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東魚坊的華麗轉身

東魚坊的華麗轉身

2018年2月3日,周六, 煥然一新的東魚坊歷史文化街區揭開了面紗,展現在有著近1400年歷史的古老縣城的中心,熠熠生輝,璀璨奪目。

4年前,曾特意躅躑獨行於東魚巷的窄弄狹巷間,在殘垣斷壁的滄桑舊民居中,尋覓曾租住過的清代老屋之滄桑身影。寒窯雖破,畢竟經過風雨,東魚巷地塊其時已是長興縣城最後留下來的明清時期老街區,長春路、望春路、茶葉弄、溝水弄、邵家弄以及州橋、老劇院寄託了幾代人的情思。在噓唏著與老城作別的同時,也對迎來改造的景象充滿憧憬。

(清代老屋拆遷前後對比)

(拆遷前的東魚巷和拆遷中的東魚巷)

(上下圖分別為拆遷前的長春路、望春路)

今天,註定將在長興歷史上寫下濃重的一筆,曾殘破不堪的東魚巷街區,已華麗轉身為嶄新的東魚坊歷史文化街區。此時此刻,也來寫一寫東魚坊的千年演變。

長興縣建縣於西晉太康三年(282),此前縣域的大部屬於烏程縣。烏程之得名,源於境內烏巾、程林兩家善釀美酒而得名於秦朝建立之初(公元前222年),其中的程林氏即是取今東魚坊之北的箬溪水釀酒而聞名。公元280年,西晉滅東吳而統一中國,第三年即分烏程縣之西鄉新設一縣,因為春秋時期吳王闔閭使弟夫概在五峰山一帶所築之城尤在,此城狹而長,故而命名為長城縣。自西晉至隋朝,長城縣治先後遷於李家巷富陂、箬溪之北的鈕店灣、城西五峰。

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隋末農民起義領袖輔公祏佔據江南,堆土為城(今古城公園),因城西北接雉山,命名為雉州,這是雉城得名之始。唐武德七年(624),唐朝平定諸路豪俠,廢雉州,重置長城縣,縣治自此開始設在雉城,並逐漸形成了城池,宋元兩代因循之。據南宋年間的《嘉泰吳興志》記載,唐宋時期雉城城內的坊里框架為九處街坊:「吳概坊、程氏坊、箬溪坊、英才坊、畫溪坊、忻湖坊、報德坊、陵陽坊、回溪坊」,如今的東魚坊正對應於唐宋之時的程氏坊;北宋仁宗天聖年間(1023—1032),長興城重修,築有七門,其中東為朝宗門、東北為茹茹門,在後來的東護城河以東,東魚坊地塊在此兩門之間的西側城內,可見東魚坊地塊在唐宋之時便是城區的組成部分,且靠近縣衙門,故而現稱之為歷史文化街區完全合理。

本人推考,程氏坊相當於現在的東魚坊歷史文化街區,是因為關於東魚坊西北側州橋的歷史記載。《嘉泰吳興志》記載「廣利橋,舊號程氏橋,在縣南六十步,長城門內,昔郡有烏程氏能釀,此程林所居也」,此書說得很清楚,秦代時善釀美酒的程林,其所居之處即程氏橋,也就是州橋的前身。《嘉泰吳興志》還記載「箬溪在縣東五十步,箬水釀酒醇美,勝於雲陽,俗稱下箬酒」,可見自秦朝即開始聞名的箬下酒至宋朝仍很有名,並貫穿此前的歷朝歷代。三國時韋昭《吳興錄》記「吳興箬下酒有名」;南朝劉宋時期的山謙之所著《吳興記》載「上箬、下箬村並出美酒」;唐代時「箬下春」酒更是居當時五大名酒「五春」——「長城箬下春、滎陽土窯春、富平石凍春、郢州富水春、劍南燒春」之首,劉禹錫詩讚「駱駝橋下萍風起,鸚鵡杯中箬下春」,白居易亦云「勞將下箬忘憂物,寄與江城愛酒翁」。

歷經風雅唐宋的輝煌,長興又進入蒙古人統治的元代,大唐之時便躋身「望縣」之列的長興,因地處「絲綢之府、魚米之鄉」的太湖之濱,經濟繁盛、地位日隆,元貞元年(1295),長興縣升格為長興州,縣衙搖身一變為州衙,建於北宋嘉祐七年(1062)的廣利橋因位於州衙南端,便被百姓俗稱為「州橋」至今,州橋所跨之古箬溪變演變為「州橋港」。可想而知,東魚坊地塊其時與州衙相依相傍,行人穿梭、熱鬧繁華的景象,正應了元代大詩人楊維禎「程橋綠水仙酒家」的最好註解。

