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個藝術收藏盛世,書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個藝術收藏盛世,書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2017年中國拍賣市場迎來調整後的新一輪熱潮,齊白石、趙無極等一眾藝術家的作品都在拍賣場上得以高價拍出。據歷史記載,凡經濟興盛的時代,藝術就會迎來爆髮式增長,進而出現收藏盛世。今天我們就來看看,歷史上的五大收藏盛世。

宋代熱門藏品:奇石、書畫、硯台、青銅

宋代是中國繪畫藝術的高度繁榮時期。宮廷繪畫、士大夫繪畫、民間繪畫各自形成體系,同時又相互影響、吸收、滲透,使宋代繪畫呈現出異彩紛呈的局面。宋代商業的發展也大大超越了前代,大小城鎮興旺發達,紙幣出現並被廣泛使用,海外貿易空前盛況,在中國歷史上十分引人注目。基於這種社會狀況,宋代的藝術市場空前發展起來。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個藝術收藏盛世,書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宋代是一個收斂型的社會,對文化有一種聚集的效力,書畫市場尤其引人注目。宋代的藝術市場中,書畫買賣形式是多樣化的,它包括店鋪交易、集市貿易和當鋪三個主要形式。這些形式適應不同的買賣群體和交易情況,既靈活又適用,同時對於繁榮書畫市場也大有裨益。當今近乎「貴族遊戲」的藝術品買賣,在宋代亦然。

而這種盛況絕對離不開當朝統治者宋徽宗對文化的大力推動,他不僅自創「瘦金體」,還影響帶動了藝術熱潮,導致書畫創作和鑒藏盛行。首先是政府設置畫院,只有優秀畫家任職畫院待詔。同時營造一個良好的文化氛圍,當時畫家在社會上具有極高地位,畫優還能致仕,獲得品級。在宋代繪畫作品不但有經濟價值還有政治價值,巴結官員送一張名畫,可以換來一個官職。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個藝術收藏盛世,書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宋畫中的石頭

而在奇石收藏方面,賞石界的學者認為:魏晉是賞玩奇石的朦朧期;唐朝是賞玩太湖石的形成期,最有名的名篇是白居易的《太湖石記》;宋朝是賞玩靈璧石的繁榮期,尤其是宋大書法家米芾總結出的賞玩靈璧石等石種的賞石要訣「皺、瘦、漏、透」,更是影響了中國宋以後的賞石活動史近千年。宋大詞人、大書法家蘇東坡還提出「丑石」觀。清大畫家鄭板橋進一步提出賞丑石要論:「丑而雄,丑而秀」。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個藝術收藏盛世,書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米顛拜石

以上舉例是想說明,在其他收藏評論家認為北宋第一個收藏熱形成前一千年,中國古代的士大夫們早已在賞玩奇石。所以,中國歷史上士大夫們形成的第一個收藏熱時期,應該是從晉唐至北宋的奇石收藏賞玩熱時期。

趣事:徽宗時期會成為船難頻發的高危期

宋徽宗最喜歡奇花異石,為此,還專門成立了花石「搜刮處」,負責把從各地搜刮來的奇花異石,一船船運往都城。負責運送的船隻,十艘船組成一組,是為一綱,這就是「花石綱」了。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個藝術收藏盛世,書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據說是流傳的花石綱

而能讓宋徽宗看上眼的,要麼就是參天古樹,要麼就是特大塊的石頭。為此採運者就得專門打造一艘大船,結果,等石頭運進了都城,一路上已經死傷無數,倖存下來的船夫也沒幾個。但宋徽宗都會對負責採運者大加封賞,就連船夫都每人賞了一個大金碗。正因如此,那些活不下去,或者懷抱發財夢的,個個都鉚足勁,四處找奇花異石。有一次,為了把一棵古樹獻給徽宗,臨時改造大船,將樹運進都城。可路上,遇到了風浪,樹枝和船交纏在一起導致沉沒,整船人無一倖免。而這一船難,在當時不過是無數船難中的一件。

