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200mg骨粉能告訴我們什麼?——文少卿博士古DNA研究學術講座會議紀要

200mg骨粉能告訴我們什麼?——文少卿博士古DNA研究學術講座會議紀要

原標題:200mg骨粉能告訴我們什麼?——文少卿博士古DNA研究學術講座會議紀要


2018年1月31日下午,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博士後、法國國立東方語言文化學院(INALCO)人類語言學博士文少卿受邀在中國社會考古研究所八層多媒體會議室做題為「200mg骨粉能告訴我們什麼?」的講座。講座由社科院考古所袁靖研究員主持。


講座現場


文少卿博士首先對古DNA研究的發展簡史進行了回顧。他將古DNA研究按時代和研究內容劃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1984年至1997年,主要以分子克隆為主。國際上普遍認為1984年對斑驢的線粒體DNA研究是古DNA起始的標誌,1988年對七千年前沼澤地的顱腦進行古DNA研究。值得一提的是,早期進行的古DNA研究材料為軟組織,1991年突破性的進展是可以利用鈣化遺骸,如牙齒、骨頭等來進行古DNA研究。1996年首次利用古DNA進行性別鑒定,1997年做出了尼安德特人線粒體序列等一系列的成果;第二階段是1998年至2008年,主要利用PCR技術來代替分子克隆進行古DNA研究;第三個階段是從2010年開始,高通量測序技術正式進入古DNA研究中,至此,古DNA研究進入一個高速發展的階段。2010年獲得了尼安德特人和愛斯基摩人的全基因組數據。2013年獲得凍土層40萬年前馬的全基因組數據。2014年出現了一個新的研究方向即表觀遺傳學,主要反映人與環境的關係,並發現了首個古代人的表觀遺傳組。2015年出現首個非洲群體規模的基因組數據,古DNA的研究由個體水平進入群體水平時期。2016年發現了最古老人類的基因數據。


通過對古DNA研究的歷史回顧,文少卿博士提出一個問題:古DNA能幹什麼呢?他通過自身一系列的實踐指出:古DNA研究在滅絕動物、人類起源、人類歷史及古病原菌進化等方面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接著他提到自己近期的工作主要集中在三個部分:首先是對群體歷史的研究,其中西藏地區主要集中於高原藏族人群的混合與滲入,新疆地區則集中於東西方人群的基因交流,中原地區則主要集中於新石器時代轉型時期以及華夏探源、歷史名人與族群源流等方面;其次是在法醫學方面的研究,主要是遠征軍、西路軍遺骨鑒定,戰長沙烈士遺骨鑒定及白銀殺人案。最後是對顱骨表型組的研究,集中在古老表型與基因滲入、顱骨(牙齒)表型的遺傳機制等方面。


隨後,文少卿博士介紹了古DNA的高通量技術平台。他對利用該平台所做的研究主要歸納為四部分:表型採集方面,主要研究了人骨表型與基因型的關係,如內耳迷路的群體差異,另外在古病理學和古毒理學方面也進行了一些研究;濕實驗部分,主要對古DNA提取、富集方法進行優化創新,包括基於磁珠的古DNA提取,現代人DNA製備古基因組探針以及古DNA目標區域捕獲panel的優化等;干實驗部分,開發研究了一些軟體,如基於古DNA片段特點的SNPcalling:AntCaller;群體歷史部分,主要是新石器時代樣本庫的建立,文庫粗篩,掌握不同區域古DNA保存狀況,歷史名人樣本庫的建立以及Y染色體父系譜系的梳理等。

最後,文少卿博士用7個案例進一步向我們介紹了古DNA的研究與應用。


第一個案例為北周武帝之死。利用法醫毒理學和古DNA研究實驗得出結論:北周武帝死於砷中毒,通過進一步分析發現武帝為慢性中毒,結合文獻得知北周武帝經常與道士在一起吃丹藥,所以武帝砷中毒應該與他長期吃丹藥有關。


第二個案為鄂西—三峽地區晚更新世人類化石樣本的年代分析。文少卿博士指出東亞古人類化石有3個特點:分布不均勻、時間不連續、缺少直接測年證據,缺少直接測年證據是其中最重要的特點。這個案例主要是對楊家坡洞和三游洞的人類化石樣本進行古DNA分析,發現這些人類化石全部為現代人,但是通過光釋光或鈾系測年等手段對人類化石的伴隨物檢測發現其年代約在10萬年以上。他指出:利用光釋光或鈾系測年手段所檢測的人類化石伴隨物年代與人類化石的年代沒有必然的聯繫,應利用古DNA等手段對人類化石進行直接測年。


第三個案例為父系譜系快速鑒定法。在馬鬃山早期游牧文化中存在著第二類早期游牧文化,該文化屬於月氏文化還是匈奴文化尚不清楚。文少卿博士利用古DNA的分析方法將該文化兩個人骨樣本與其同一支系的現代人數據進行分析,認為該文化偏向於匈奴擴張之前到達該地區的原匈奴文化,但還需要更多月氏和匈奴文化的典型人骨樣本進行確認。文少卿博士認為這個案例是現代人數據與古DNA數據的結合,通過古DNA對如此罕見的支系進行研究,不僅能了解歷史譜系,更能進一步研究東亞歷史,讓歷史更加鮮活。


第四個案例為白銀黃灣漢墓。該墓地的植物遺存分析、碳氮穩定同位素分析及墓地風格均表現出明顯的漢族特徵,但在基因組數據上則反映出該墓地人群距阿爾泰語人群較近,與東亞人群較遠。通過混合分析,文少卿博士認為該墓地人群應該是匈奴人融入漢族或者漢化的結果。同時他利用基因觀察其體質特徵發現該墓地人群基本上保留了游牧人的特點。

第五個案例為西南呈墓地。利用全基因組測序研究得知該墓地母系來源豐富,父系集中在幾個類型,是氏族墓地。且該墓地人群與漢藏人群關係密切。


第六個案例為楊官寨遺址。通過古DNA對人骨樣品分析發現該墓地女性多於男性,比例為1.5:1。同時發現母系來源多樣而父系多樣性低,說明該墓地以男性氏族為單位。文少卿博士計劃對該遺址做進一步的工作以梳理全部的親緣關係,並計劃研究該遺址人群的體質特徵、生理病理及口腔菌群等。


第七個案例為血池馬骨。文少卿博士詳細向我們介紹了他的研究計劃,他希望通過古DNA研究來解答「是否存在一直沿用的祭祀用馬標準及是否存在養馬機構」的問題。


在互動環節中,文少卿博士同與會者就古DNA研究的方法與理論、古DNA檢測人類化石的客觀性、發掘採樣過程中需注意的問題等方面展開了熱烈的討論。(白倩 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

審稿:袁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的精彩文章:

鏡頭下的納提什瓦遺址
2017吉林省考古新發現揭曉 寶馬城遺址發掘收穫受矚目

TAG:社科院考古所中國考古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