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中醫 > 腹脹、腸鳴找:意 舍 穴

腹脹、腸鳴找:意 舍 穴

意 舍 穴


適用於:腹脹、腸鳴、嘔吐、泄瀉






意舍穴

屬於足太陽膀胱經;雙穴,可針可灸。



意舍穴在背部,當第11胸椎棘突下,旁開3寸;




意即意念,舍即宅舍,脾藏意,意指脾,穴與脾俞平列,如脾氣之宅舍,故名意舍;




《針灸甲乙經》:消渴身熱、面目黃,意舍主之。







 

意舍穴

視頻




意舍穴的功效與作用:




意舍穴具有健脾和胃,利膽化濕的功效。




意舍穴有健脾和胃等作用。




脾藏意,意舍在脾俞之旁,故可調理脾胃,治療脾胃病。



意舍穴有疏清濕熱、健脾運陽作用,治腹脹、背痛、大便瀉、小便黃、嘔吐、惡風寒、食不下等症。




意舍穴主治病證:




意舍穴主治脾、胃、脊背等疾患:如脘腹膜脹,飲食不下,嘔吐,黃疸,腸鳴泄瀉,消渴,身熱,咳嗽,腰脊酸痛,噁心,腹脹,腸鳴,泄瀉,食不下,現代又多用意舍穴治療胃炎,胃擴張,食道狹窄,消化不良,肝炎,膽囊炎,胸膜炎,糖尿病,腸炎,腹直肌痙攣,進行性肌營養不良等。




意舍穴的配伍:




意舍配期門、陽陵泉,有疏肝利膽,清熱除濕的作用,主治黃疸。



意舍配脾俞、胃俞、肝俞、腎俞、三陰交、足三里,治糖尿病。




意舍配天樞、足三里,治吐瀉。




意舍配脾俞、胃俞、肝俞、膽俞、足三里,治腹脹、腹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學艾灸 的精彩文章:

陽 綱 穴
治療妻子崩漏的醫案

TAG:學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