

電影里,鄧超在一場車禍後

穿越回到了父親年輕的時候

他和父親一起眼看著他們最好的兄弟

被仇人刺死

於是,他和父親

一起去給兄弟報仇

他這才明白,父親當年坐牢的原因

而父親後來不讓他做賽車手

也不過是擔心危險和不穩定罷了

我並不是想說

鄧超的父親沒錯

我只是說——

人和人之間,是沒辦法互相理解的

你和好朋友之前做不到

你和父母之間也不可能做到

我不是在說風涼話

也不是指望你去理解你父母

因為我相信的是

誰都沒辦法完全去理解另一個人

你甚至都不必去試

去年,從小疼我的太外婆去世了

整理照片的時候

我想起以前太外婆給我講的故事

說我媽從小成績特別好

就想讀音樂學院

但是那時候因為趕上文革

家裡成分不好

她就只讀了中專護校

我忽然明白

我的母親為什麼要

逼我學小提琴、逼我考研:

她想讓我去替她完成

她年輕時的夢想

而我,

卻從來沒有想過這些

我的母親經歷過怎樣的人生?

她年輕時的夢想是什麼?

現在實現了嗎?

也許在她看來

讀書是唯一能成才的一條路

因為在她那個時代

這是所有年輕人的唯一出路

而她所沒有預料到的是

時代變了

這個時代已經和她年輕時大不一樣了

而我們的父母輩

已經無法理解我們的時代

和我們的夢想

正如我們

也無法理解他們的時代

和他們的夢想

知道了這些以後

雖然我還是認為

我應該過我自己的人生

我從來都不是

也不可能成為她生命的延續

但是在我心裡

我已經原諒她了

因為我明白

當年她對我的狠心打罵

並不是她出自惡意

想要控制我、毀掉我

而只是她太想讓我走上

她覺得最好的那條路

因為我明白

我們不應該用最大的惡意去揣測父母

因為他們只是用了錯誤的方式

但卻是

用真心在愛著我們

這些話我當然從沒跟我媽說過

不是因為不敢說

只是單純地沒機會說——

因為我媽,

這個當年能把小提琴弓打斷的

精明強壯的女人

如今已經50多歲了

她現在變得像個小孩子一樣

逢年過節就要跟我討禮物

如果我不小心忘了她的生日

她就打電話過來

像韓劇女主一樣說我「不愛她了」

知道我今天發工資

她就鬧著要我也給她發個紅包

每到這時候

我已經無法想起當年她打罵我時的心狠

我也不可能去哭著對她說

「當年你是怎麼逼我學小提琴的

現在還想讓我

給你發8塊錢的微信紅包?」

每到這時候

我只是默默掏出手機

給我媽發一個紅包

看著她興高采烈地

回我一個表情——

GIF

而我的心裡

也不會埋怨她胡攪蠻纏

只是感嘆

「原來我隨手的一個應付

就能讓她開心一天」

我想

能夠在互相不理解的情形下

仍然寵愛著彼此

這就是親情吧

我和父母達成和解

不是因為我最終理解了他們

也不是因為他們最終理解了我

而是因為

在無法互相理解的永恆難題下

我們不如就選擇

大家都最開心的方式

而這也絕不是妥協

這是我作為一個成年人

在理智思考之後做出的

最好的決定

這是我作為家裡如今的支柱

對這個家庭的幸福

所必須要擔起的責任

況且,和父母相處雖然難

但是仔細算算

其實一年也相處不了幾天

我曾經看過這樣一個計算

說實話

一開始看到這個數字的時候

我是被嚇到了

在他們日漸蒼老的那30年里

在我們以為漫長的餘生里

我們能和他們相處的時間

居然不超過600小時

還不到25天

也許這一世成為父母子女

既是緣分一場

卻也註定要互相虧欠

人生原本就是這麼難

而我所想做的

也不過是盡我所能

讓自己和家人

都過得開心一點

還有半個月

就要過年了

我正在搶回家的票

不知道大家都搶到沒有

願大家都能順利回家

因為家,並不只是

父母漂泊半生之後

暫住的那個房子而已

是我小時候不想回

長大後卻回不去的地方

我曾在這裡流下無數眼淚

卻也在這裡一次次站起來繼續奮鬥

這裡誕生了我最初的夢想

也將是我靈魂最終的歸處

就是我全部的人生啊

參考資料:

文章《一個普通北大人的命運與冒險——怎樣避免家庭和學校對人造成的長期傷害重演?》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酷玩實驗室 的精彩文章:

當別人都在用VR和AR圈錢時,任天堂:我用紙板就能圈錢
扎心!我們扒了旅行青蛙的一生,竟然是個悲劇故事

TAG:酷玩實驗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