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類APP能否給寒假「充電」?
除了學校布置的任務外,還有部分家長會主動為孩子挑選教育類APP,有針對性地使用,如背單詞或練口算題。小學一年級學生天天(化名)的家長王女士表示,這些APP的使用比較方便,節約時間;而且形式多樣,如內置語音、視頻、遊戲內容;同時,這種新工具的使用是大勢所趨,很多學校在推薦,家長和學生需要跟上步伐。教評網發布的《2017家長人群使用教育移動應用分析報告》顯示,超過7成家長安裝過教育類APP,不同階段的家長,對教育類APP的選擇關注重點不同。小學生家長最關注素質教育類、語文朗讀類APP,關注佔比分別為71.6%和69.3%;初中家長最關注作業輔導類、數理化生類APP,關注佔比分別為69.5%和60.5%;高中家長最關注高考必備類APP,佔比為63.5%。同時,家長選擇教育類APP的方式主要源於身邊其他家長或者孩子老師的推薦,這部分人群佔到安裝總人數的80%。
局限
APP更多是「片段式學習」
儘管許多學生都接觸過教育類APP,一些學校也嘗試引入這些APP作為教學輔助手段,但老師、家長對其所能發揮的作用仍持謹慎態度。就不同類型的教育APP,記者採訪了相應學科的資深老師。他們認為,就現有的教育APP而言,英語類產品雖然形式多元,但效果未必好;數學類APP更多偏向於練習,雖然有助於提高計算速度,但題型有限,不利於鍛煉孩子的綜合解題能力;閱讀類APP要想培養孩子的習慣還是離不開線下老師和家長的監督和指導。
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專家、特級教師李維明分析說,APP的使用效果受到很多限制,「中小學生能夠使用此類APP的時間比較有限,也未必有屬於自己的硬體設備。同時,教育類APP應該指向一種更大自由度的個性化學習,但這會受到現行教學結構的制約,因此它們只是作為一種補充,偶爾使用。」
與此同時,許多教育類APP本身還並不完善。在李維明看來,APP通過遊戲化的方式讓孩子輕鬆學習的初衷是好的,但要想以遊戲的形式真正承載教育內容卻很難做到。「遊戲的娛樂性和學習的嚴謹性有衝突,而且有些開發者對教育並沒有很深刻的理解。」
李維明注意到,目前APP的應用可能只是一些「片段式學習」,不具備完整的內容功能,難以輔助學生完成一個科目的系統學習。同時,校內教學與校外APP使用應該更好地結合在一起,比如將學校課堂教學使用的軟體外延出配套APP,兩者關聯性會比較強。李維明希望,「有更多懂教育的學科教師參與進來,調研學生喜愛的形式,確定對學生髮展有好處的內容;共同開發系統完整的、和教育契合的、與校內形成相互補充的APP產品。」(采寫/新京報記者 馮倓秋)
「適合小學生的25款教育APP」「中學生必備8大APP」「中小學教師推薦的教育APP」……隨著越來越多的教育類APP進入市場,此類合集、榜單也越發受家長的關注。
寒假期間,孩子有更多的機會和時間使用這些教育類APP,這對他們的寒假學習可能產生哪些影響?孩子在使用中可能會遇到了哪些問題?針對家長關注的話題,我們選取了目前學生使用較多的幾類教育APP,採訪了不同學科的資深老師,聽聽他們的看法和建議。
英語類
形式多元 效果未必好
背單詞、練口語、模仿配音……英語類APP會專攻辭彙、會主打聽說,努力將英語學習變得便捷並有趣,以此吸引了家長和學生的關注。「背單詞類APP的好處是電子化,但孩子是否能夠通過APP真正理解和學會這個詞語很難說。」吸鐵石教育聯合創始人羅新有19年英語教學經驗,他對APP的學習效果持保留態度。
在他看來,生詞的學習不是背其釋義,而是結合上下文語境和句子進行理解,這需要通過寫文章、閱讀的不斷積累中學會它的用法,這些都是在線工具不能解決的。「我關注到,有些APP會結合圖片進行聯想記憶,對這點我是存疑的,如一些抽象詞語的學習很難通過圖片對應。」
對於英語配音類的APP產品,他也不太推薦家長使用。他認為,一些網友不標準的發音還可能對孩子造成誤導。
羅新希望提醒家長的是,語言的學習在逐漸進階的過程中「習得」而非「學得」,至少從目前來看,英語學習是需要通過傳統的方法進行,電子產品在很多時候會干擾學習,讓孩子分心,家長不要過度迷信、依賴軟體。
數學類
練習為主 題型尚有限
在APP里,觀看教材知識點的短視頻講解,並通過相關習題鞏固練習;與同學來一場速算PK……在朝陽區垂楊柳中心小學數學老師桂慶霞看來,通過在數學類APP里練習有助於計算速度和正確率的提高,而且APP里活潑的習題形式也受到孩子們喜愛,此外,系統可以根據學生的錯題情況自動提供有針對性的習題。對老師而言,一些APP免去了批改作業的時間,我們還可以根據系統生成的統計分析調整教學設計。
但桂慶霞也強調,目前大部分數學類APP主要起到的還是練習作用,題型比較有限。她認為,此類APP的題目設計需要更貼合最新的教學理念,不僅是停留在對基本知識點的複習,同時鍛煉學生的綜合解題能力。
對於不少家長擔憂用手機做題會對學生視力產生不良影響,桂慶霞的建議是,家長陪孩子一起使用APP,每次10分鐘,避免孩子用手機做其他事。孩子完成練習後就把手機收回,控制使用時間,保護視力。
