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古代將軍出征在外時,為什麼會「抗旨」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古代將軍出征在外時,為什麼會「抗旨」說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古人云:」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這在古代君權至高無上的中國能被歷朝歷代形成共識,應該是一次次血的教訓總結出來的。戰爭是一種十分複雜的行為,涉及的軍隊素質,戰場形勢,戰場地形,情況工作,後勤支援等等,無論哪一環節出了問題,都可能影響一場戰爭的成敗。

這句話出自《孫子兵法九變篇》全文如下:凡用兵之法,將受命於君,合軍聚眾,圮地無舍,衢地交和,絕地勿留,圍地則謀,死地則戰。途有所不由,軍有所不擊,城有所不攻,地有所不爭,君命有所不受。故不將通於九變之利者,知用兵矣;將不通於九變之利,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治兵不知九變之術,雖知地利,不能得人之用矣。

孫子是講為將者應懂得根據戰場實際情況而變通。尤其是在古代通訊不發達,將受命於君後,如果發現君命與戰場實際不符的,是堅持執行君命還是應該有所變通呢?孫子的觀點是:君命有所不受。

皇帝在國都,將軍在邊關,中間的距離有點遠。皇帝給道命令,得寫成詔書(或書信)交由專門的人送過去。大家都知道,古代這傳遞信息是靠人騎著馬去傳遞,這一過程就是幾天幾夜,甚至幾十天幾十個夜晚。拿宋朝來說,南宋樞密院有普通的青色和紅色兩種令牌,這兩種令牌規定是日行350里,還有一種加急令牌,日行400里。另外還有一種金色令牌,也就是岳飛收到的十二道金牌,這個用來傳遞十萬火急的軍情,日行500里的。

如果一名將軍帶兵在外,事事請示大本營,那麼他極有可能無法抓住最有利時機發起攻擊,失敗也在所難免了。此外,前方將士對戰場態勢有更加直觀的感受,也更容易做出準確有利的判斷,如果經過皇帝召集大臣做出判斷後再回復,不僅貽誤戰機,也會因為間接指揮不當而害了前方將士。

在這種情況下,就是將軍想受,現實也不允許。而且這前提是,你這個皇帝懂軍事,會打仗,而不是瞎指揮,瞎折騰。所以皇帝要指揮打仗,基本上是御駕親征。比如厲害的李世民,還有康熙等等。不過,皇帝在將軍旁邊是有眼線的,時不時還向皇帝報告。而且基本上帶兵上前線的將軍,皇帝都信任。

將軍統帥大軍者,都是知道九變之法,在戰場瞬息萬變中找到有利的局面。因此我們常常看到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橙子說歷史 的精彩文章:

因為李蓮英的這一絕活,慈禧留他在身邊長達52年,他究竟是如何討得慈禧的歡心呢
他是私生子,卻被後世稱為最年輕的「戰神」,但英年早逝,舉國悲痛

TAG:小橙子說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