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前縣八里廟治黃碑之——敕修河道功完之碑
八里廟治黃碑現有碑刻四通,立於大河神祠遺址,現蓋有碑樓保護。大河神祠位於台前縣夾河鄉八里廟村(舊屬張秋鎮)西北,位於京杭古運河東岸,始建於景泰六年(1455),系徐有貞奉旨整修大運河竣工後,為祭祀河神而建,立碑兩通,後祠被沖毀。清順治九年(1652)重修,竣工後復修「重修八里廟碑」一通。1949年夏黃河決口時祠堂被毀,碑刻遺落農田。1990年3月群眾挖土時,三碑刻一同出土。1993年,河南省文物局撥款2萬元,於原址重立碑刻。2000年,移來清乾隆二十七年「滾水壩」碑一同保護,公布為河南省文物保護單位。
此四碑為研究京杭大運河史提供了極具價值且不可多得的第一手史料。
一、敕修河道功完之碑 明景泰六年(1455)立石,徐有貞撰文並書丹。碑為青石質,總高4.11米。螭首高0.91米、寬1米、厚0.3米,精雕二龍戲珠圖案,中間陽刻篆字「敕修河道功完之碑」。碑身高2.2米,寬0.95米,厚0.28米,四周陽刻雲霧圖案,碑文為行楷。碑座為石雕龜趺,高1米。
明正統十三年(1448年),黃河於新鄉八柳村決口,洪水直衝張秋沙灣(今河南省台前縣八里廟村南)一帶,運河河道被毀,南北漕運大動脈幾乎中斷,朝廷先後派工部侍郎王永和、工部尚書石璞、督御史洪英等治理沙灣河道,工程均失敗。景泰四年(1453年)十月,明代宗又任命徐有貞為都察院左僉都御史,治理沙灣河道。他開創性地提出了置水門、開支河、浚河道,採取了疏、塞、浚並舉的治河三策,耗費物資數以萬計,河工五萬八千餘人,歷時近兩年,於景泰六年(1455)七月完工。此後山東河患減少,漕運通暢。工程竣工後,徐有貞主持在當地(今八里廟村)修建了大河神祠,並親自撰文、書丹,在祠內立「敕修河道功完之碑」。碑文記載了治理河道的過程、用工、用料、建閘地點,是除水患興水利的經驗總結,為研究黃河與運河治理的重要史料。碑文書法挺拔秀麗,柔中帶剛,氣韻神采俱佳,有較高的書法藝術價值。
篆額:敕修河道功完之碑
首題:敕修河道功完之碑
碑文:惟景泰紀元之四年,冬十月十有一日,天子以河決沙灣,久弗克治,集左右丞弼暨百執事之臣於文淵閣,議舉可以治水者,僉以臣有貞應詔,乃賜璽書命之行。天子若曰:「咨爾有貞,惟河決於今七年,東方之民厄於昏墊,勞於堙築,靡有寧居。既屢遣治,而弗即功,轉漕道阻,國計是虞,朕甚憂之。茲以命爾,爾其往治,欽哉!」臣有貞袛承惟謹。既至,乃奉揚明命,戒吏飭工,撫用士眾,諮詢群策,率興厥事。已乃周爰巡行,自東北徂南,西踰濟、汶,沿衛及沁,循大河,道濮范以還。既究厥源流,因度地行水,乃上陳於天子曰:「臣聞凡平水土,其要在乎天時、地利、人事而已。天時既經,地利既緯,而人事於是乎盡。且夫水之為性,可順焉以導,不可逆焉以堙。禹之行水,行所無事,用此道也。今勢反是,治所以難。蓋河自雍而豫,出險固而之夷,斥其水之勢既肆,又由豫而兗,土益疏,水益肆。而沙灣之東所謂大洪之口者,適當其沖,於是決焉,而奪濟、汶入海之路以去,諸水從之而泄,堤以潰,渠以淤,澇則溢,旱則涸,此漕途所為阻者與?然欲驟而堙焉,則不可。故潰者益潰,淤者益淤,而莫救也。今欲救之,請先疏其水,水勢平,乃治其決,決止乃浚其淤,因為之方,以時節宣,俾無溢涸之患。必如是而後有成。」制曰:「可。」臣有貞乃經營焉,作制水之閘、疏水之渠,渠起張秋金堤之首,西南行九里而至於濮陽之濼,又九里而至博陵之陂,又六里而至壽張之沙河,又八里而至東、西影塘,又十有五里而至白嶺之灣,又三里而至李集之涯,由李集而上,又二十里而至竹口、蓮花之池,又三十里而至大瀦之潭,乃踰范暨濮又上而西凡數百里,經澶淵以接河沁之水。