明朝熱門藏品:瓷器、銅器、雜項

明朝中葉以後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遲至明中葉,除一般的書畫商人以外,在蘇州、嘉興、南京等工商業發達、人文薈萃的城市,出現了一些獨立的書畫經營商店,市場已經成為私人收藏獲取藝術品的主要場所。明中葉以後私家藝術品收藏的地位一躍而上,超過內府典藏而佔有絕對優勢,其中尤其以嘉興的大收藏家項墨林最為著名。

明代是書法市場的鼎盛期。明代書畫交易普遍由畫商經手,市肆操作,價格層次清晰,上升趨勢也比較明顯。嘉靖末年各地豪門競相收藏書畫古玩,其中以江南最為活躍,其地人文薈萃,不僅有大批藝術造詣深厚的書法家,亦有眾多的富商巨賈等消費群體,尤其是嘉興的收藏巨子項元汴,收藏的作品顯著東南。與此同時,大批職業畫家湧入市場以賣畫售書作為謀生手段,其中突出並為市場首重著為「明四家」的沈周、文徵明、唐寅、仇英等人。如唐寅有詩云:「不煉金丹不坐禪,不為商賈不耕田。起來寫就青山賣,不使人家造孽錢」一些在朝為官的書畫家也不甘寂寞,亦涉足市場,加上大批專營書法與裱字的書畫商人在市場上遊走穿梭,起到了市場中間人的作用。在這些因素促成下,書法市場出現了前所未有的繁盛時期。

雖然明代文人畫收藏流行,但當時,收藏古玩雜項也成為了最有影響力的收藏項目之一。明「隆慶」開關之後,海外大量的珍貴木材、犀牛角、象牙的進口及從海外傳入的琺琅器工藝製作的日趨影響,古玩雜項工藝製作名人輩出。

雜件收藏好似聚寶盆:聚集珠寶、珍寶、財寶之盆。雜件,老古玩習慣上又稱雜項。古玩範疇裡面,除陶瓷外,可供上手把玩的工藝藏品,包括青銅器、玉器、傢具、綉品等,都可稱為雜件。雜件收藏種類最多、形制最奇、工藝最精、範圍最廣,賞玩魅力無窮,增值潛力無限。雜件收藏,趣味在一個「雜」字。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個藝術收藏盛世,書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明宣德青花魚藻紋十棱菱口大盌

而在明代,由於瓷器的發展也十分興盛,瓷器雜項更是受到收藏家追捧。在2017年度拍賣瓷器成交TOP10中,這件被蘇富比專家稱之為的「宣德盌王」,早在1963年就已經在東京的國立博物館展覽過,之後長達50多年沒有在市場上露過面,現場以6500萬港元起拍,最終以2.02億港元落槌,以2.29億港元成交,由仇國仕競得。

明代最有名的古玩典籍為董其昌的《古董十三說》,曹昭的《格古要論》,文震亨的《長物志》,均為明代古玩收藏名著。從董其昌所說的賞玩骨董(後人稱古董,今人稱古玩)之要義等,因此明代應該是「鑒古可以進德,收藏可以成才」的玩物長志論的奠定期。

趣事:一人獨佔故宮博物院半壁江山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個藝術收藏盛世,書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項元汴

民國年間,歷史學家陳寅恪的弟子翁同文一頭扎進故宮博物院庫房,發現項元汴在那些經他收藏的字畫上都留有印記,一是標上他的字「子京」,或者號「墨林山人」,再就是按照同時代作家周履靖的《初廣千文》的次序進行編碼,書之於每件作品的首尾或四角沿邊位置。前者很好辨識,但也容易被層出不窮的造假騙子鑽空子,弄出一堆贗品迷惑世人,只有真正掌握了後者的編碼秘密,才算是有了一把進入項氏藏品寶庫的金鑰匙。循著這些線索,翁同文教授復原了這份已在這個世界上消失的藏品目錄,並由此推算出了項氏書畫藏品的總數為二千一百九十餘件。

