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說的「剎那」到底有多長?
我們常說「剎那」,但「剎那」到底有多長?
編者按:佛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既深刻又久遠,而且涉及文化生活中的各大領域,包括大家日常使用的成語、俗語、歇後語等等。這些詞語雖然使用廣泛,但是,又有多少人知道它們其實來自於佛教?古人說「百姓日用而不知」,就是這個道理。
在日常生活或閱讀文章時,我們經常使用或者看到「剎那」,這個常用辭彙其實源自佛教。在日常使用中,「剎那」一般指非常短暫的時間概念。但「剎那」究竟有多「長」(有多短暫),可有過相應的說法?不妨讓我們回到佛教經典著作中,看看各部經論對「剎那」的定位。
「剎那」原是梵語,漢語音譯「剎那」,又作「叉拏」,意譯則是「須臾」、「念頃」,也就是一個心念起動的時間長度,與「發意頃」同義,用一個漢語單字來表達,那就是「念」,意思就是瞬間,也就是時間的最小單位。在世俗辭彙中,我們常說「念念不忘」,這個「念念」同樣來自佛教。
佛教經論中的「剎那」長度:
一、據《俱舍論》卷十二記載,一百二十「剎那」為一「怛剎那」(梵語音譯,下同),六十「怛剎那」為一「臘縛」(又作「羅預」),三十「臘縛」為一「牟呼栗多」(也有譯作「須臾」),三十「牟呼栗多」為一「晝夜」。因此,一「剎那」約相當於我們今天時間單位的0.013秒。
二、據《摩訶僧只律》卷十七記載,二十「念」為一「瞬」,二十「瞬」為一「彈指」,二十「彈指」為一「羅豫」(臘縛),二十「羅豫」為一「須臾」,三十「須臾」為一「晝夜」。因此,一「剎那」約相當於我們今天時間單位的0.018秒。
三、也有經論中說,一「剎那」與一「念」不同。據《仁王經》卷上「觀空品」記載,九十「剎那」為一「念」;據《往生論注》卷上記載,六十「剎那」為一「念」。
四、據《大智度論》卷三十與卷八十三記載,六十「念」為一「彈指」;據《俱舍論》卷十二記載,六十五「剎那」為一「彈指」。
五、佛經中有其他時間概念,也可以來衡量「剎那」。在《大般若經》卷三四七中,按照順序介紹不同時間概念,從「一日夜」、「一日」、「半日」、「一時」、「食頃」、「須臾」、「俄爾」到「瞬息頃」,一「剎那」大約相當於一「食頃」(如早食之前或早食之間)的時間長度。
六、另據《仁王經》卷上「觀空品」記載,一「剎那」有九百「生滅」;《往生論注》卷上記載,一「剎那」有一百〇一「生滅」。
此外,一「剎那」之間的生滅,稱為「剎那生滅」或者「剎那無常」。當前的一「剎那」稱為現在,前一「剎那」稱為過去,後一「剎那」稱為未來,這叫「剎那三世」。
諸供養中,法供養最。分享轉發,自利利他。
※憨山大師:深心誓出愛慾海,念佛頓斷生死流
※佛到底能給你什麼?
TAG:拜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