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鵝趣事,不會飛的鳥,單身還要幫鄰居帶孩子?
今天,三水繼續跟大家介紹我們最喜愛的極地動物——企鵝。
因為扁平足長在身體最下面,所以總是一副直立的姿勢,走路一搖一擺,活像身穿燕尾服的紳士。但一旦遇到危險,紳士馬上變屌絲,連滾帶爬逃命,狼狽不堪。
GIF
企鵝很古老
幾千萬年以前,企鵝就存在了。第一次被發現是在1488年,在好望角。當時被發現的企鵝是生活在南溫帶的企鵝,被無知的人類稱為「不認識的鵝」。因為胖,也被叫做「肥胖的鳥」。
直到18世紀,這些企鵝才有了「名字」。真正發現生活在南極的企鵝,也只是最近200多年的事。
企鵝身體很特殊
很久很久,當沒有動物園的時候,想見企鵝一面並不容易——近90%的企鵝都生活在南極。
為了能在極寒的環境生活下去,穿越飛越千年的風雪,企鵝長成了一身密密麻麻的羽毛,像鱗片一樣,密度大概是同體型鳥的4倍,海水無法浸濕,從來不會結冰。
在零下100°,企鵝也依然可以活下去。這身羽毛一年要徹底換一次,期間不能下水,要偷偷躲起來。
企鵝雙眼有平坦的眼角膜,在水底也能看東西。企鵝沒有牙齒,但舌頭和上顎有倒刺,用來吞食魚蝦等食物。
企鵝幾乎沒有味覺,事實上它們即便有味覺,也基本沒有用。任何美味都被低溫阻擋了。
企鵝不是路痴,可以通過太陽來判斷方向。
企鵝有18種
大部分企鵝都是「黑背白腹」。不同企鵝的主要區別在於頭部色型和個頭大小。帝企鵝是企鵝家族中的「姚明」,身高可以達到1.2米,但數量是企鵝家族最少的。
最小的企鵝是小藍企鵝,身高只有帝企鵝的1/3,體重1kg。
不同的企鵝有不同的生活環境,有些住在極地,有些住在熱帶;有些喜歡在冰面上休息,有些喜歡在岩石里休息。完全生活在極地的只有帝企鵝和阿德利企鵝。
但這些並不是完整的企鵝家族,有的企鵝已經滅絕了。3600萬年前,有過一種巨型企鵝,嘴巴有18厘米長,像「矛」一樣,是已知水禽中最長的。可惜,只能以化石的方式與它見面。
有翅膀卻不會飛
可能很久很久以前,企鵝的祖先面臨過「飛行」與「游泳」的兩難選擇。最後,它們選擇了後者。
為了減少摩擦和湍流,企鵝的羽毛很短;為了保溫,羽毛間存留一層空氣。
劃不動空氣的翅膀,下水就成了有力的「划槳」。翅膀發力,腳調整方向。和海豚一樣,潛泳一段時間,出水換氣。時速最快可以達到30千米,一天游個160千米輕輕鬆鬆,是所有鳥類中游得最快的。上班趕時間的話,還可以在水面跳躍,跳個1米遠沒問題。
企鵝胃口很好
南極的陸地很多,海面很寬,為企鵝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浮游生物。
而當潛入水中,企鵝也可以一邊滑翔一邊吃磷蝦、烏賊和小魚。其中,磷蝦是企鵝的最愛。一隻企鵝每天能吃1斤半食物,吃掉的磷蝦是鯨魚的一半。
企鵝怕海豹
對企鵝來說,最可怕的莫非海豹了,每隻海豹一天要吃超過15隻企鵝。有些企鵝,一下水,就沒了。海獅、虎鯨偶爾也會吃企鵝改善伙食。
企鵝繁衍很奇葩
企鵝的繁衍會受緯度影響,一般一年生一次,一次1-3個寶寶,不同品種間也有不同。有些會去內陸祖傳的「產房」去生產。找對象的時候鳴叫聲不絕於耳,孵卵時一片死寂。
大部分企鵝都是爸媽一起孵的,一兩個禮拜一換,一個去找吃的一個在家孵,而帝企鵝是鵝爸一個人孵的。
帝企鵝爸爸們依偎在一起,激情四射,把卵放在腳上,靠儲存的脂肪生活。帝企鵝媽媽離開鳥群,走100多公里,64天後才會回來。
小企鵝至少需要2個月才能離開爸爸媽媽生活,帝企鵝寶寶需要5個半月,最長的需要1年。
期間,「5分熟」「7分熟」的小企鵝會交給單身的大企鵝照顧,就像上「幼兒園」一樣。單身鵝內心是不滿的:我單身,就該幫你們帶孩子?
企鵝很重視社交
企鵝性情非常憨厚,還有幾分傻勁。外表看起來有點高傲,但當人類接近時,它們不會喪膽而逃,羞羞答答嘰嘰喳喳。也許,對它們來說,人類也是稀奇的動物,想見一面也非常不容易。
同類之間更是特別「抱團」,入群或者離群的時候,都會有各種表演和鳴叫,爸爸媽媽也會從小教育小企鵝融入大集體,如果不願意接觸集體,還可能被扇喔。
企鵝很可愛,對吧~有時候記得來三水家做客,一起和我們呆萌的巴布亞企鵝做朋友吧。
※海葵,它竟是半動物,半植物?
※魚會不會像人一樣,口渴和放屁呢?
TAG:長沙海底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