翁同文說,故宮博物院的書畫收藏,據《故宮書畫錄》共計四千六百餘件,項元汴以一己私人之力,收藏量已達故宮半數。

他的收藏質量有多高呢?我們來稍列幾個名字:他一生收藏過王羲之、褚遂良、懷素、歐陽詢、顏真卿、蘇軾、黃庭堅、米芾、趙孟頫等書法名帖,顧愷之、王維、李公麟、宋徽宗、趙孟堅、趙孟頫、倪贊、黃公望、文徵明、仇英等繪畫精品。顧愷之的《洛神賦圖》、王羲之的《行楷書千字文》、仇英的《漢宮春曉圖》、米芾的《清和帖》、趙孟頫的《鵲華秋色圖》等都曾經置於天籟閣。在項元汴的天籟閣中,除了震驚世人的書畫,還有同樣豐富的青銅器、瓷器,甚至樂器等藏品。

清朝熱門藏品:瓷器、玉石、書畫

清代前期的藝術市場以書畫為主。隨著時代的發展,到了清代中、後期,碑帖、古籍漸漸為人們所熟知,為原來以書畫為主的藝術市場又注入了新的血液。清代將漢碑奉若神靈,於是碑帖收藏成為又一個熱點。在清代中、後期,藝術市場也快速地完成了從規模化到成熟的發展過程。

藝術品收藏一般以古玩為主。我們今天所說的「古玩」,始稱於清代(公元 1616 至 1911年),在此之前都稱「骨董」。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是藝術市場發展的高峰。

康乾盛世是中國歷史上時間最長的一段省盛世,長達一百年,可以說,整個18世紀,從1700年到1800年,都是歷史上最好的時期。

清代藝術市場的發展離不開統治者的重視,藝術市場的繁榮也是順應清代社會發展的一個正常現象。在清代,藝術市場是社會的一個側面,也是一種文化內容的體現。清代愛好收藏的幾個主要人物如梁清標、高士奇、安岐等,給清代的書畫市場帶來了生機。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個藝術收藏盛世,書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唐 李白 上陽台帖 梁清標舊藏

清代時期不僅統治者在藝術市場中佔有重要位置,還有一些「供養人」也在其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清代的文人雅士雖然很多,但是生活很窘迫,創作沒有條件,很難有作品,這時,清代敬仰文人大夫的一些商人大賈就會以「供養人」的身份出現,給那些文人提供繪畫創作的條件。在這種情況下,清代的藝術市場也就有了足夠的書畫作品在其中流通,不會出現供小於需的情況。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個藝術收藏盛世,書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谷應泰《博物要覽》

清初最有名的古玩典籍是戲劇理論家李漁的《閑情偶寄?器玩部》,專講文玩品鑒;谷應泰的《博物要覽》是一部資料性彙集的古玩著述,十二卷分列碑刻、書畫、銅器、窯器、硯、漆器、奇石等鑒賞。此外,《博物要覽》基本上分別評定了碑刻、書畫、青銅器、瓷器在中國文玩器物史的歷史文化地位,對後世文人主要追求「金石碑帖」的收藏頗具影響力。

趣事:題別人的畫,說自己的話

說道乾隆,避不開的就是他的「彈屏模式」,但是不看題字的藝術水準,乾隆的題畫詩是考察乾隆思想與情感的有效途徑。與一般題畫詩關注作畫者的精神不同,乾隆的題畫詩有很強的干預意識,他不關心作畫者的意圖,而熱衷於借題畫詩表達自己的思想與觀點。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個藝術收藏盛世,書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乾隆漢服畫像