過則害,微則利,故遏其過而導其微,則平水勢。暨成,名其渠曰廣濟,閘曰通源。渠有分合,而閘有上下。凡河流之旁出而不順者,則堰之。堰有九,長袤皆至丈萬,九堰既設,其水遂不東沖沙灣,乃更北出,以濟漕渠之涸。阿西、鄄東、曹南、鄆北之地,出沮洳而資灌溉者,為頃百數十萬。行旅既便,居民既安。有貞知事可集,乃參綜古法,擇其善而為之,加神用焉。爰作大堰,其上楗以水門,其下繚以虹堤,堰之崇三十有六尺,其厚什之,長百之,門之廣三十有六丈,厚倍之。堤之厚如門,崇如堰,而長倍之。架濤截流,欐木絡竹,實之石而鍵之鐵,蓋合土木火金而一之,用平水性,既乃導汶、泗之源而出諸川,匯澶、濮之流而納諸澤。遂浚漕渠,由沙灣而北至於臨清,凡二百四十里;南至於濟寧,凡二百一十里。復作放水之閘於東昌之龍灣、魏灣凡八,為水之度,其盈過丈則放而泄之,皆通古河以入于海。上制其源,下放其流,既有所節,且有所宣,用平水道。由是水害以除,水利以興。初議者多難其事,至欲棄渠弗治,而由河、沁及海以漕,然卒不可行也。時又有發京軍疏河之議,有貞力奏蠲瀕河州縣之民馬牧庸役,而專事河防,以省軍費、紓民力。天子從之。是役也,凡用人工聚而間役者,四萬五千有奇,分而常役者萬三千有奇,用木大小之材,九萬六千有奇,用竹以竿計,倍木之數,用鐵為斤,十有二萬,鍵三千,絙百八,釜一千八百有奇,用麻百萬,荊倍之,藁稍又倍之,而用石若土,則不計其算。然其用糧於官以石計,僅五萬而止焉。蓋自始告祭興工,至於工畢,凡五百五十有五日。於是治水官佐:工部主事臣詡、參議山東布政使司事臣雲鵬、僉山東按察司事臣蘭等,咸以為:惟水之治自古為難,矧茲地當兩京之中,天下之轉輸貢賦,所由以達,使終弗治,其為患孰大焉?夫白之渠,以溉不以漕,鄭之渠,以漕不以貢,而工皆累年,費皆巨億。若漢武之瓠子,不以溉、不以漕、又不以貢,而役久弗成,兵民俱敝。至躬勞萬乘,投璧馬、吁神袛而後已。以彼視此,孰輕孰重?孰難孰易?乃今役不再期,費不重科,以溉焉、以漕焉、以貢焉,無弗便者,是于軍國之計、生民之資大矣、厚矣。其可以無紀述於來世?臣有貞曰:「凡此成功,實惟我聖天子之致,所以俾臣之克效,不奪浮議,非天子之至明,孰恃焉?所以俾民之克寧,不苦重役,非天子之至仁,孰賴焉?有貞之於臣職,其惟弗稱是懼,矧敢貪天之功?惟天子至明至仁之德,不可以弗紀也。臣有貞常備員翰林,國史身親承之,不可以嫌故自輟。」乃拜手稽首而為之文曰:
皇奠九有,歷年維久,延天之佑。既豫而豐,有蔀以蒙,見沫日中。
陽九百六,數丁厥鞠,龍蛇起陸。水失其行,河決東平,漕渠以傾。
否泰相乘,運維中興,殷尤乃凝。天子曰吁,是任在予,予可弗圖。
圖之孔亟,歲行七易,曾靡厎績。王會在茲,國賦在茲,民便在茲。
孰其幹濟,其為予治,去害而利。惟汝有貞,勉為朕行,便宜是經。
臣拜受命,朝嚴夕警,將事惟敬。載驅載馳,載詢載謀,載度以為。
乃分厥勢,乃堤厥潰,乃疏厥滯。分者既順,堤者既定,疏者既浚。
乃作水門,鍵制其根,河防永存。有埽如龍,有堰如虹,護之重重。
水性斯從,水利斯通,水道斯同。以漕以貢,以莫不用,邦計維重。
惟天子明,浮議弗行,功是用成。惟天子仁,加惠東民,民是用寧。
臣拜稽首,天子萬壽,仁明是懋。爰紀厥實,勒茲貞石,昭示無極。
落款:中憲大夫都察院左僉都御史臣徐有貞載拜謹書
※牛仔褲的華麗大變身
※第22集 氣勢120%!赤手空拳的挑戰
TAG:全球大搜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