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馮金林 貼在記憶里的春聯

馮金林 貼在記憶里的春聯

2018年2月3日

文|馮金林

年關漸近,年味也越來越濃。俗話說,「無聯不成春,有聯春更濃」。春聯,是春節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周日到老家鎮上購年貨,菜市場樓前一條橫幅「義寫春聯送祝福 濃濃墨香迎新春」吸引了我的視線,幾位本地的書法名家、老教師在揮毫潑墨創作春聯,桌前擠滿了求春聯、求福字的人們,地上也鋪滿了紅彤彤的春聯。一副副工整的對聯,一句句吉祥的祝福,一行行俊逸的書法,增添了喜慶祥和的氣氛,充滿了濃濃的年味。在現場,居民們一邊互相欣賞春聯,一邊聊起了自家的春聯故事。手寫春聯,是人們記憶里紅紅火火的福祉。

看到此情此景,我不由得想起手寫春聯那些似乎遙遠的往事來。

在農村,鄉親們把春聯叫對子,每到春節,家家戶戶的大門、房門、倉庫門都貼上對子,連豬圈、雞籠上都會貼上「六畜興旺」,甚至連水缸也會貼上「川流不息」,鮮紅耀眼,年味濃濃。春聯成為農村辭舊迎新的標誌,春聯是鄉村的文化符號。

我小的時候,家中的春聯是請後面生產隊的嚴春泉老先生寫的。父親在臘月二十後就把買回的大紅紙按家中的大門、房門等尺寸裁好,送到嚴老先生家中。老先生從臘月二十就開始為人家寫春聯了,家中擺滿了待乾的春聯。記得有一幅春聯是:「天增歲月人增壽,春滿乾坤福滿門」,老先生把「壽」下的「寸」字多寫了一點,「福」也寫成了「衣」字旁。我問他時,他笑著說:希望來年「壽」多點,「福」多點。聽了他的話,我懂了寫春聯還有這樣的特殊含義。

到我上初中了,父親把家中寫春聯的任務交給了我,說:家中以後的春聯就由你來寫了。我心中有些忐忑,但還是樂意地接受了。鋪開了紙,拿起了筆,寫下了一幅一幅的對聯。字寫得有些歪斜,但還能看懂。到後來越寫越熟練,字也比較工整飽滿了。到三十夜子,把寫好的春聯用麵糊貼到門框上,忙乎得鼻尖滲汗。父母還教會了「上聯貼右,下聯貼左」的傳統順序。貼自己寫的春聯,欣賞自己的「大作」,感受自己對家裡美好的祝福,那種感覺是一種快樂,一種幸福。

到我上高中了,左鄰右舍的父老鄉親也把春聯送我寫了,雖然毛筆字算不上很好,但筆畫清楚,字體工整,鄰居們都樂意讓我寫。我也把寫春聯看得很神聖,做起來態度特認真。每到春節前夕,一寫就是三、四天,我也樂此不疲。那時春聯的內容大多是毛主席詩詞,什麼「春風楊柳萬千條,六億神州盡舜堯」、「四海翻騰雲水怒,五洲震蕩風雷激」、「金猴奮起千鈞棒,玉宇澄清萬里埃」……

看著滿地滿桌凳的春聯,心中不禁有些小小成就感,那是自己的作品呢。鄰居們來取春聯也都樂意融融,一種火紅、興旺、祥和的氣氛在大家心中升騰。

記憶中,從初中到高中的五、六年里,不僅為自家、為鄉鄰寫了眾多的對聯,而且提高了寫毛筆字的技能;既陶冶了情操,又融洽了鄰里關係。寫春聯給家中、給父老鄉親把祝福送上。

八十年代初,我師範畢業當了教師,又寫了幾年春聯。「祖國山清水秀,中華人傑地傑」、「改革春風吹出神州氣勢,開放喜雨潤透華夏深情」。這時拿起毛筆已揮灑自如,一副副春聯工整漂亮,鄉親們讚美有加,自己也很是得意。

大年初一,最喜歡做的一件事就是走親串戶拜年,拜年只是禮節,賞春聯才是目的。張家的對子工整,李家的春聯字體漂亮,吳家的內容富有新意,邊欣賞邊品評。春聯往往反映一個時代、一個家庭的精神面貌。家家戶戶那些紅紙黑字的手寫春聯,內容豐富多彩、字體千姿百態,讓我興奮,讓我感動,也讓我浸潤在年味里。

到九十年代初,隨著印刷業的發展,市面上出現了大量的印刷春聯,字圖並茂,美觀大方,字體多種多樣,行書、楷書,金色、墨色,應有盡有,特殊需要的春聯還可以提前到商家定製。網路普及以後,網上的春聯更是精彩紛呈,隨意挑選。寫春聯的人家越來越少,但春聯無論如何變化,歡樂、幸福、祥和的主題始終沒有變,手寫春聯留給人的記憶,卻是鮮明和永恆的。

沒有人請我寫春聯了,自家也不寫了。然而,每每看到貼在門框上的那些精美大氣的春聯,心中難免有些痒痒的。

是啊,好想再潑墨揮毫,手寫那些貼在記憶里永不褪色的春聯,好想重溫那充滿親情、鄉情的溫馨,好想重拾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自信。

作者簡介

馮金林,當過中學教師,做過廣告策劃。南通市作家協會會員、中國散文家協會會員、中國現代作家協會會員。著有散文集《寸草情深》。

本期編輯:李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百姓文學 的精彩文章:

TAG:百姓文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