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教育合作打開中英關係新局面

教育合作打開中英關係新局面

周小舟

日前,英國首相特雷莎·梅訪華,再次引發人們對後脫歐時代英國在全球範圍內積極尋求全方位夥伴關係的熱議。此次訪華,梅將第一站定為武漢,攜50人代表團出席湖北英國教育文化交流展,將教育合作作為到訪中國討論的第一個議題,可見英國對脫歐之後在教育領域失去歐盟援助的擔憂,以及對中國這一教育科技國際化合作夥伴的重視。

毫無疑問,脫歐的影響已經開始並將持續滲透到英國政治、經濟、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等方方面面。然而,就目前來看,正如英國一些學者與大學校長預估的一樣,脫歐給英國帶來的最大影響是教育 (尤其是高等教育) 與科技創新領域,並且在脫歐後凸顯出一系列矛盾激化。

早在2016年7月,英國國家石墨烯研究中心所在地曼徹斯特大學懇請英國財政大臣給予該項研究更多支持,因為脫歐將使曼徹斯特大學失去100萬英鎊的科研資助。英國科學家曾警告,英國或因脫歐而失去石墨烯這項歐盟的旗艦項目。失去歐盟的援助,英國必然會在全球尋求合作夥伴。從這一點而言,中國不失為一個很好的選擇。據悉,該研究中心已經與中國航空工業集團公司所屬的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建立5年的合作關係,並將得到中方200萬至300萬英鎊的資金投入。

此外,歐盟伊拉斯謨交流項目負責人也在脫歐之後很快表示,無法保證2017年後繼續接受英國大學與歐洲大學之間的本科生交流。瑞士在離開歐盟之後就被該項目拒之門外。此後瑞士花了極大的代價建立了自己的學生交流項目,可是只有來自富裕家庭的學生才有能力負擔。伊拉斯謨交流項目的優勢在於為每一個學生都提供了寶貴的機會。無論他們出生於怎樣的家庭,都有機會赴異國交換學習。

該項目在過去三十年內曾資助了數以萬計的英國年輕人赴歐洲大學交流學習,以及更多的歐盟學生訪問英國大學。這不僅是交流項目的終結,也會對英國大學的財政、科研的資助產生重大影響,對英國大學本科教育的學生流動性與學生體驗而言都是巨大損失。

針對脫歐後出現的一系列影響,英國教育選擇委員會在2016年9月表示,將就脫歐給英國大學聲譽帶來的影響進行評估。這項評估考量英國大學如何保持其競爭性,還將調查脫歐對在英的歐盟學生和教職員工的影響,以及對計划去歐盟工作的英國學生的影響。

事實上,當英國政府正考慮該項評估時,一些英國大學校長已開始考慮通過在歐盟建設海外校園的方式來減少脫歐對英國大學的影響。例如,肯特大學在布魯塞爾的分校已有超過20年的歷史,在巴黎、雅典、羅馬都有分支機構,並計劃考察德國、芬蘭、愛爾蘭作為海外校園選址的潛在對象。自脫歐以後,人才流失恐成為英國大學面臨的最大威脅。鑒於英國大學與歐盟的科研合作夥伴關係已逐漸瓦解,很多大學擔心脫歐後對出入歐盟的限制將進一步對英國大學提出嚴峻挑戰。

目前中國與英國在教育科技領域的合作主要在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的框架下進行。這一交流機制自2012年啟動以來,在教育、科技、文化、旅遊、衛生、媒體等領域,通過一系列人文交流項目的開展,極大地促進了中英兩國民間與政府之間的信任、理解與溝通,成為中英開啟「黃金時代」以來繼中英經濟財金對話機制與中英戰略對話機制之後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發展的第三大支柱。

近兩年,中英高級別人文交流機制會議以青年領導力、女性權力、創新精神等為主題,在教育與科技領域開展了諸如萬名赴英留學人員項目、中英教師交流項目等多個項目。在最近的中英教育峰會上,雙方見證了中英大學工程教育與研究聯盟與中英高等教育人文聯盟的建立,卓越漢語教學項目的開啟,學位學歷認證戰略合作意向書的簽署,以及江蘇-英國20+20高水平大學聯盟的成立,為中英在教育科技領域的進一步深化合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此次訪華期間,特雷莎·梅在第一站武漢就宣布了中英兩國即將簽訂的教育合作協議,包括中英兩國數學教師交換項目的續期、學前教育工作者聯合培訓項 目、就業教育信息共享等。此外,「English is GREAT」項目也正式啟動,計劃在2018-2019年由英國文化教育協會牽頭,促進中國的英語愛好者不斷提高英語口語流利程度。

可以預見的是,後脫歐時代的英國在未來會不斷加強與中國的合作關係,除經貿領域外,教育與科技將是不可忽視的力量。與歐洲其它國家相比,英國高等教育的歷史與品牌以及世界領先的科研創新原動力仍備受中國留學生青睞,因此,英國一直是歐洲國家中最受中國留學生歡迎的國家。目前,中國赴英留學的人數每年仍在增長,失去歐盟支持的英國,也必將利用這一優勢,拓展並加強與中國在教育與科技創新領域的合作,為中英關係的「黃金時代」打開新的局面。

(作者繫上海外國語大學英國研究中心副教授)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匯網 的精彩文章:

國內建造最大集裝箱船在滬命名
俄羅斯稱此舉如同做戰爭準備

TAG:文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