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1911年3月,由槍械大師勃朗寧所規劃

1911年3月,由槍械大師勃朗寧所規劃

原標題:1911年3月,由槍械大師勃朗寧所規劃


1911年3月,由槍械大師勃朗寧所規劃,柯爾特公司出產的一種主動手槍被選為美軍的制式輔佐兵器,並正式命名為「柯爾特1911型 .45主動手槍」,其間「 .45」是指其口徑為0.45英寸,即11.43毫米。




柯爾特M1911是美軍第一款大口徑主動手槍,配備不久即參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於1926年改善為M1911A1型,參加了二戰以及二戰後30餘年間的多場戰役,可謂久經沙場。


M1911選用後膛閉鎖、單動擊髮結構,槍體外表進行了烤藍處理,木質握把護片上有密布的網格紋。


【2.左下角文字】


柯爾特M1911A1型手槍的晉級在於對原先M1911型的準星、握把、握把護片、扳機護圈和槍尾等外觀上的改善,使整槍的握持感和操作感得到提高,外形上也變得漂亮許多。


【3.左下角文本框文字】


【小標題】M1911A1型主動手槍性能參數:


全長 216毫米


槍管長 127毫米


空槍重 1.1千克


彈匣容量 7發

槍口初速 253米/每秒


槍口動能 502焦耳


【4、5、6部分文字只需要在句尾加上句號即可】


【4.左圖圖說】柯爾特M1911型手槍與它的規劃者勃朗寧。


【5.小馬圖圖說】柯爾特公司產品上的「小馬」商標圖畫。


【6.右下角圖圖說】柯爾特M1911A1型手槍與7發容量的單排彈匣。


P2


【1.右上角文字】


美國11.43×23毫米的柯爾特主動手槍彈(左)與蘇聯7.62×25毫米的托卡列夫手槍彈(右)。兩種槍彈曾在二戰中並肩對立法西斯,兩種槍彈互有好壞:大口徑的柯爾特手槍彈對方針中止效果顯著,細長的托卡列夫手槍彈則貫穿力強壯。


【2.在手槍圖上加以下標示,方位拜見材料,不留下序列號,序列號僅用來便利排版斷定方位】

1.照門


2.撞針


3.彈匣


4.當套筒被拉動或後坐時,彈匣托彈板會將槍彈頂上去,套筒複位後就將槍彈推進彈膛內,扣動扳機後撞針碰擊底火,彈殼內的發射葯焚燒發生推進氣體,這樣彈頭就從槍管發射出去了。


5.彈膛


6.鉸鏈


7.套筒


8.準星


9.套筒向後坐時,搖擺式的槍管會因鉸鏈滑動向後歪斜,這樣槍口會輕輕上仰,便於槍彈從後部裝填。槍管內有6條向右旋轉的膛線,使彈頭能在空氣中旋轉,堅持平穩飛翔。


10.套筒後坐時擊錘桿向後傾倒

11.托綳簧


12.托彈板


13.彈匣內的槍彈


14.彈匣卡筍


15.扳機連桿


16.復進導桿和復進簧


17.套筒座


【5.右側文字】


【小標題】柯爾特M1911A1型主動手槍剖視圖


【3.左下角文字】

實際運用中,柯爾特手槍可以在彈膛內裝1發槍彈,加上7發容量的彈匣,一共就是8發。儘管後來也有廠家推出過8發與10發的加長彈匣,但在二戰後的30多年裡,7發彈匣仍是柯爾特手槍的軍方規範配備。這樣的容彈量在今日看來適當單薄,火力持續性先天缺乏,不過11.43毫米大口徑的威力也能「補償」一下。


【4.右下角人物對話】


槍彈打完後,套筒會被空倉掛機擋在後面。換上新彈匣,按下空倉掛機柄,就能讓套筒復進、推彈上膛,隨即射擊。


P3


【1.左下角文字】


【小標題】M1911A1型主動手槍的牛皮製槍套:


A.1942年配發的M3型斜挎式胸槍套,開始是配備二戰中的陸軍航空隊飛翔員,後來陸軍地面部隊也有配備。


B.1943年配發的M7型斜挎式胸槍套,是M3的改善型,多加了一條胸帶以堅持穩定。M3、M7型多被裝甲車輛乘員所運用。


C.黑色皮革M1917型手槍套,能經過上方的鉤子和腰帶組合。


D.紅棕色M1917型手槍套,是美軍二戰後的剩餘物資。

【小標題】M1917型轉輪手槍的牛皮製槍套:


E.紅棕色,美軍一戰後的剩餘物資。


F.黑色,直升機飛翔員會將它掛在腰帶間。


【2.右下角文字】


M1911A1型手槍的雙聯式彈匣袋,二戰後的新版與二戰時所運用的帆布原料相同,僅僅色彩偏綠。


P4


【1.右上角文字】


一戰中,為補償M1911型手槍配備數量上的缺乏,美國軍方要求國內的兩大轉輪手槍製造商,柯爾特公司和史密斯·威森公司,研製出一種可以發射11.43毫米口徑手槍彈的轉輪手槍。所以M1917型轉輪手槍誕生了,作為M1911/M1911A1型主動手槍的彌補,參加了從兩次世界大戰以及二戰後30餘年間的屢次戰役。


【2.在圖周圍加以下圖說,方位拜見材料。不留下序列號,序列號僅用來便利排版斷定方位】


1.史密斯·威森公司出產的M1917。

2.兩個廠家的M1917型根本都是用之前的類型改善的,外形大體一致,全槍長都是274毫米,槍口初速231.65米/秒。史密斯·威森公司的槍重1.02千克,柯爾特公司的槍重1.13千克。


3.柯爾特公司出產的M1917,在外觀細節上與史密斯·威森公司的產品略有不同,你能看出來嗎?


4.月牙形的彈夾可以從底部扣住3發槍彈,然後讓彈倉的裝填與退殼變得愈加便利起來。該項規劃開始是史密斯·威森公司的專利,不過因為它和柯爾特公司都是軍方的供貨商,所以在陸軍的要求下,柯爾特公司可以在他們的M1917上免費運用這項專利。

5.M1917型轉輪手槍的6發彈倉,合作月牙形彈夾運用後,只需兩次就能裝滿6發槍彈或是完結退殼,不需要一發一發地操作6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威史 的精彩文章:

世界上最美麗也是最貴的眼睛
二戰後 日本「新天皇」是美國人

TAG:威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