元末,南方各地群雄並起,元朝統治危殆,雉城先由張士誠部將李福安佔據,公元1357年,朱元璋手下大將耿炳文攻克雉城並重新修築了城牆和護城河,城池雖然比宋元舊城縮小,但更加堅固,其城牆高三丈、闊二丈八尺五寸,周長九百二十九丈。城門有六,每座城門都建有瓮城,其中東名「神武門」(大東門)、東北名「宜春門」(小東門),兩座城門外建有神武橋(在今望春南路、解放橋之南)、宜春橋(今縣前街跨護城河之橋);水城門有二處,東為州橋港上的清河關,接東護城河,在神武門與宜春門之間。現在的東魚坊地塊即在東護城河西側,有清河門、宜春門通往城郊。

明代中葉,為防禦倭寇的騷擾,知縣黃戾開採李家巷楊家山石頭加固了城牆,時為嘉靖三十六年(1557)。其時倭寇竄擾江南諸州縣,因耿炳文所築城牆年久失修,城門、城牆多處坍塌、拆除,由僉都御史、兩浙巡撫阮鶚牽頭,以丁田均派的方式籌集資金,在舊址基礎上重築城垣,周長一千一百七十多丈,高一丈七尺,重新翻修6座城門和2座水關,共消耗白銀26847兩。萬曆元年(1573),知縣顧其志疏竣護城河,拓至闊三丈、深六尺,又開挖廿字河港,以方便民舟航行。清代早期,城牆和城壕多次葺修。

(上為明城牆殘跡)

東魚坊前身的東魚巷這一片老城區,其範圍除東魚巷這條東西向的街巷,還包括望春路、長春路兩條南北向的老街,以及溝水弄、邵家弄等里弄。這片老街區在明清時期,東臨護城河(宜春門、清河關至神武門之間),北貼州橋港(下圖中由西向東穿城而過的小河),西靠南大街(今人民路),南接大東街(今解放東路),明代築城之始就是城區中心。東魚巷與西魚巷與南大街相交稱作魚巷口,因每逢集市,肩挑叫賣者魚貫而入,故稱魚巷口;兩巷以南大街為界,東稱東魚巷(清代著名書畫家張度家居於此),西稱西魚巷(清代望族鍾家居住地)。州橋與魚巷口之間的南大街上在康熙年間的古圖中存有兩座牌坊:宮保坊、進士坊,南端(約花園弄)還有一座紀念明代長興名人顧應祥的尚書牌坊,這大約便是今東魚坊歷史文化街區中三座牌坊的由來。

時至近代,隨著國力衰弱、社會動蕩,加之雉城地處軍事要衝,古城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浩劫。1860—1864年間,清軍與太平天國起義軍在長興鏖戰4年之久,地處縣城東北角的宜春門段城牆在李鴻章淮軍的炮轟之下,倒塌數十丈。戰後,城牆一度修復,在戰爭中被毀的宜春門橋(小東門橋)於同治三年(1864)由善後局重建石橋,東魚巷慢慢恢復了元氣。

好景不長,1937年11月25日,長興縣城淪陷,連續七天七夜的大火後,縣城內只剩下了縣署、大成殿、鐘樓、西水關等少數建築,東魚巷雖然是唯一倖存下來的老街區,卻無奈地成為了這段屈辱歷史的見證者。其時城內最高建築、地處東魚巷西端姚家大宅設置了日寇的憲兵部,姚家大宅東北角的民宅成為了日軍的桃花院(慰安所),當年日軍在宜春門城牆上耀武揚威的舊照,成了長興人心頭永遠的痛和不堪回首的記憶。

1949年4月26日,長興得到了新生。雉城鎮的明清古城格局開始不斷拓展,1958年後傾圮殘破的城牆逐漸被拆除;1975年長興港的開挖改變了城內水網,原州橋港於1984年填沒;1999年,長春路以西、人民路以東的東魚巷西段拆遷改造;現在整個東魚巷地塊也煥然一新。長興城區亦從當年才幾平方公里的局促小城,一舉擴展為約80平方公里的現代化城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箬溪船長 的精彩文章:

TAG:箬溪船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