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中國誰才有資格擁有私人衛星?攻略曝光

中國誰才有資格擁有私人衛星?攻略曝光

多數人的概念中,擁有衛星都是國家行為,私人衛星是件太為遙遠的事情。數據顯示,目前中國大陸每年發射的衛星當中約有七成系政府主導或軍用。業內人士則稱,2018年預計將是航天產業的一個風口,雖然目前中國各項航天發射基本尚是政府主導,但政策已逐步向民企放開。

中國長城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付志恆向外界表示,軍民融合正在逐步推進,民用商業航天相關領域亦在逐漸放開,市場需求也將不斷增長。隨著中國首顆私人衛星馮侖「風馬牛一號」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怎樣的人才有資格在大陸擁有私人衛星引發了不少人的好奇。

中國首顆私人衛星的成功發射引發了誰才有資格擁有私人衛星的討論

不可或缺:有對太空強烈的好奇心

送中國首顆私人衛星「風馬牛一號」上天的想法,源自馮侖兩年前在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經歷,見識了由350萬個零件構成的太空梭和曾進入太空的宇航員後,馮侖萌生了商業航天的心思。

馮侖小衛星到底是務虛噱頭還是務實求索我們不必過於較真,但有一點毋庸置疑,正如馮侖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所表示的,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衝動,主要源於他對太空的好奇心。他時常思考,在這些肉眼觀測不到的地方究竟會發生一些什麼神奇的景象?如何用衛星創造獨特內容和傳播壁壘?

於是,馮侖就想自己主導發一顆衛星來找找答案。在2017年2月10日的亞布力論壇上,馮侖首次透露了自己要發射衛星的想法。

找准研發衛星的專業團隊

僅僅有了對太空的好奇心那是遠遠不夠的,要想擁有私人衛星,必須找准接洽上能研發出符合技術標準衛星的專業團隊。

據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2016中國的航天》白皮書顯示,北京2016年12月已明確「鼓勵引導民間資本和社會力量有序參與航天科研生產、空間基礎設施建設、空間信息產品服務、衛星運營等航天活動,大力發展商業航天」的計劃。

隨著大陸軍民融合概念的提出,航天產業逐步進入政策密集期,火箭和衛星領域開始向民營資本放開,已有多家商業航天企業受到資本市場的青睞迅速崛起。據了解,目前大陸約有三四十家從事衛星相關業務的民營企業,但真正能製造衛星的企業只有不到十家。

本次發射的衛星的研製方系私人企業翎客航天,位於北京亦庄經濟技術開發區,該開發區已有多家民營航空企業落戶。

踩准審批節奏

在中國大陸,私人衛星若想上天,那是必須要將衛星上需擁有的功能上報給相應主管部門審批的。

馮侖曾向媒體表示,基於這是中國第一顆私人衛星,相關部門的經驗也在摸索之中,從「風馬牛一號」衛星造好到發射申請獲批經歷了一年半的時間,其中審批用了半年多時間。衛星入軌後,將每天過境中國三次,向地球實時傳輸音頻和圖片內容。受審批流程和發射時間未做好匹配的影響,最初預想的4K高清直播等功能並未能加進馮侖小衛星中來呈現。

找到靠譜發射服務方

找到靠譜發射服務方,付費安排衛星在火箭上的位置,這是一門大學問。美國Space-X公司即是以專將商業小衛星送上近地軌道而聞名全球。

與馮侖的「風馬牛一號」一同搭乘長征二號丁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升空的一共有8顆衛星,除「張衡一號」地震電磁監測試驗衛星外都是小衛星,並且其中5顆都是私營航天公司的產品。

與「風馬牛一號」同處一箭的「NewSat-04/05」是阿根廷Satellogic公司的產品,「少年星」是北京九天微星公司的產品,「GOMX 4A」與「GOMX 4B」屬於歐洲空間局,「玉泉一號」是北京銀河航天公司的產品。

發射時間的選擇很關鍵

衛星發射時間的選擇跟氣象等諸多因素都相關。馮侖原計劃在2017年8月15日就讓衛星在海南文昌發射中心上天,但因受當年6月、7月連續兩次火箭發射失敗,整個中國航天發射計劃被向後推遲等因素的影響,最終改期到2018年2月2日在甘肅酒泉發射。

2月2日,「風馬牛一號」衛星搭載長征二號丁火箭在酒泉發射發功。公開資料顯示,「風馬牛一號」衛星外形尺寸為300mm*100mm*100mm,與鞋盒大小相仿,重量4公斤,功耗8W,衛星預計軌道高度500公里。

萬分重要:私人衛星擁有者必須有錢

據馮侖小衛星研發團隊成員介紹,「風馬牛一號」衛星的研製、發射和後期運行維護諸方面的費用,總投入約在100萬美元左右。

業內人士稱,今後發射私人衛星會朝著標準化、體系化、平台化、批量化的方向邁進。雖然研製發射這樣一顆私人衛星的成本,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高,但若想擁有私人衛星,沒錢還是省省心別想了吧。

-END-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維觀天下 的精彩文章:

「冰花男孩」式英雄背後暗藏的中國危機
土耳其打響第六次中東戰爭?

TAG:維觀天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