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飛哥談影#扯一扯「藝術家迷霧」

飛哥談影#扯一扯「藝術家迷霧」

近年來,「藝術家」已經成了一個蜜汁高貴的表述。前幾年不少水平不行的領導幹部爭搶藝術家光環(拉二胡還逼著交響樂隊伴奏那個縣委書記,大夥都記得吧?已經免職了哦),最近幾年又有眾多土豪企業家投身藝術圈。馬雲老師的書畫電影、潘石屹老師的人像攝影,都是誠意滿滿的良心之作。雖然誠意滿滿之後,他們天賦和訓練雙雙缺席的作品依舊屬於「十竅之中、通了九竅」的狀態,但至少說明,在這些已經逆天般存在的成功人士心裡,「藝術家」的頭銜仍然足夠高大上。至於說個別「現成的」藝術家,感慨一下大眾無知社會愚昧自己孤獨寂寞冷,那也是屢見不鮮了。大家一般也都容忍著,畢竟人家是藝術家,人家「高」嘛!

但是飛哥要告訴你,「藝術家」其實真的未必有那麼「高」。

藝術家,中文傳統典籍里沒有這個詞,所以我們先看看英文artist的意思吧(其實還可以刨的更深,實在是希臘文拉丁文我也不懂,對不起大家了)。

牛津版字典的解釋是:A person who practises any of the fine arts。(從事某種藝術實踐的人)

Wikipedia的解釋是:An artist is a person engaged in an activity related to creating art, practicing the arts, or demonstrating an art. (專註於藝術創作、藝術實踐、藝術展示相關活動的人)。

可見,Artist的原意相當於我們所說「藝術工作者」,按照八九十年代南方的說法,也可以稱之為「藝術從業員」。但是一旦進入中文語境,有了一個「家」字,意思就變了。中國傳統的「成名成家」是和一定程度的「成功」密不可分的。所以中文工具書的解釋是這樣的:

藝術家:是指具有較高的審美能力和嫻熟的創造技巧並從事藝術創作勞動而有一定成就的藝術工作者。

簡而言之,中國語境下的「藝術家」(我們粗陋稱之為「中式藝術家」吧)有三個要素:從事藝術工作、具有較高的藝術能力、取得了一定的藝術成就(實踐中往往還有第四個要素,就是相當的私德水準)。西方語境下的「藝術家(artist)」(西式藝術家)只有一個要素:從事藝術工作。換言之,只要你做這個工作,不管水平高不高、成就大不大,人品行不行,都算是藝術家。舉個例子吧,按照洋人的標準,飛哥妥妥的理論家;按照咱們自己的標準,敢這麼說可就有點往不要臉上走了

正因為有此區別,「中式藝術家」門檻極高、待遇極好、人數極少。49年之後,真正官方給出的「人民藝術家」,一般認為只有三位:

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老舍「人民藝術家」稱號

1953年文化部授予齊白石「人民藝術家」稱號

2004年國務院追授常香玉「人民藝術家」稱號(有評論認為,常先生獲得榮譽和她在抗美援朝戰爭中捐獻飛機有一定關係。中國評價藝術人才的標準是「德藝雙馨」,如果真的有這層考慮,飛哥以為亦無不妥)

再回到攝影界。你們都知道我是「協會」的人嘛!肯定有人問了,是不是「攝影家協會會員」就是藝術家(「中式藝術家」)了?您看我們的章程,第一條第一句話「中國攝影家協會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全國各地區各民族攝影家和攝影工作者組成的人民團體」。咱們的會員里也是既有藝術家也有工作者,入會有門檻,工作者的水平相對是比較高的,但也不敢說入門就是「家」了。實際上,2006年中國攝協成立50周年,表彰的「攝影大師」、「突出貢獻攝影家」、「傑出貢獻攝影家」一共有50位(含當時已經去世的老先生)。再往下,只能叫「突出貢獻攝影工作者」了。當然我們不是說只有協會或者「官方」才有認定藝術家的資格,只是告訴大家,在中國語境下成一個「家」是多麼困難。相應的,由於數量稀少,「命名」困難,這些「家」的業界地位,無疑也是極為崇高的。

