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特別會賺錢的人發現,讀這兩種書最有用

特別會賺錢的人發現,讀這兩種書最有用

特別會賺錢的人發現,讀這兩種書最有用

導語:

有一個人跟巴菲特差不多齊名,叫羅傑斯,他不是學金融出身,別人問他,傑出的投資家應該去讀哪些書?羅傑斯說,應該讀兩種書:一種是哲學,一種是文學。

羅傑斯是現代華爾街的風雲人物,被譽為最富遠見的國際投資家,像他這種特別會賺錢的投資家金融家,竟說懂商業大智慧的傑出投資人應該讀哲學和文學。

在我們的常規觀念里,哲學、文學都是些沒什麼實用的書,與商業賺錢似乎根本沒多大關係。好吧!這可能正是我們很多人至今都還摸索不到商業賺錢智慧的一個重要原因。

關於哲學、文學與商業智慧的關係,今天特分享一篇在脫口秀節目《冬吳相對論》里,著名主持人梁冬和《21世紀商業評論》發行人、社科院哲學碩士吳伯凡的對話:企業家為什麼需要哲學和文學?



01

梁冬有一個調查顯示,美國100強CEO的書櫃有超過90%的書籍都和經濟基本無關,這有些令人意外,本以為企業家對經濟、管理、財務最有興趣;

而中國一家圖書公司也發現,現在中國企業家越來越不喜歡看企業管理的書,反倒喜歡看宗教類、心靈類、哲學類的書。伯凡老師您怎麼看待這個現象?

吳伯凡我是學哲學的,也研究過宗教,有一回我在深圳的遊艇會見到一位老闆,他說一直喜歡看我的宗教相關文章,一直想跟我聊一聊。

其實,宗教與生意是相通的。按照商業的眼光來看,宗教就是一個投資回報。在中世紀,教會是擁有財產最多的組織,它在經營財產時必須要請那些與神職無關的人來做商業業務,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的職業經理人。

大家思量一下:我們在商學院學的那些東西到底跟一個企業關聯度有多大?有很多傑出的企業家,他們不是讀了商學院才成為老闆,是因為做了老闆才去商學院。

相反,宗教傳統和商業傳統的關聯度很強。我舉個例子,二十世紀三十年代以前,在美國你要是借錢,如果你不是教會的人,你是借不到錢的,如果你不是一個信徒的話,銀行對你的個人品行沒法評估,最重要的是沒有一個組織為你擔保。

你發現美元裡頭有幾個字:IN GOD WE TRUST(以上帝的名義我們信任這張紙),當然這有歷史淵源的問題。我想說的是,正如薩姆·沃爾頓所說:世界上沒有什麼純而又純的商業真理,所謂商業真理,只是把那些古老的真理認真地、全身心地運用在你的商業行為當中。

沃爾瑪秉承一個商業理念是什麼?就是《聖經》裡頭講的「己所欲施於人」。他說你建一個商店時,你最想得到什麼?對,是便宜,用最少的錢買更多的產品。這就是他的經營理念,是一個古老的真理,然後在這個商業裡頭全身心地去運用與踐行。

特別會賺錢的人發現,讀這兩種書最有用



02

梁冬那就是所謂的商業問題,其實只不過是人們的真實問題,在商業領域裡面的某一些反映。那麼,你覺得現代商人焦慮的本質是什麼?他們最大的問題源頭在哪裡?

吳伯凡作為一個企業家,大家關心的是商業問題,但如果往深層去,他的真實焦慮、真實困惑往往不是商業的,而是人類最基本的那些焦慮。

我自己有一個經驗,跟企業家剛開始接觸時,就會談一些關於經營管理、品牌戰略、系統流程的問題,接觸深了以後,跟我談得最多的是關於身心靈的問題。身體的健康、內心的健康、心智的健康和靈魂的健康,這是他們很關注的。

遠大的總裁張躍說,他以前關注的是生意,現在關注的是生命。有一本書叫《人生下半場》,它講的就是40歲以前大家關注的都是成功,40歲以後關注的是意義。這一點,我從跟張躍的談話當中就能感覺出來。

成功了又能怎樣?當你什麼都不太缺的時候,你會發現,你真正缺的東西根本就沒有解決,這就是關於身心靈的問題。當你在一個很淺的層面上經營企業,把企業當成一個賺錢機器,不停從裡頭拿錢出來,這根本不能解決他自己真正關心的問題。

特別會賺錢的人發現,讀這兩種書最有用


03

梁冬那麼商業界到底應該關注什麼樣的話題。伯凡老師您是學哲學的,請您從哲學角度談一談商業問題。

吳伯凡當別人問我說你是學哲學的,怎麼跑來研究商業問題?我就給他舉一個例子:著名的金融投資家索羅斯就是學哲學的,索羅斯在商務藝術館出了好幾本書都是哲學書。

我有一回跟一個在銀行工作的高管談到《道德經》時,引用了一句話,叫「天下皆知美之為美也,斯惡也」。當時他聽了以後一愣,他說這個原意是什麼?

我跟他解釋以後,他說這個道理實際上在金融業同樣適用,在股票市場上人人都知道這是一支好股票的時候,它一定會害人的。

如仁義道德,是很好的,天下都知道仁義道德是很好時,這就一定會出現很多的偽善,就是滿嘴仁義道德。當天下都知道這個東西是很好的時候,一定會趨之若鶩,它就一定會變味。

特別會賺錢的人發現,讀這兩種書最有用



04

梁冬在這個互聯網、大數據的時代,您覺得數據對於一個企業家、領導者真的那麼重要嗎?

吳伯凡數據其實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重要。IBM對知識分為四級,最底層的叫數據,數據之上才能形成信息,它是經過提煉的數據;信息之上是知識,知識再往上是智慧。

這是一個金字塔,數據很多,信息相對少一些,知識就更少,智慧最少。

我們在經營企業時,真的是一點都不缺乏數據、信息、知識,最缺乏的是智慧。所謂智慧,它不是說對具體某事某物的一個技巧和技能,它是一種態度、一種境界。

十個人面對同樣的商業機會及宏觀經濟態勢,他做出的判斷與決策是很不一樣的,起決定作用的不是他們看到了不同信息,不是因為他們擁有不同知識,而是他們頭腦中的境界和洞察力,他們看事情的方式和處理事情的智慧不一樣。

有一個人跟巴菲特差不多齊名,叫羅傑斯,他不是學金融出身,別人問他,傑出的投資家應該去讀哪些書?羅傑斯說,應該讀兩種書:一種是哲學,一種是文學,因為只有從這兩種書里你能感受到人性是什麼東西。

尤其是在資本市場上,最終較量的不是那些誰都能寫成書的投資技巧,最終是一種人性的較量。你對人性的感知力與把握力,導致你的決策跟別人不一樣,這就是你的高下。

特別會賺錢的人發現,讀這兩種書最有用



< END >

編輯整理:正反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TA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