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從《易經》中汲取人生智慧

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從《易經》中汲取人生智慧

文化是一個民族的靈魂和血脈,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血脈中流淌的文化基因。《易經》作為中華傳統文化中的經典著作,是中華民族生生不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貴精神財富。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一個民族的文化,凝聚著這個民族對世界和生命的歷史認知和現實感受,積澱著這個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和價值準則。

幾千年來,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而綿延不絕,屢遭入侵而保持一統,根本原因在於有著深厚的文化傳統。有專家指出:要想懂得中華民族的精神,懂得中華民族五千年文明史的核心價值觀,離開了《易經》是不行的。長期以來,由於受「左」的思想影響,導致對民族文化傳統批判和否定過多,研究和繼承不夠。加上這些年西方文化大量湧入,造成不少人對《易經》這部民族傳統文化的源頭、經典,知之不多、用之甚少,有的甚至淡漠、鄙視。對傳統文化的正確態度應當是: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古為今用。這就要求對傳統文化進行科學梳理,挖掘符合時代要求的內涵,提煉有益的思想價值,汲取合理的思想內核。

《易經》,作為中華文化寶庫的「第一奇書」、「群經之首、大道之源」,是我國一部最古老而深邃的經典,是華夏五千年智慧與文化的結晶,被譽為經典中的經典,哲學中的哲學,智慧中的智慧。「不知易,不足以為將相」。易學在古代是帝王之學,是政治家、軍事家、商業家的必修之術。

《易經》有「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經歷了上古、中古、下古三個時代,由伏羲、周文王、孔子三位聖人完成。這部寶典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既吸收了社會上多種思想文化,又滲透於各種思想文化之中,儒家文化和道教文化的理論基礎都源於《易經》。《易經》博大精深的思想體系,不僅對探索宇宙自然規律、開啟人生智慧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對解決當前面臨的道德困境,促進人類文明進步也不乏啟迪作用。

人類一直在探索宇宙的秘密。宗教告訴人們,宇宙的一切是神在掌控著。然而伏羲在七千年前,通過仔細觀察和深入思索,在宇宙的千變萬化之中,找到了大自然的規律和一種代表自然的力量。《易經》所揭示的正是宇宙人生中潛在的自然規律。《易經》通過對卦象的解釋,闡述了事物生成的法則及其發展變化的規律,是解開宇宙人生密碼的寶典,是中華民族祖先集體智慧的結晶,是歷經幾千年艱苦探索和演繹的結果。它不僅適宜於人類的自然生產實踐,而且適宜於社會思想實踐,其思想價值和實踐價值越來越受到社會各界的廣泛重視。

《易經》是智慧的哲學,內容是積極的、樂觀的、向上的,其思想原理始終成為中國傳統倫理道德標準的核心,在社會上是區分是非曲直的基本尺度,是處理人際關係的基本準則,也是加強思想道德修養的基本標準。《易經》里的許多思想觀點,如:自立自強、厚德載物、厚積薄發的處世理論,堅守正道、腳踏實地、執著專一等做人方略,以及臨亂不驚、隱讓退避的處事之道,從古至今一直被人們作為一種真理所尊崇。今天,無數人運用易學原理修身養性、為人處世,挑戰困難、戰勝挫折,獲得了事業和人生的成功。

《易經》和易學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發展有著深遠影響。特別是「天人合一」的宇宙思維模式,以和為貴、和而不同的「和合」思想,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以及強烈的憂患意識等等,對於當前我國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對於構建和諧社會,建設生態文明都有著重要的借鑒作用。同時,在推動和諧世界建設中也有著不可或缺的現實價值。孔子曾對《易經》有這樣的評價:聖人以《易經》溝通天下人的意志、奠定天下人的事業、解決天下人的疑問。歷代政治家、思想家、軍事家,包括帝國將相、王公大臣,無不認真研究它,從中汲取修身齊家、治國安邦的智慧,並將其作為提高社會倫理道德水平的思想原則。

