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公辦案,有一口鍘刀就夠了,三口鍘刀豈不是多此一舉?
文史
02-06
包公的鍘刀,據說是這麼來的。宋仁宗年間,陳州大旱,皇帝派四國舅到陳州放糧。四國舅見利忘義在發放的糧食里摻了石沙,坑害百姓。宋仁宗便任命包拯為欽差大臣,包拯假意推辭對仁宗皇帝說:四國舅乃皇親國戚,我一個三品官員怎敢去調查他?皇帝賜給包拯御扎三道。
包拯玩了一把文字遊戲,把三道御扎改成了三口御鍘:
龍頭鍘:鍘的是目無王法的皇親國戚
虎頭鍘:鍘的是知法犯法的貪官污吏
狗頭鍘:鍘的是橫行霸道的地方霸主
包拯命大相國寺的師傅連夜製造,第二天帶往陳州,查明事實之後將四國舅用龍頭鍘處決。
當然這只是演義,或者說是民間故事,三口鍘刀代表的是無上皇權,寄託了百姓對貪官污吏的痛恨和對正義的期望。幾千年來,人們認為,最高權力就該交給包拯這樣公平正義的人。權力沒有是非曲直,掌握在好人手裡就有好結果,否則就會有壞結果。
在權力運行上,中國與西方截然不同,雖然願望都是一樣的:公平正義。中國官員選拔機制,從察舉到科舉,目的都是選拔出道德高尚的人,為民造福,在這種觀念下很難生長出民主制度。西方認為權力是「惡」的東西,只能限制它、馴服它、約束它,才能為人民服務。中西方誰的觀念更合理,我們難以得出一個結論,但是確實有一些好人,進入官場就變成了壞人。
如今包公戲越拍越多,除了鍘刀還有尚方寶劍之類的,都代表無上權力。我們仍然渴望公平正義,但是對權力的看法基本沒變。
※袁術勢力不及袁紹,為何袁紹還未敢自立為王,他卻敢稱帝?
※史上最可惡的漢奸,獻出一條毒計,讓漢人蒙羞兩百多年,遺臭萬年
TAG:九州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