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得人心者上套路,得人生者下功夫

得人心者上套路,得人生者下功夫

一個人有了堅實的自我,他在這個世界上便有了精神坐標,無論走多遠都能夠找到回家的路。

——周國平

誤區

對,這個意思就是得人心其實很容易,比得人生容易,因為人心就不怎麼容易堅持,都喜歡不勞而獲,都喜歡投資小收益大,都喜歡做自己認為是正確的事情,而這個正確往往是別人告訴你的。

想寫這個題目由來已久了,雖然經常自我吹噓是全中國罕見橫跨「政、商、學」三種經歷的奇葩油膩中年語文男教師,給學生講語文高考一直是本人穩定的生計和職業。大概講了十八年。

論語里說「收了錢就要好好上課」(孔子:我說過這話。)一邊是殷切渴求提分的家長和學生,一邊是火爆的培訓市場,雖然語文以其周期長,見效慢一直是培訓課程里的「小弟弟」,但一直以來也還能把口糊住。

這幾年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一開始就是最大的問題。

很多講座一開始就進入奇怪的氛圍,不想坐下來聽實實在在的內容,就先上來問我或同樣的意思,老師,半個小時告訴我怎麼做閱讀,一個小時讓我寫一篇好作文。老師給我講那種生猛的快速的見效的技巧,眼睛都放出光來。對不起,我只能讓你的眼神先黯淡一會兒,至少,先平靜一點。我做不到七天讓你讀懂紅樓夢,五天讓你學懂中國字,雖然這種課程朋友圈裡很常見。

考生和家長的心情我完全能夠理解,都不容易,都沒時間,都想考好,但我是個說服不了自己的人,正因為我想讓你考好,所以我說,我不是不會講那些所謂的快速應試類講解套路,對現在的語文高考來講,那些基本沒用。你來聽課最大的成本實際上是時間成本,咱講點實在的。

首先,我強調一下我講得是中國語文這門學科,你幸運地生活在一個有三千六百年文字史的國度,你的先輩留下了任何人這輩子都無法閱讀完的文字經典。我的意思就是如果你指望講到高考題原文本,還不如去買彩票幾率更高點。更扎心的是,就算那篇文章我們講到了又如何?你就一定能把相關題目做出來么?所以,我同意很多老前輩說的,語文高考不存在押題之說,雖然作文我還真押中過,但如果你沒有能力寫出來,然並卵。

其次,一張語文高考試卷有8875個字(2017課標2),裡面有13道選擇10道筆答,包括涉及小說散文,學術專著,新聞通訊,文言文,古詩詞,成語語病拉拉雜雜等十多個知識體系(不是知識點),而這一切你必須在90分鐘內做完,還有60分鐘一篇800字作文等著你。我的意思是,高考不僅在考內容,也在考效率,這是一門實實在在的選拔性考試。

最後一個最關鍵的,你知道語文高考考什麼嗎?閱讀理解怎麼就理解了呢?文言文怎麼就看懂了呢?古詩詞怎麼就想到了那點了呢?作文憑什麼他分比我高,你認真的想過了嗎?

最可怕的是,我做過調查,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學生考完語文根本不知道自己考了多少分,這是個很奇葩的事情,你數學英語考完大概多少分應該知道吧,只能說明一點,考試的時候基本是瞎做的。

我不害怕一個學生底子差看書少字難看寫不出作文(說實話基本都這樣),我也不在乎你來自幾流學校以前如何?把人領進門的能力老沈很自傲地說還有一點。俗話說,師傅領進門,修行在個人。意思就是能把人領進門的就是師傅,生活中師傅並不常見,大多都是把式,還有一句俗話也是這個意思,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其實最有意思的地方還在於,我覺得沒用的東西恰恰是這些聽眾覺得有用的。

我這麼說吧,對於應試來說,一聽就懂的東西沒什麼好東西,一下子就會的也算不上什麼真正的能力,好吧,你說我故弄玄虛,咱上乾貨。

解惑

乾貨

常見的高考詩詞鑒賞技巧是如下的內容。(以下紅字內容摘自網路)

這首詩詞的某句(某聯、某片、某細節、某典故、某意象)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局部考查)

分析思路

如何把握詩歌的思想感情:

1、看註解(作者、背景、詞解)

2、抓意象、意境;

3、抓詩眼、關鍵詞;