作為入主中原的統治者,乾隆和他的皇室成員需要「優雅」的漢文化,但是又不甘心受漢文化同化。在實體上佔有皇宮內大量古畫收藏的同時,乾隆把自己的意願加於這些畫上。這些畫原本蘊含的士人精神,讓位於皇帝一己之好,甚至這些畫也成為宣揚皇帝旨意的載體。據筆者所見,乾隆讀畫時,其思想、觀點與原畫形成巨大反差的,莫過於山水畫。而乾隆對文人山水畫「隱逸」主題的改易,集中體現在文徵明山水畫的「御制」題畫詩中。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個藝術收藏盛世,書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圖為乾隆鈐印,據《乾隆寶藪》記載,乾隆有印章1000多方,常用的有500多個。

清末民國熱門藏品:瓷器、青銅器、竹木牙雕、書畫、古籍

清末民初的收藏熱是離我們最近的一次,也是中國封建王朝覆滅前的最後一次收藏熱浪。在晚清內憂外患,戰亂紛飛的時代背景下,清末民初的收藏熱如迴光返照一般,為封建王朝的覆滅譜寫了一曲既悲涼又華麗的樂章。

清末時期,滿清王朝搖搖欲墜,宮廷內大量古器文物流出宮外,流露民間。末代皇帝溥儀以賞物之名,讓其弟帶出眾多名畫,為維持小朝廷的開支向銀行抵押庫存官窯器物。眾多太監偷盜宮廷古器變賣,沒落王爺賤賣宮廷遺珍。因古物賣家與買家出現,形成古玩群體市場,故清末年間北京琉璃廠古玩市場一度興旺,日本歐美古玩商聞風而動覓商機。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個藝術收藏盛世,書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清末民初古玩市場歷史照片

民國初年,上海五馬路(現廣東路)古玩市場也興旺,上海灘著名的「盧吳公司」是出口古玩的大商家。這一時期,中國傳統文人士大夫主流的收藏項目金石碑帖書畫依然流行,日本歐美古玩商熱衷於收購中國的宋至明清的官窯及歷代石刻佛像等,故也帶動了本土的買辦、資本家、醫生、律師們收藏瓷器及古玩雜項。這一時期是中國歷代民間古玩市場真正的成熟期。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個藝術收藏盛世,書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民國四公子

第四次收藏熱主要是外需加大,內需相對縮小,因為晚清時期,在西方列強的多次侵擾之下,民不聊生,我們的藝術品被西方人大肆掠奪,流亡海外,至今在世界各地博物館都能見到。民國時期有著名的四公子,張學良、張伯駒、溥侗、袁寒雲。這四個人被大家統稱為「民國四公子」,非常儒雅,都酷愛收藏,南方也湧現了龐元濟、張大千、吳湖帆等一系列收藏大家。有了這些大收藏家的主導,當時收藏市場十分紅火。

中國的收藏史從魏晉到唐宋流行收藏賞石,北宋至南宋流行收藏字畫,再經過明末古玩概念的逐步形成期,康乾盛世古玩雜項的逐步流行期,到了清末民國時期已沒有主要流行的收藏大項,但歸結起來,所有收藏品都可歸類為兩個收藏大項:即古玩書畫。「古玩」,包括瓷器、青銅器、竹木牙雕等雜項器物收藏品;「書畫」包括歷代書畫、碑帖、古籍等紙質收藏品。

趣事:傾家蕩產只為收藏

張伯駒才是「民國四大才子」中眾人公認的最痴迷收藏的一位。為了收藏字畫不惜變賣家產,與汪偉特務進行鬥爭。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個藝術收藏盛世,書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當時有一幅非常珍貴的國畫正面臨留出國外的危險,張伯駒得知後立即與故宮方面進行聯繫,希望故宮花費重金將其買下來。但是被故宮給拒絕了。沒辦法,張伯駒為了避免這幅國寶流到國外,就忍痛賣掉了當時佔地220畝的宅院。但是卻被汪偉特務盯上了,還綁架了他,讓家人出錢來贖身。沒想到張伯駒寧願被撕票也不願贖身,一直在僵持下去,直到特務們退讓了一步,降低了贖金,才得以保命。這位用生命在收藏的貴公子,從某些方面來看為國家文物保存做出了一定的貢獻。

