瑣記 爸爸的生日 鑒賞的變遷 工作的能力 狂熱的粉絲
今天是我陪你的第 92 天
夢想兔
今天,我終於鬆了一口氣。
從上周開始到昨天晚上,在寫寫寫之後,我終於將自己先前請假期間看過的各類電影/電視劇/小說/漫畫/書籍記錄完畢,也終於,可以開始寫寫自己的日常。
先前說過,會盡量減少「瑣記」這種日記形式,因為分割的小主題會令我懶于思考事件之間的聯繫,也不利於鍛煉歸納整理、突出重點的能力。但這段時間,的確發生了一些事情,每一樣都想記錄,可每一段都未必想說很多,於是還是選擇了同一篇日記的分割主題。
爸爸的生日
上周四是爸爸的生日,也恰巧是雪下得最大的時候。因為早就計劃好周末要回家給爸爸過生日,因此看著漫天飛舞的雪花,與旁人的雀躍不同,內心深深地擔憂城郊的道路是否會被大雪封道。
慶幸ZF給力,加上周五一天沒飄雪,到周五晚上基本已經不影響交通了,於是我和貓貓趁著看電影前的一小時,愉快地給老爸選購蛋糕。原本打算買的是MLJ的蛋糕,這是一家本土化蛋糕品牌,經歷過「爆黑馬——式微——崛起」的經歷,很長一段時間都維持著較高的創新水平,蛋糕和麵包也的確在同業之中處於領先地位。但自從另一家本土品牌AL因老闆跳樓經營急轉直下最終倒閉之後,MLJ的蛋糕停留在原有水平,甚至下降,去年7月給老媽買的生日蛋糕,就不是很滿意。年初我忘了這茬,還是領了MLJ的蛋糕券。這不,這次被主打的新春特款辣到眼睛,最終也下不去手,果斷奪門而出。
出門後,看到附近有一家YZ,店面亮堂得很,於是進去逛了逛。這一逛就收不住了,好不好吃我沒法現場驗證,但就沖著那造型就值得購入,於是果斷花了MLJ的雙倍價格定了個生日蛋糕。
鑒於發小的生日與老爸只隔了5天,加上許久沒見又彼此交換禮物,因此約好了周六晚上一同吃飯。期間就是吃吃吃,與上學期間總是嫌棄我睡得早、不用功不同,現在似乎只要我四肢健全身體健康,父母就十分心滿意足,每每回家,都開心地準備大餐。而有時,不曉得為什麼,看到他們那麼高興,我卻莫名地開始難過,因為平日里無法常伴左右,只能儘力用心去選擇每一樣可以傳遞情感的物件。
將來的日子,我想,會花更多的時間來陪伴父母吧。
鑒賞的能力
近日寫書評的時候,我很少給出「文筆很好」的評價,是緣於近兩天發生的一件打臉的事情。
大約在十年前的暑假,我集中看完了《花千骨》和《重紫》兩部小說,人設情節都很相似(據說是抄襲),但卻留下了「重紫文筆超級好」的印象。記得當時對人物的外表描寫和心理描寫都很細膩,文采飛揚,以至於之後N年,每逢遇到花、紫之爭,都會堅定地認為,就可讀性而言,重紫甩開花千骨一大截。
結果這兩天,不曉得為什麼突然很想重溫重紫中的經典片段,於是下了完本,瞄了幾頁後就看不下去了——完全就是一篇普通至極的小說,語言平鋪直敘,字裡行間還有著濃濃的網路風格。真是不曉得是當年看書太少以至於覺得這本小說「驚為天人」,還是自己偏好有所轉變。因為這件事,近期我都不敢輕易去稱讚某部小說文筆好,生怕再過一個十年又是啪啪打臉。
我也好奇,究竟是十年之間我看過了更好的作品、文字鑒賞能力有所提升,還是單純因為自己的喜好變了,又或者,兩者兼有。
無論如何,發現以往喜愛的作品如今不再喜歡,是喜憂參半的。喜的是說明自己在某種程度上進步了,憂的是毀經典。也是因為如此,儘管我記憶力不好,卻很少做「重溫」的事情。比起重溫某種經典作品,我更願意回味它在人生的某一時刻帶來的啟示。
當然,這個世間不乏真正的大師,是我窮盡一生也無法企及的高度,無論何時回顧都是經典。但世界這麼大,需要去看的東西這麼多,對我來說,更願意去看看新鮮的東西。
工作的能力
最近工作上有兩件事情值得說一說。第一是部門大主任因為老丈人過世,上周四、周五請了喪假,我的總結修改之路也暫停了一陣。周一上班的時候,我極其忐忑,想著又要進入不斷改改改的模式,以及除了總結,還有佔大頭的2018年度工作安排(約佔整篇報告的60%-70%),真是一眼望不到頭的寫海無涯。
