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經典研讀》第81期 論語里仁篇第十五

《經典研讀》第81期 論語里仁篇第十五

GIF

里仁篇第十五

原 文

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注 釋

參:曾子,姓曾,名參,字子輿,孔子最小的弟子。

一以貫之:「以一貫之」的倒裝句。

唯:本義是高聲應答,這裡指『是』。

忠恕:竭盡自己的才能,稱為忠,推己及人叫做恕。

義 釋

《道德經》(第三十九章):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候王得一以為天一正。其致之也,謂天無以清,將恐裂;地無以寧,將恐廢;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候王無以正,將恐蹶。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是以候王自稱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為本邪?非乎?故至譽無譽。是故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大梵天王問佛決疑經》(拈華品第二):爾時如來,坐此寶座,受此蓮華,無說無言,但拈蓮華。入大會中,八萬四千人天,時大眾皆止默然。於時,長老摩訶迦葉,見佛拈華示眾佛事,即今廓然,破顏微笑。佛即告言:「是也。我有正法眼藏、涅盤妙心、實相無相、微妙法門,不立文字、教外別傳、總持任持,凡夫成佛第一義諦。今方付屬摩訶迦葉」。言已默然。

《四書蕅益解》:此切示下手工夫。不是印證。正是指點初心。須向一門深入耳。忠恕真實貫得去。亦是有個省處。乃能如此答話。然不可便作傳道看。顏子既沒。孔子之道的無正傳。否。則兩嘆今也則亡。豈是誑語。

江謙補註:一者不變之體。自二而十而百而千而萬。乃至無量數。皆隨緣之用。其體皆一也。全性起修。全修顯性。故曰一以貫之。

《論語新解》:吾道一以貫之:孔子言道雖若所指繁多,實可會通,歸於一貫。

唯:應辭。直應曰唯,不再問。曾子自謂已明孔子意。

門人問曰:門人,孔子之門人。時同侍孔子,聞其言,不明所指,俟孔子出,問於曾子。或說:子出,當是孔子往曾子處,曾子答而孔子出戶去。門人,曾子弟子。今按:《論語》,孔子弟子皆稱門人,非孔子之弟子則異其辭。孔門高第,曾子年最少,孔子存時,曾子未必有弟子。蓋曾子與諸弟子同侍於孔子,孔子有事離坐暫出。

忠恕而已矣:盡己之心以待人謂之忠,推己之心以及人謂之恕。人心有相同,己心所欲所惡,與他人之心所欲所惡,無大懸殊。故盡己心以待人,不以己所惡者施於人。忠恕之道即仁道,其道實一本之於我心,而可貫通之於萬人之心,乃至萬世以下人之心者。而言忠恕,則較言仁更使人易曉。因仁者至高之德,而忠恕則是學者當下之工夫,人人可以儘力。

解《論語》,異說盡多。尤著者,則為漢宋之兩壁壘。而此章尤見雙方之歧見。孔子告曾子以一貫之說,曾子是一性格敦篤人,自以其平日盡心謹慎所經驗者體認之,當面一唯,不再發問。《中庸》曰:「忠恕違道不遠。」孔子亦自言之,曰:「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其恕乎?」曾子以忠恕闡釋師道之一貫,可謂雖不中不遠矣。若由孔子自言之,或當別有說。所謂仁者見仁,知者見知。讀者只當認此章乃曾子之闡述其師旨,如此則已。曾子固是孔門一大弟子,但在孔門屬後輩。孔子歿時,曾子年僅二十有七,正值孔子三十而立之階段。孔子又曰:「參也魯」,是曾子姿性較鈍,不似後代禪宗所謂「頓悟」之一派。只看「吾日三省吾身」章,可見曾子平日為學,極盡心,極謹慎,極篤實。至其臨死之際,尚猶戰戰兢兢,告其門弟子,謂「我知免夫」。此其平日盡心謹慎之態度可見。此章正是其平日盡心謹慎之所心得。宋儒因受禪宗秘密傳心故事之影響,以之解釋此章,認為曾子一「唯」,正是他當時直得孔子心傳。此決非本章之正解。但清儒力反宋儒,解「貫」字為行事義。一以貫之,曲說成一以行之,其用意只要力避一「心」字。不知忠恕固屬行事,亦確指心地。必欲避去一心字,則全部《論語》多成不可解。門戶之見,乃學問之大戒。本書只就《論語》原文平心解釋,後儒種種歧見,不務多引,偶拈此章為例。讀者如欲由此博稽群籍,則自非本書用意所欲限。

又按: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此後孟子曰:「堯舜之道,孝弟而已矣。」此正可以見學脈。然謂一部《論語》,只講孝弟忠恕,終有未是。此等處,學者其細參之。

今 譯

孔子說:「參啊!我講過的所有道理,可以用一個最重要的道理貫穿起來。」曾子回答:「是的。」孔子出去後,別的同學問曾子:「是什麼意思呢?」曾子說:「夫子的道理,就是忠恕兩個字罷了。」

