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谷歌又出黑科技:1秒測出你像名畫里的誰,還在你手機裝了個博物館

谷歌又出黑科技:1秒測出你像名畫里的誰,還在你手機裝了個博物館

GIF

最近票圈裡除了養蛙奶爸奶媽,還多出一群藝術大師。

說錯了,不是作品夠大師,是樣子像大師們的御用模特,比如這樣:

這樣:

還有這樣:

看完後讓我深夜肝疼,腦海里自動浮現出汪涵的嘴型:

你可以模仿我的臉,但不可模仿我的.......

馬賽克阻礙了人類前進的步伐,幸好我們還有水印。

學霸君默默地沿著照片下統一的 Google Arts & Culture 搜索一下。

結果不得了!這個「找找你和名畫里的誰長得像」的小遊戲已經刷爆 Twitter、Facebook、還有 Ins,歪果仁們各種秀起來。

這位妹子表示,自己的臉居然會出現在 19 世紀伯拉第斯拉瓦城市美術館的一張畫像上:

皺起眉頭的樣子,竟然有點像.......美國前總統 William Mckinley:

大開腦洞的網友當然不會僅止於為自己找相似:

矮大緊老師高曉松:

來自高曉松微博

小鮮肉吳亦凡:

劉亦菲:

我們雷總:

我們馬老師:

當然,你不會只和一個人長得像,我們辦公室里的顏值代表,就匹配出了土耳其、韓國、古中國等好幾個「失散多年的弟兄」,每個都來頭不小的哦:

這個神通廣大的 Google Arts & Culture 究竟是什麼來頭呢?

原來我們都誤會了!

這是個正兒八經的藝術文化科普應用,來自谷歌,中文譯名為「藝術文化」,目前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在線博物館,早在 2016 年已經正式上線。

但它確實最近幾天才進入大眾視野,因為谷歌攻城獅在一次更新中添加了上面這個刷爆社交圈的新功能——「Is your portrait in a museum?」(中文譯名:使用你的自拍照進行搜索)。

短短數天,Arts & Culture 同時登上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免費榜榜首,谷歌博客的數據顯示一周內有將近 3000 萬用戶上傳了自拍照。

是不是有種段譽明明愛泡妞,迫不得已學會了六脈神劍。喬丹憧憬成為職業棒球傳奇,卻誤入籃壇一朝封神的趕腳?

只要即時自拍上傳你的照片,谷歌就會利用 AI 和大數據在全球已收錄的 1300 多家博物館作品中搜索和你最像的 5 張畫像人物。

谷歌可能不想你未經同意使用朋友的照片惡搞,目前只允許應用內自拍上傳

谷氏 AI 演算法誠不欺我耶,無論你是否戴眼鏡,是否像我一樣懶散得一周不刮鬍子,或者用上了自帶超級美顏功能的小米手機,總有那麼幾張照片會被識別出來。

不是娛樂至死,而是為了讓你發現更大的世界

話說回來,以谷歌的胸懷,才不需要用這樣的功能來娛樂至死呢。匹配後的畫像只要點擊就能出現詳細的作品介紹,你可以根據這個信息到博物館觀摩真跡。

當然,也可以按照谷歌設好的路線,順藤摸瓜進行 Arts & Culture 里更大的世界:在線博物館。

不認識克洛德·莫奈、倫勃朗、甚至是米開朗琪羅?不懂野獸派、印象派、或是復古主義?沒關係,這裡是谷歌的世界。

騷年,這裡可以搜索任何你感興趣的東西

學霸君嘗試著搜索了天天都在吃的 rice,竟然還發現了一本來自韓國 300 年前做的大米食譜,可惜沒讀懂。

與 rice 相關聯的作品多達 1 萬件以上,有些作品甚至可以追溯到 19 世紀初,日本農戶種植水稻的珍貴攝像紀實作品,瞬間穿越。

或者,你像學霸君一樣初次涉足藝術殿堂,並不知道要輸入什麼關鍵詞。

谷歌已經幫你想好了,在首頁下就有最經典的藝術人物介紹,比如我們試著點了一個梵高:

有通俗易懂的人物介紹,你可以從蒼白的文字中了解他極具悲劇色彩的一生。很有意思的是作品展示里第一張圖片就是「梵高的自畫像」,就像是在讀梵高的自傳一樣,排版很有寓意。

點擊「作品」上方的「時鐘」按鈕,梵高這輩子創作的 234 幅畫像就自動按創作時間線來排布,從初次執筆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一直都是一位情感豐富的奇男子。

谷歌產品經理們肯定有想過,藝術入門漢要想快速讀懂作品可能不太現實,所以這裡有個「故事」。

就像「禾桿蓋珍珠」一樣,打開後又是另一番天地,這裡重現了梵高每一張作品的創作故事。靜下心來讀下去,有那麼一瞬間感覺梵高才剛剛畫完這幅畫,畫上的墨水才剛乾,真是酣暢淋漓。

Tips:谷歌貼心遠超我的想像,雖然 App 內文字以英文來呈現,但時刻會有提醒可以使用應用內的谷歌翻譯自動譯為中文。

看圖片太無聊?

那就看個小視頻,Arts & Culture 在首頁有一個名為「360 度全景視頻」的欄目,每集都是頂級紀錄片的水準。

可惜,此功能需要調用 Youtube 播放器,國內的「科學上網」現在不太穩定,昨晚才大飽眼福的學霸君這次就沒能再載入成功,只能用圖片來簡單展示一下。

沒關係,谷歌還準備了VR 看博物館(建議用一個簡單的紙盒 VR 來增強體驗)。

學霸君選擇了裸眼看「自由女神像的建成」,左右移動手機就可以 360 度全景移動,每個片段都依次展示了自由女神像的建築瞬間,這種震撼感是圖片給不了的。

也許,這就是離藝術原作最近的地方。

從一張穿越歷史尋找失散多年兄弟的小玩法開始,Google Art & Culture 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友好地接觸藝術的門票。

不再需要長途跋涉到異國他鄉的博物館,甚至不需要導遊和講解員,只要有一台小小的手機,你就能系統地了解到人類藝術史的有趣和偉大。

這是學霸君第一次覺得,真的有應用做出了逛博物館的感覺,也是第一次覺得藝術歷史讀物遠遠沒有電子圖片來得好用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SherpaMan 的精彩文章:

曝魅族15Plus有兩款?搭載驍龍835售3500
看懂 2017 年手機圈,有這五個關鍵詞就夠了

TAG:Sherpa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