當代(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至今)熱門藏品:百花齊放

以1992年中國成立收藏家協會為標誌,中國進入了第五次收藏高潮,這也是中國歷史上收藏熱形成的最普及、最繁榮的時期。國泰民安,盛世興收藏,是當代收藏熱形成的時代背景。這一時期出現的「工薪族收藏家現象」,是世界收藏史上特有的具有中國特色的收藏文化現象。因為歷來東西方的收藏主體,均為文人士大夫或上層貴族,普通百姓少有人熱衷於古物收藏。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個藝術收藏盛世,書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北京潘家園古玩市場

本次和此前四次收藏高潮的區別就在於多,無論是參與人數還是市場上藝術品的流通儲量還是流通的金錢,都是古代的幾倍。在收藏大類上,當代收藏除繼承清末至民國年間以「古玩書畫」為兩大傳統綜合類的收藏大項外,還多了一個收藏大項:即「今玩」。所謂「今玩」,即當代創作、製作生產的書畫工藝品,如新字畫、新陶瓷、新玉器、新仿明清傢具、新郵幣卡、新紫砂壺、新竹木牙角雕器等等。

盤點中國歷史上五個藝術收藏盛世,書畫熱潮一浪高過一浪!

▲蘇富比拍賣現場

當代收藏與歷代最大的區別是:古代收藏以玩古董、古書畫為主,當代收藏以玩古董、古書畫與玩「今玩」及玩「今書畫」並駕齊驅,甚至活著的書畫家作品,遠遠高於已去世的書畫名家的作品。當代收藏熱的形成,更多是以投資、投機性收藏為特徵,商業化收藏為標誌,而傳統修身養性式的收藏已被邊緣化。但是真正的古玩書畫收藏家依然是當代收藏界的主角。

同時,在現代藝術市場上,由於西方文化的傳播,國外拍賣行進駐中國市場,導致國內畫廊、拍賣行等各種藝術交易形勢多樣化,使得現代藝術市場呈現與傳統不一樣的局面,整個藝術市場更加趨於規範化以及全球化。

趣事:明星也愛收藏

近年來,在大大小小的拍場上,時常可以見到演藝圈明星的身影。有資料顯示,在搞收藏的群體中,除了房地產老闆和海外投資家外,演藝界名人已經儼然成了收藏新貴中的生力軍,諸如王剛、張鐵林、海岩、王中軍、馮小剛、張涵予、陳道明、陳魯豫等身影的出現,讓拍場更加星光熠熠。比如在《國家寶藏》裡面那個看國寶會捂住口鼻的愛寶「和珅」王剛,這幾年,王剛不怎麼拍戲了,他主持的那一檔收藏節目卻越辦越火,而作為主持人的王剛,也收藏了諸多藏品,這些寶貝主要集中在鳥籠子、瓷器、古玩方面。從最開始收藏鳥籠子,到現今收藏最多的瓷器,家裡藏品豐富的王剛至今仍不時去逛逛北京潘家園的地攤。據說,王剛收藏最大宗的是瓷器,其次是字畫,包括明清以及現當代大名頭的作品。還有明清傢具、玉器以及其他一些竹木牙雕雜項。王剛一直認為,收藏不一定是有錢人玩的遊戲。有的藏家經過十幾年的淘換,終於把一套老版連環畫《三國演義》攢全了,那種欣喜不亞於在國際大拍上一擲千金競得一件元青花大罐。這叫各得其樂又殊途同歸。他甚至私下給自己規定,每年盛夏和隆冬的三四個月里不接戲,為的是騰出更多時間淘寶。

來源:藝術市場通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聯拍在線 的精彩文章:

乾隆說:我的夢想是「世界和平」
德國這家拍行放出358件精品等你淘!

TAG:聯拍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