主 旨

孔子與曾子討論忠恕的道理。

引 述

忠於自己的人,對自己的事情都能夠盡心儘力去做,當然有良好的成果。忠於職守的人,對份內的工作,必然盡心儘力,做出良好的效果。

對別人寬恕的人,能夠設身處地體諒別人的苦衷,包容別人的缺失,原諒別人的過錯。並且進一步幫助別人,促進共同的進步。

把忠恕的精神,應用到各個方面,就等於用忠恕的道理,來貫穿孔子所說的所有道理,連接起來而不產生矛盾了。實際上孔子對曾子這一番話,不一定贊成,但是曾子比孔子年輕太多,孔子不忍心苛求,也就不加以置評。

生 活 智 慧

(一)孔子所說的道理,有時候因人而異,以致前後不一定相同。但是具有一貫的系統,彼此並不矛盾,當然更不會互相衝突。為了使大家更加明了起見,他用忠恕兩個字,來加以貫穿。

(二)曾子所說的「忠恕」,就是孔子所說「一以貫之」的「一」。如果真的要簡約成一個字的話,很可能就是一個「恕」字。原則只有一個,那就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實際上孔子所說的「一」,很可能是「太極」,可以概括所有事物。

(三)西方人喜歡說:「要人家如何對待我們,就應該同樣對待人家」,含有「恕」的味道,卻始終未能提出「恕道」,他們說出這樣的話,至少比孔子晚五百年。

建 議

先從《為政篇》所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已」做起,培養容納不同意見的雅量,再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並進而「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以體會和實踐恕道。

別 裁

1、子曰:「參乎!吾道一以貫之。」曾子曰:「唯。」

一:根本,故假名為「一」。從宇宙而言,曰「道」;從萬物而言,曰「炁」;從人而言,曰「心性」;從心性而言,曰「實相」;從心而言,曰「不分別取捨」,曰「不二」。

※夫子說,曾參啊!我所執守之道,說起來乃是以「一」貫穿一切。曾子答:是的。

——抓到「根本」便能貫穿一切,能夠由「體」貫到「用」;能夠由「無」貫到「有」;由「本」貫到「末」;由「始」貫到「終」。因此,求任何學問,必先求得一個根本,這個「一」,便能貫通一切事事物物。——因此說,「摸著根的成佛祖,摸不著根的瞎修行。」用這個「根」貫穿所有八萬四千法門。從修行來說,修行的根本就是:「本心本性」;認識本心本性的實相,貫穿於修行一切的始終本末,便是「吾道一以貫之」之意。

——《性命圭旨》:「儒曰存心養性,道曰修心煉性,釋曰明心見性。心性者,本體也。儒之執中者,執此本體之中也;道之守中者,守此本體之中也;釋之空中者,空此本體之中也。本體之中,本洞然而空也。道之得一者,得此本體之一也;釋之歸一者,歸此本體之一也;儒之一貫者,以此本體之一而貫之也。」

——《道德經 · 十四章》:「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古之道、古始,皆言此「一」也。)

2、子出,門人問曰:「何謂也?」

※夫子出,左右門人皆問曾子,「到底是什麼意思啊?」

3、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曾子答,夫子所執貫通一切之道,就是「忠」跟「恕」啊!

——蓋「一」不好懂,便只得退而求其次,落於心性來解,曰「忠恕」。

忠:心上一個中,不偏不倚,蓋忠於天地之正理。

恕:心上一個如,真實之心,如其本來之心,自在暢然,應用無礙,即是佛家的「慧」,亦是儒家的「誠」。「恕」之用,乃「將心比心、推己及人」之道也,所謂「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家語》:「孔子曰:『君子有三恕,有君不能事,有臣而求其使,非恕也;有親不能孝,有子而求其報,非恕也;有兄不能敬,有弟而求其順,非恕也。士能明於三恕之本,則可謂端身矣。』」

忠恕之道:定於內在的實相,用於外在的一切,便是所謂「忠恕之道」。亦是以「天理良心」去貫穿一切修為的當下,是以本性去啟動一切返本造化的當下。

——「忠」者,盡其在己,此執中用極之道,定在「實相」第一意不動的道;「恕」者,推己及人,將心比心,推而言之,「忠恕」者,發乎純心推及旁人,也足以引人入門。——其能執「忠恕之道」,自可由格物貫之以致知,至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此「一以貫之」之道也。

編 語

天津南開大學書法碩士生導師,國內著名書法家田蘊章先生,在他的《每日一字,每日一題》的書法講座中說到:「老師只能教給你法,但不能教給你妙。」最後他講了一句近似毫無道理的話:「只允許我說不清楚,不許你聽不明白。」

可見傳道授業之難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蘭州理工國學會 的精彩文章:

《經典研讀》第72期 論語里仁篇第六
《經典研讀》第60期 論語八佾篇第二十

TAG:蘭州理工國學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