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盧文麗詩集《禮》:以詩為禮是一種風雅與美好

盧文麗詩集《禮》:以詩為禮是一種風雅與美好

中青在線訊(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蔣肖斌)2月4日,立春。由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上海三聯書店主辦的當代女詩人盧文麗詩集《禮》分享會,在北京小眾書坊舉行。「讓詩歌成為禮物,是我久埋心底的一個心愿,它本身就是一樁風雅且美好的事情。」盧文麗說。

這本取名《禮》的詩集,薈萃了盧文麗30年來各階段的代表性詩作179首,集中展示了詩人多維的生活軌跡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它傳達了一種感恩,對生活,對愛,對生命自身。詩和禮放在一起,所謂『詩禮傳家』,是教養與文明的象徵。在物質不再匱乏的年代,倡導以詩為禮,完全可以成為當今社會的文明風尚。」盧文麗在分享會上說。

有「西湖女詩人」之稱的盧文麗一直生活在杭州,是杭州日報主任編輯,中國作家協會會員,於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寫詩並發表作品,著有詩集《無與倫比的美景》《親愛的火焰》,散文集《沙漏的舞蹈》《溫柔村莊》和長篇小說《外婆史詩》等。2010年,盧文麗的詩集《我對美看得太久——西湖印象詩100》被評為杭州市城市禮品唯一出版物。

已經86歲高齡的著名詩歌評論家、北京大學教授謝冕與盧文麗相識於上世紀80年代,也來到分享會現場。在這本詩集中,上世紀80年代的詩,盧文麗只選了寫於1987年的《二狗子》:跛腳的二狗子餵養了一隻同樣跛腳的野鴿子,同病相憐,可是鴿子最終被他喂死了,詩中的「我」安慰了他,「那隻鴿子是世上最美的鴿子。」

謝冕說:「這是盧文麗給予我們最初的詩的信息:善良、愛心、人性與悲憫。對於一個詩人來說,這種情懷甚至比技巧更重要,技巧是後天的,可以學到,而情懷學不到。」

「你溫暖的藍布圍裙散發的古典,如同糧食,餵養我無知的一生」,這是盧文麗筆下的母親;「夢中的童年是一頂金黃的草帽,濃縮露珠、紙鳶和燕子的呢喃」,這是她筆下的童年。謝冕認為,詞語的濫用和無節制幾乎成了通病,而成熟的詩人卻能夠信守詩歌不可違逆的精鍊性。

中國報紙副刊研究會副會長、《文藝報》原總編輯范詠戈說:「在大眾消費時代,當文學紛紛向消費獻媚的時候,詩歌作為人類情感及語言最高形式的凝聚,是小眾的,但它既沒有死亡,也不能『大躍進』,這就期待我們的詩人更加清醒地堅持詩歌的寫作倫理,寫出更多既能撫慰人的心靈,又帶來審美愉悅的好詩。」

盧文麗的詩大概就是這樣的好詩。正如她《自序》中所言:「詩歌使我不矯情,不趨時,不追逐,用植根於大地和雨水深處的語言,與大自然對話,與隱秘靈魂交流,坐看花開花落,望春風。」

在《我得到的如此之多》一詩中,盧文麗寫道:「我得到的如此之多/給予的如此之少/豐盈的淚水和快樂/豐盈的雷聲和閃電/我為成為今天的自己/感到慶幸/儘管對自己依然陌生/像一個農婦/我總是忙忙碌碌/我知道自己該乾的活兒/偶爾仰起頭/聆聽雨水從天上飄落。」

在詩人、詩評家唐曉渡看來,不是所有以編年方式輯成的詩集都夠格稱得上一部個人的心靈史。但盧文麗的《禮》卻可以從容擔當這一份小小的光榮。只有那些既守望過「一個浪漫主義者的城堡」,又傾聽過「穀物和骸骨在泥土裡齊聲歌唱」的人,才會明白「最初是執著,最後是自在」是什麼意思,並洞悉其中「精變」的秘密。「禮」在這裡意味著也僅僅意味著:生命和語言無與倫比,同時又不可重現的內部美景。

小說家、詩人、中國作協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邱華棟表示:「盧文麗的詩穿透了生命和時光的瀲灧地帶,帶給了我們語言的燦爛絢麗和寧靜祥和的美感。在社會、家庭和個人之間,她以生命體認獲取了詩意。如果世界還能更加美好,那就是因為有盧文麗的詩和她這個詩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青在線 的精彩文章:

古人今人接力整理「全唐詩」
空軍一架飛機在飛行訓練中失事

TAG:中青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