《易經》誕生於三千年前,從伏羲八卦算起,易學的起源最少也有七八千年的歷史。但《易經》離我們並不遙遠,它所蘊涵的智慧,對於謀劃和指導我們現在的生活同樣有著重要價值。中國哲學中陰陽相生相剋、對立統一的基礎理論,就是來源於《易經》。後人從《易經》中發展出了不同的哲學流派,儒家和道教的學說均明顯受到易理的影響。今人更是從《易經》中解讀出有關哲學、政治、歷史、軍事、地理等諸多方面的研究價值。總起來說,任何科學、任何文化,都只有在不悖易理時才具有生命力,才能得以發展延續,原因就在於《易經》是涵蓋天、地、人的真理。

英國易學家巴克特說:「我們發現傳統的西方,有關於現實的模式在很多方面不符合科學事實,而同時我們的幾位科學巨匠認識到古老的《易經》令人驚異的傳聞卻接近了真理。更令人驚奇的是所有地球生命的秘訣和《易經》十分相似,64個卦象嚴格地對應著遺傳密碼中64個DNA密碼。」愛因斯坦提出的相對論就深受《易經》的啟發,他曾這樣感嘆:「令人驚奇的倒是這些發現(在中國的《易經》中)全部都做出來了。」國際《易經》學會主席成中英說:「《周易》是生命的學問,宇宙的真理,文化的智慧,價值的源泉。《周易》不僅是中國的,也是東方的,更是世界的。」

《易經》所研究和闡釋的是宇宙運動變化的規律,而這些規律是可以認識的,不存在人類不可知的超自然的智慧,它與科學有著同樣的哲學基礎和對世界認識的終極追求。由《易經》這部經典衍生出的對世界的認識以及各種術數學,人們統稱之謂「易學」。由於易學認識和描述世界的方法奇特,邏輯又怪異,往往不被我們正常的思維理解和接受,因而受到種種誤解,並被視為封建迷信加以批判。但這並不等於《易經》認識宇宙的觀點是錯誤的,我們沒有理由把無法用科學解釋清楚的東西當作偽科學,因為現代科學也不是萬能的,它也在不斷發展進步著。

《易經》由於其占卜功能,長久以來受到莫大的曲解。勿庸諱言,占卜、算命、看風水,是《易經》的功能之一。這是在科學文化極不發達,信息極其封閉的社會歷史條件下,人們對宇宙人生所作的一種預測。同任何人類思想文化成果一樣,八卦預測是歷史的產物,不可避免地帶有時代的烙印,既反映著一定時代思想文化的精華,又積澱著一定時代思想文化的糟粕。我們不能因今天科技水平的飛速發展,而鄙視前人在大不如今的條件下艱苦探索的成就,更不能由於這些小用,淹沒了《易經》的真正的大用。其大用就在於運用易學原理,對人類提出合理的指導,提供合理的方法。

2009年,台灣師範大學教授曾仕強在央視「百家講壇」開講《易經的奧秘》後,在全國興起了新的易學研究熱潮,不僅有識之士對《易經》產生了深厚興趣,也讓廣大觀眾領略到《易經》的神奇智慧。有學者指出:二十一世紀,是《易經》重新站上觀念思維舞台的世紀。《易經》分析的是宇宙人生的一切現象,研究和掌握易學原理,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認識把握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發展規律,以更加寬廣的視野推進人類社會發展進步。

人的認識有多遠,「天」就有多大。走進易學世界,猶如為我們打開一片新的天地,會帶著我們進入一個更為廣闊的視野。

【作者簡介】葛振,碩士,陸軍大校,湖北省「最美讀書人」「世界華人優秀創新成果」國際金獎獲得者,世界文化藝術研究院客座教授。先後受訓於濟南陸軍學院、南京陸軍指揮學院、石家莊陸軍指揮學院、南京政治學院、西安政治學院、國防大學、山東師範大學、山東省委黨校、中央黨校,著有《學習的智慧》、《學習的浪潮》、《金星雪浪》(金星集、雪浪集、續集)等書籍,在軍內外發表學術論文120餘篇,多篇論文獲獎。

END

轉載請註明原作者和出處

更多往期閱讀請關注方略書院公眾號!

喜歡請點贊 分享朋友圈 也是一種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方略書院 的精彩文章:

《易經》的宇宙思維與世界觀

TAG:方略書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