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木之美,無可替代,木為萬物之源,萬物依木而生,繁衍生息
一棵樹要長成參天大樹,需要幾十年、幾百年甚至幾千年,比人類生命還長的這些樹木都有靈性,古人云:宇為天,宙為地,森為萬物。說的就是木為萬物之源,萬物依木而生,繁衍生息。
從「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學觀,到民間「盛木為懷」的宗教情節,人類始終對木不離不棄,是鍾情,或更多是生命的依靠。
中國人戀木,崇尚木,珍視木,這是不變的選擇。《春秋繁露》中記載「木者,春生之性」指出木是生命之源,發自春天,代表著一種溫存的屬性。這正迎合了中國人的本性與性格:發於自然,內斂含蓄,體會生命之味後,最終歸於自然。
「器以載道」,是中國傳統造物的意境,講究通過物的形態語言傳達出一種境界。其體現於人與自然的關係中,是天人合一;體現於人與人的社會關係中,是社會的和諧有序;體現於人與物的關係中,是心與物、文與質、形與神、材與藝、用與美的統一。
這種要求反向而言即「道在器中」,古典紅木傢具,無疑是其中之集大成者!
材質天成之美
世人素愛用古色古香來形容古典紅木傢具,其獨特的香味和深濃的本色都源自於其獨特的用材,優良用材可經歷上百年的時間洗禮而其香味越發濃郁、越發古韻,而從眾多木材材種中脫穎而。
紅木之美,華麗天成!自然而純美,簡潔中蘊含著端莊和典雅,深邃中浸透著清麗與雋秀,所有這一切的華麗,因為天然而顯得尤為珍貴。
但凡珍貴的東西都是稀缺的。現在國內所用的紅木,大多從印度、緬甸、泰國、越南、寮國等幾個東南亞國家及南美洲、熱帶非洲進口。紅木生長緩慢,資源奇缺,且呈逐年劇減趨勢,有的已面臨滅絕。隨著國際環保呼聲的日益高漲,這些國家相繼採取嚴格的限制政策,因而進口渠道日益狹窄、艱難。
木質活性美
經過恰當乾燥處理後的木材,仍會隨氣候變化產生微小縮漲,這是木性。古人順應其特性,將木頭視為活物,特別是製作傢具使用硬木時,精心研究利用其木質活性美,像對待有性格、脾氣的人一樣,在傢具結構設計上給予釋放和緩衝的空間,巧妙地解決了這一難題。
使用乾燥好的木料,以考究的榫卯結構精製而成的傢具一般不會發生開裂、變形。但若放在過於潮濕或乾熱的環境里(如南方的霉雨季節、北方冬季有暖氣的樓房中),傢具上的肩口( 橫豎材相交外)也會向外「開口」(潮濕時)或向內「張嘴」(乾燥時)。這種現象,對於精製的硬木傢具也會隨著濕度恢復正常而自然消失,而且具有強健的木質活性,即使反覆多次也不會影響傢具的結構和壽命。
造型古典美
珍貴硬木不僅壽命長、價格昂貴且製作工藝複雜,因而不宜用於製作流行風格的時尚傢具,否則有暴殄天物之嫌;也不太適於製作抽象風格的純藝術傢具,這類傢具的製作材料越無個性越能突出其藝術構思的造型。
而傳統傢具的經典之作,具雋永的古典美,最適於以硬木製作。尤其是明清式傢具的造型與硬木的紋理、質地相配恰倒處,和諧委婉,相映成輝,經受過歷史的考驗。
明清式傢具以其豐富的內涵,高雅的格調,幾百年來一直為有較高藝術修美的人士所喜愛。明清式傢具的造型不僅與中國的古典環境,也與現代生活環境相融合,是使用者品位修養、精神境界的標誌。
結構自然美
中國傳統傢具,很講究自然美,在結構方面不用釘、不靠膠,以榫卯鬥合方式組成一體,不僅有控制木材變形、縮漲的功能,更有經久耐用之功效。有些傳世傢具,雖已遍體鱗傷,腿子都磨短了,仍不松不散,得益於地道的榫卯結構。
當然,鑒賞傳世硬木傢具的結構自然美要有豐富經驗,因為中國傳統傢具還有一個特點;外表看完全相同,內總結構的優劣、工藝水準的高下有很大差異。傢具上每一個部件的榫卯形式都可以有投機取巧的、簡易的、常規的、講究的幾種不同做法,取決於製作者的知識水準、手藝高下的職業道德。
技藝人文美
珍貴的硬木傢具最好是手工製作,使其富有人文美——即人情味兒。然而一張相同的傢具式樣圖交給不同的工匠能做出不同的「美學味兒」來,每件傢具都是製作者技藝、人品、素養甚至脾氣、性格的真實反映。雖然掌握了木工基礎的人都是稱匠,但做硬木細木工的工匠與一般的木匠是不同的工種,在細木工中能全面掌握硬木傢具製作技法並有悟性的人更是難得。
實踐亦證明,要想制出傳世人文美精品,還必須有嚴格的監督機制。明式傢具大多由當時的文人參與製作。清代宮廷檔案也記載著,故宮的傢具是由選自各地的名匠,在紫禁城中的多位中外藝術家直接指導、監督下製成的。一件集材美、造型雅、結構考究、工藝精湛於一體的傢具,有豐富的人文內涵和雋永的鑒賞生命力,可以讓十幾代甚至幾十代人得到藝術熏陶和美的享受。
※木板木門鎖孔用的木工開孔器圖集,做筆筒最好用的了
※木工圓角刀所修出來的圓的直徑即R尺寸,很多人不懂修邊機刀具的尺寸標註
TAG:木工機械刀具知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