與此同時,成為西方語境下的「藝術家」就非常簡單,從業就可以了。但是這種「藝術家」的地位實在很不可靠。

2017年藝術信息公司a-n製作的《Artfinder獨立藝術市場報告:2017》完成了「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藝術家收入調查」。根據1533位美國與英國職業藝術家的數據顯示,在美國,四分之三的藝術家每年從他們的作品中賺取的收入少於一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6萬元);接近半數(48.7%)的藝術家從作品中賺取的金額不超過五千美元(約合人民幣3.3萬元)鑒於不同的幣種,英國的收入數據被單獨處理,然而報告的結論仍然顯示出相似的趨勢。

大多數美國藝術家的收入不如北京炸油條的?這個數據看上去匪夷所思,但是如果把「藝術家」替換為「藝術從業員」,就沒什麼不好理解的了。畢竟任何一個行業幹得不好的人才是多數,幹得不好不就得掙錢少不是?

明白了「藝術家」的實在含義,再看我們生活里的「藝術圈」,就有意思了。真正的「大家」,往往是十分謙和友善的比如徐肖冰侯波伉儷,我第一次見他們兩位時是標準的無名小卒,二老根本不知道我是幹什麼的,但合影的時候,堅持要我站中間。相反整天牛氣哄哄恨不得把藝術家三字刻腦門上的,都是一些(說實話)沒那麼要緊的傢伙。種種亂象,說到底無非是一些人拿到了「西式藝術家(從業員)」的身份,就開始要享受「中式藝術家(成功者)」的架子

那麼,怎麼消弭這些亂象呢?就是理清藝術家(artist)的真實定位——這是一份有益於社會的工作,本質上和其他有益於社會的工作,比如機關幹部、公司職員、醫生護士、學校教師、出租司機、快遞小哥,還有我最愛的炸油條的,都是一樣的。都是服務社會的一部分,做好了都能豐厚回報(我們家樓下炸油條的一個月好幾萬,比我強多了),不好好乾餓肚子也是活該。非得再說明白了:藝術家很好、很重要,但不比其他勞動人民更高貴。

其實99%的artist們,都是非常可愛的傢伙。不過還有極少數需要提個醒:既然是「從業員」,就必然有專業素質,比一般大眾強。這種「強」帶來的應當是引導大眾的義務,而不是鄙視大眾的資格。在人格上、智慧上,不能不尊重大眾。有個別「藝術家」,已經到了不能看見「人民」、「社會」、「歷史責任」這些詞,看見了就如同被開水燙著一樣,連聲罵「傻逼太多」、「腦殘當道」——有了一點專業知識,就在人格上鄙視他人,也算是「身攜利刃殺心自起」的最新版吧?不知道這樣的人下飯館如果被廚師呵斥「傻逼,燒菜都不會」;叫出租如果被司機痛罵「腦殘,開車都不會」,心裡會不會痛。

這個問題上,當代藝術恐怕要向傳統藝術學習。郭德綱先生,一個十年如一日在舞台上罵同行的猛男,誰也不敢說他是善男信女。然而該猛男面對觀眾,永遠是「我的衣食父母」,這就是傳統藝術在生存之路上總結出來的理智經驗。當然新社會人人平等,不用管大眾叫爹媽——但是意思吧,差不多還就是這個意思了。

另一方面,作為「非藝術家」的一份子(我的讀者還是這部分人多哈),心裡也得有數。只要是專業,就比非專業的強,不能說咱是衣食父母,就不尊重專業知識。但是「藝術家」也不是人人全知全會,人和人相比也有高下之分。多聽多看多比較,誠心交朋友,虛心當學生,千萬別當迷弟迷妹和鐵杆粉絲,那就算距離進步不遠啦!

最後,做個友情推薦,2月4日晚上金俊老哥開講薩爾加多。好課,值得一聽!

好啦,今天就是這樣。繼續推送飛哥和朋友們一起操辦的攝影界良心公益課堂——壹課公益課堂!(我最近講的卡帕、弗蘭克和尤金史密斯,正是好時候啊)

如果您是第一次看到飛哥的文章,下面這些也是不可錯過的吧?

我是許華飛,我不會讓你舒服,但會幫你進步,要相信我是愛你的呦!那就長按下圖二維碼加個關注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飛哥 的精彩文章:

飛哥談影#撕掉「標籤」,俗題也有新滋味

TAG:大飛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