4、懂典故;

5、懂手法

【表達技巧】(藝術技巧)

1、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議論、說明

2、表現手法:

修辭手法:比喻、比擬(擬人、擬物)、誇張、借代、對偶、設問、反問、雙關、頂真、諧音、互文、反語、通感、排比、反覆等。

抒情手法: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樂景寫哀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懷(借古諷今)

描寫方法:

A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靜襯動;

B虛實結合、虛實相生、由實到虛、由虛到實;

C正側結合(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

D點面結合(以點寫面、以面寫點)

E遠近結合;

F抑揚結合、先抑後揚、欲揚先抑、先揚後抑

G褒貶結合、似貶實褒、寓褒於貶

H明暗結合;聲色結合;

J細節描寫;

K比興;

L白描;

M工筆;

N象徵;

O對比;

P襯托(正襯、反襯)

Q烘托;

R渲染;

S用典;

T鋪陳;

U聯想、想像;

V以小見大;

W側面描寫;

X主客移位(側面虛寫)

結構技巧:首尾照應、開門見山、層層深入、曲筆入題、卒章顯志、以景結情、總分得當、以小見大、過渡、鋪墊、伏筆、懸念等。

接下來是類型總結

【思想情感總結】憂國憂民之感慨、國破家亡之痛楚、遊子逐客之凄涼、征夫思婦之幽怨、懷才不遇之寂寞、報國無門之激憤、建功立業之豪邁、自由悠閑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熱愛、親情友情之真摯、歸耕隱居之怡樂、黑暗官場之苦悶、離別思念之愁緒、貶官謫居之悲恨、韶光易逝之感慨

很高大上吧,全面,規律,條理,完美!

但實際上2017年高考原題是這樣,

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14~15題。

禮部貢院閱進士就試 歐陽修

紫案焚香暖吹輕,廣庭清曉席群英。

無嘩戰士銜枚勇,下筆春蠶食葉聲。

鄉里獻賢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

自慚衰病心神耗,賴有群公鑒裁精。

(15)本詩的第四句「下筆春蠶食葉聲」廣受後世稱道,請賞析這一句的精妙之處。(6分)

請問符合以上哪一條?問你妙在哪裡?

大多數同學能看懂並把比喻答出來就不錯了。再寫上動靜關係也可以了,但答案里還有很重要的一條。

作者為自己替朝廷選拔到真正的人才,並希望士子成長成才為國效力的喜悅之情。

請問大家這條怎麼得出來的。和什麼蠶吃桑葉有什麼關係?

這首詩寫得是歐陽修作為主考主持貢院考試,見下面的考生文風清健才華過人,很欣慰又很謙虛的意思,如果大家知道底下的考生有蘇軾你是不是感受更強烈呢?

那麼這道題的答案怎麼來的呢?首先,得有些傳統文化背景知識,了解最基本的科舉制度,了解點歐陽修,了解點宋代。這還不是最關鍵的。

最關鍵的是得有文學思維想像能力,春蠶食葉為吐絲,蠶繭不是一個簡單的生物性成果,作為古代兩大基礎產業,農桑兩字不是浪得虛名,桑踏實地解決了百姓生計穿衣問題。現在考生作答如食葉,將來報效國家造福百姓如結繭,都是民生大事。歐陽修眼睛裡不是考生,是未來國家的棟樑,所以用春蠶食葉比喻考生寫字的聲音並非聲音的相似性,而是意趣的相似性,這叫做文學想像空間。

好吧,你說,講上面那些完美的技巧有什麼用呢?

說到這裡真心擁護現在的高考語文改革方向,幾個大版塊,閱讀就是考察學生的文本解讀和思維分析能力,文言文古詩詞是個實實在在的硬功夫,語言運用更考驗學生語言實踐能力,作文根本不是什麼任務驅動,而是設了文學積累這道門檻,真正在考學生在語文知識基礎體系上自我構建答案的能力。

最後硬廣。

老沈最近也開了網路直播課程,從高一開始,從基礎開始,全系列,周周講。2018年2月17日新春開講。我覺得,我能帶你趟趟高考語文這條河,不怕水深,不怕鞋濕,怕你不來,詳情可掃碼。

GIF

詳情可掃碼加諮詢晴晴老師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老沈說不停 的精彩文章:

TAG:老沈說不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