閱讀類
激發興趣 還需線下引導
在移動閱讀漸成趨勢的大背景下,針對孩子開發的移動端數字閱讀平台也不斷湧現,家長和孩子可以在平台上獲得大量的圖書資源,開發者也在閱讀平台中嘗試加入遊戲、闖關、動畫、配音等形式努力讓閱讀變得有趣。
但從現實情況看,如果想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還是離不開老師引導和家長的監督。北方交通大學附屬小學語文老師周浩巍表示,「以學生藉助某閱讀APP背誦《論語》為例,每周后台有數據統計,如每人每天讀書量、發言情況。隔一段時間,我會公布數據,參與少的孩子會跟他們家長再溝通。同時,我會在APP里保持與學生和家長的互動,時常給予表揚和鼓勵。最後,我還會在線下教學中同步講解《論語》相關知識,讓線上和線下有機結合。」
周浩巍說,整個過程中,APP作為一個成果展示,互相競爭的舞台,有利於激發孩子和家長的積極性,促進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但學生的堅持、效果的保障需要老師在線下投入很多時間精力。
周浩巍認為,語文學科需要感性的講解來啟發孩子,當故事美、語言美、與老師有交流共鳴時,學生才會願意參與進來;與之相對的是,閱讀類APP還是相對比較冰冷抽象,如果沒有老師的參與,單獨通過APP進行的語文學習不夠豐厚,也不夠吸引人。
聲音
有家長擔心,孩子使用教育類APP學習,會出現接觸手機就放不下的情況,但這只是家長的推測。在信息時代,限制學生使用移動終端毫無意義,反而可能影響孩子日後的發展。堵不如疏,家長應該引導孩子認知這些對學習和興趣發展有幫助的APP,從小建立正確的思想態度,讓孩子認識到手機也是學習工具的一種,培養其自制能力。但放手不是放任,如果孩子有時候時間安排不好,或者沉溺其中,需要家長及時進行提醒和引導。
——李維明,四川省教育科學研究院專家、特級教師
使用體驗
學科綜合類
孩子使用某APP做作業的效率明顯比線下高,可能是孩子用紙筆書寫時喜歡塗改,導致作業耗時比較長。
不少APP會設計一些闖關類的小遊戲,孩子很容易被吸引。有時孩子也會誤點APP中彈出的廣告推送。此外,通過競爭方式鼓勵孩子多練習的出發點是好的,但容易形成攀比心態。建議弱化遊戲的功能,多一些孩子與老師的互動答疑。
(趙女士,兒子小艾在東城區板廠小學就讀一年級)
用過一款APP,可以通過完成作業等方式積累學豆換禮品,如果沒有付費開通遊戲環節,積累的學豆會大大落後於其他同學。此外,從一年級起一直使用某APP點讀學科課文,但該APP不能根據學段自動匹配與課內同步的教材,需要手動搜索特定版本的教材;而且部分地區學生使用的教材該APP暫時無法提供。(文文,北京某小學六年級學生)
寒假會使用某數學APP預習下學期要學習的知識點,以前課堂上沒聽懂的內容,也可以在APP里看相關知識點的短視頻講解,查缺補漏。此外,還可以階段性和同學在APP里比賽做同一套卷子,了解自己在班裡的數學水平。
線上答卷時其實可以藉助其他手段輔助,如果有題目做錯了還可以回過頭重新做,缺乏線下測試的真實感。另外,APP里的習題基本都只針對單個知識點,缺乏整合多個知識點的複合型題目。(園園,東城區某中學學生)
每天都會使用某APP為孩子批改口算題,十分方便,而且該APP識別率較高,即使手寫出題,同樣可以批改。
如果孩子寫得不規範或寫到格子外可能會識別有誤。(王女士,兒子在崇文小學讀一年級)
女兒正在讀三年級,已經在某英語APP上堅持背單詞151天,學習1931詞,PK勝率67%,每天算下來背10個單詞。雖然數量不算多,但是孩子能堅持就很不錯了。同時APP的「查詞」功能也很方便,會顯示生詞的釋義、發音、例句等。
背單詞類APP的功能不宜太複雜,否則會影響使用。(夏女士,女兒在北京亦庄實驗小學讀三年級)
與學習工具相比,我覺得某款英語配音APP更像是娛樂類的親子互動工具。看完《尋夢環遊記》,孩子十分喜歡,回到家後就在該APP上找視頻片段,拉著我邊演邊用英文配音,特別開心。這類APP孩子雖然不會每天打開,也並不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英語能力,但仍然有價值。
APP中的教材資源比較有限。(張女士,女兒在河南省信陽市勝利路小學讀四年級)
提供書籍推薦與檢索服務,通過遊戲闖關的形式激勵孩子堅持閱讀,也關注到了讀、寫等不同領域,引導孩子在讀完後發表自己的看法。
有款閱讀類APP通過線上答題測試孩子對書的掌握程度、閱讀能力。但問題的設置更多關注於知識點和細節的考查,比如書中的主人公在哪一年做了什麼事之類,與書的主題並沒有太大關聯,也不能啟發孩子思考。孩子自己都覺得沒有學校里老師上的閱讀課有意思,「孩子說,在閱讀課上,老師會問他們喜歡哪個人物,為什麼喜歡,如果用一種顏色來形容對這本書的感覺,會選擇哪個顏色,而且學生還可以自己創作繪本。」(徐女士,女兒在北京四中璞瑅學校讀二年級)(采寫 除署名外/新京報記者 馮倓秋 方怡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