然而,周一上班,我驚訝地看到郵箱里大主任發過來的行長報告初稿,並讓我核對總結數據,發送時間顯示為周日下午5:28。我以為自己看錯了,打開附件看了一下,沒錯,不只是總結部分,後面的工作部署也有,是一份完整的行長報告初稿。補充數據的過程中,我發現總結部分被修改得很多,顯示出遠超於我的邏輯思維和文字駕馭能力,何止是15年的差距。
每當這種時刻,我既欣喜領導搞定了工作,又會慚愧自己的能力之弱,前路漫漫,還需努力。
另一件,是發生在周二上午,領導把我叫進辦公室,布置了創新工作之後,突然打開了小秘書近期寫的一篇外稿,感嘆地說,總覺得小秘書的文章停留在網點寫信息的層次,沒有適應作為分行宣傳崗的角色。然後,他毫不留情地從標題到內容都批了一通,儘管說的不是我,聽著也實在尷尬。突然間,話鋒一轉,問我,如果是我會怎麼寫。
雖然我不戴眼睛,但視力也才1.0,加上電腦屏幕的45°夾角,以及word的五號字體,看起來很是費力。大概瞄了一眼,是講述一個網點的服務故事,故事講完了,文章也結束了。我思考了下,說如果是我寫,故事只是一個引子,會再去描述我們平日所做的服務工作,總之要讓讀者認為,即便沒有這個服務故事,在我們多年如一日的高品質服務下,總還會有別的故事。大主任表示正是如此,順勢交代我,平日里要多和小秘書溝通,不要自己悶頭寫,要將自己的感悟傳授給小秘書,把她帶出來也是很重要的事情。末了,他還進行了一番自我檢討,「是不是我的表述不清晰,你們都聽不懂」。
我面上說著「沒有沒有,是我理解能力不夠」,內心OS則是:「哈哈哈哈,你終於意識到是你的表述有問題了吧,但你是領導你隨意,我會努力去領會到你的意思。」「你這麼強都沒把我帶出來,你覺得我可以把小秘書帶出來?!」以及,為什麼只讓我傳授「感悟」,所以大主任你果然覺得我的算不得「經驗」嗎?
狂熱的粉絲
前幾天,我寫了篇《戀愛先生》的劇評,tag里打了「靳東」。因為這部劇我是因為靳東而看,將來回想起來大概也只會覺得「是靳東主演的電視劇」。
雖然tag有靳東,但內文卻並沒有提到太多。我寫評不以劇情/主角為準繩,也不樂意於分析畫面、光影、表演,更側重於觀看/閱讀的過程中引起的個人思想共鳴。不寫專業的評論,的確是因為自己不具備專業知識,講道理我也是很羨慕可以對一部作品進行全方位專業解構的評價,例如前不久在D瓣上看到的關於《妖貓傳》的一篇影評,真的是層層深入、專業嚴謹,解答了很多觀影中的困惑。但專業的事情還是交給專業的人去做,我寫評,只是為了將自己一瞬的靈感火花定格,在未來突然想起的時候,可以輕鬆喚起曾經的感觸。
因為這個原因,我寫的記錄很多時候並不一定是主角,例如最近的《香蜜沉沉燼如霜》中,我花了大篇幅寫潤玉,例如《戀愛先生》,我花了大篇幅去表述辛芷蕾給我的驚喜。
或許是靳東比我想像的火,明明我只發在了一個小眾平台,本身也沒有什麼粉絲,卻意外引來了靳東的粉絲。
第一個評論是「所以您欣賞了半天辛芷蕾,幹什麼要帶靳東tag?」,敏感多思如我自然給這句話帶上了情感色彩,也直覺認為這是一個靳東粉絲。但為了避免誤傷,我沒有直接採取敵對態度,而是認真解釋了自己這麼做的原因,表示靳東是我看劇的原因,辛只是後來的驚喜。
第二個評論是「麻煩帶辛的tag,別污染靳東tag」。作為一個有脾氣、脾氣還不小的人,在接收到惡意後,我直接留言告知,這是我個人日記,愛帶誰tag就帶誰tag,不喜歡請點右上角關閉,好走不送。然後,拉黑。
Tag本身只是為了方便我將來自己尋找日記,而戀愛先生我能想到的就是靳東,因此我並不打算就此換tag。反觀這兩個送上門來的粉絲,反倒令我離靳東更遠了一些。將愛豆視為個人財產,還懷揣「全世界都想害我愛豆」的被迫害心理漫遊於網路各種咬人,這種粉絲,真算得上一粉抵十黑。
如果早個幾年,我或許會就此和對方糾纏不清,但年紀大了,不願意再花時間在這些事上面,果斷回復後拉黑,心情爽快了,世界也清靜了。
比起瘋狂迷戀明星,不如關注下現實的生活,比如父母,比如朋友,比如自身。
TAG:夢想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