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個賣玉人的內心獨白!

一個賣玉人的內心獨白!

很多人想玩玉,但並不知道去哪兒買玉,偶爾見到一個賣玉的地方,一時心動就買了下來,最後發現上當吃藥,這可能是很多人都有的經歷。如今我們能見到賣玉的地方越來越多,真真假假,而如果置身那個江湖中,只有自己獨到的眼力才能在眾多亂石中找到自己心愛的那個寶貝。那麼我們平常買玉,哪些地方能去,哪些不能呢,本文我們就來說說那些玉商的貓膩。

很多人買玉會去一些大型商場,那裡有很多賣和田玉的櫃檯,不但有證書,還可以出發票,這確實方便了很多人,但這裡面卻有很多貓膩。我們說過,商場的經營模式中,對入駐的商家都會收取進場費、增值稅(商場代收)以及各種名目的費用,同時給商家結算貨款也要有很長時間的延遲,這些零零總總的開銷會佔到商品價格的50%—70%以上,最終都會附加在商品上。換句話說:同樣一件玉石,在商場中售價要比玉商正常的價格高出很多。

旅遊景點的生意

我們對旅遊景點的消費都會有一些親身的體驗,不論是服務還是商品,普遍都會質次價高。在旅遊景點銷售的玉有兩點要格外小心:一是真偽;二是價格。對很多消費者,很難在短時間內判定真偽,即使回到自己的城市有了明確的鑒定結果,也無法回到景點和商家進行理論,更不可能退貨索賠。價格方面,通常情況下,在旅遊景點不會有好品質的玉,多數情況下都是很垃圾的東西。反正顧客也不懂,出來玩就是為了花錢,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何樂而不為呢……

關於看皮色的真假,可以說是玩玉最頭疼的問題之一。很多人看皮色只會看艷不艷,或者就憑感覺,感覺像真的就是真的,感覺像假的就是假的,說白了就是靠蒙!這麼說可能很多人並不認同,但事實確實是這樣。

那麼到底該如何看皮色的真假呢?當你看一塊料子皮色的時候,如何系統的的去分析它的真假。

皮色是籽料在河床當中,因為各種礦物質的沁入而形成的,而且有它一定的特徵和規律,所以看皮色的真假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分析。

看皮色,首先看色根,籽料皮子,不管色澤如何,基本上都有根,如果放大去看,就像樹根,扎進籽料的肉裡面。這種色根是造假者很難做出來的。不一定沒有有色根的就是假皮子。

如果色根不明顯,就看它的顏色變化。尤其是對於顏色相對較深的皮色,都會有一種顏色的過度。

在皮色的邊緣,你能看到明顯的顏色變化,顏色有一個明顯的過度。而如果是染色料,通常是一個顏色到底。

皮色厚度與顏色過渡規律一致,顏色淺處厚度淺,顏色深處有色根。

如果經常觀察皮色的話,你會發現,很多皮色,尤其是灑皮,它的皮色很多都是分布在籽料的小坑裡面。這是籽料皮色一個比較常見的規律。

籽料的皮色有著多樣性,是多種多樣的,很多籽料的皮色用一些特定的方法很難判斷它的真假,比如一些新料的皮色,比如皮色艷麗的料子,比如干河床的料子等等。所以看皮色一定要綜合來看,從它的顏色到分布到它與玉質等各方面的關係去綜合判斷,才能得出最終的答案。

很多玩家說,看皮色我就是憑著一種感覺。確實是這樣,一些資深的老玩家看皮色有時候確實可以略過這些步驟,僅僅從感覺上,就能察覺出皮色的對於不對,但對於大多數玩家來說,看皮色還是要從它的規律及特徵來觀察。而且看皮色的真假一定要多上手,多看真東西,只有當你看的多的時候,才能對皮色有一個更深入的了解,看真假才能有所把握。

有藏品需要鑒定或者出手請聯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德仁藝術品交流 的精彩文章:

寶石學基礎知識

TAG:德仁藝術品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