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過年啦!皇帝紅包花樣多?天子賞賜的紅包里都裝了什麼?

過年啦!皇帝紅包花樣多?天子賞賜的紅包里都裝了什麼?

近幾年流行微信紅包,大家你來我往,不亦樂乎。年節時分,皇帝也喜歡給皇子宮眷、王公貴胄、內外臣工發「紅包」。不唯金錢,御筆「福」字、文玩綢緞,甚至食物都可算在「紅包」之列。皇帝的「紅包」,花的是錢,賜的是福,圖的是吉祥,立的是規矩。

過年啦!皇帝紅包花樣多?天子賞賜的紅包里都裝了什麼?

年末歲首,辭舊迎新,國人之間有饋贈年節禮物的風俗,稱「紅包」。過年發紅包,圖的是喜慶和歡喜,討個好口彩,歡歡喜喜過新年。不唯民間,皇家內府過年也發紅包。皇帝給功臣勛貴、宮眷外戚、內外臣工打賞發紅包,既有論功行賞、教化治理的意味,同時也是示以恩寵、聯絡感情的手段。天子的紅包,自然有著不一樣的富貴與喜慶意味在其中。

御筆賜「福」與賞祭祖銀子

過年啦!皇帝紅包花樣多?天子賞賜的紅包里都裝了什麼?

清人書 楷書「福」字 故宮博物院藏

清代皇帝有御筆書「福」字賞賜臣下的定製。康熙年間始有先例,至乾隆年間,每逢十二月初一日,宮裡會舉行「開筆書福」典禮。這天皇帝先赴闡福寺拈香行禮,再回宮裡用「賜福蒼生」筆御筆親書「福」字多幅,其中第一幅懸掛在乾清宮正殿,其餘若干幅賞賜臣工。有此機會領受御筆「福」字的,包括皇子、近臣以及各省督撫等封疆大吏,甚至御前侍衛亦有機會領受雙鉤「福」字。有司票擬領「福」人員名單並呈請聖裁,再將結果通傳至本人。

過年啦!皇帝紅包花樣多?天子賞賜的紅包里都裝了什麼?

「開筆書福」當日,領「福」人等齊集宮外聽傳,皇帝在乾清宮西暖閣揮毫書「福」,領「福」之人至御案前謝恩跪領,再將「福」字捧在手上迎出以示恩遇。外省督撫封疆大吏受領的「福」字則要由驛站快遞傳送,一般來說還會另賞一份鹿肉,以喻「福祿」之義。寫「福」字的紙是宮裡特製箋紙,其上繪有金色雲龍圖案表示吉祥貴重。能夠領到皇帝御賜年禮,在臣下眼裡是一種極大的榮寵與恩典。

過年啦!皇帝紅包花樣多?天子賞賜的紅包里都裝了什麼?

清 歲歲平安荷包及內裝元寶、金錢、玉等 故宮博物院藏


賞賜荷包

皇帝的「紅包」除了賜「福」字,賞「家祭」銀子,還會賞荷包。清宮的除夕之夜,皇帝賞給軍機大臣、皇子皇孫、後宮嬪妃乃至總管太監、首領等人精綉辭歲荷包一個,包內一般放有一個五錢銀錁子。皇帝除了發紅包,也會收到紅包—太后會賞賜皇帝一個極為精緻的荷包,荷包上綉「歲歲平安」四字,內裝五分重的金銀錢、金銀錁、金銀八寶各一個,荷包口上還插有一個長約兩寸的小型金如意,上刻「連年如意」字樣的吉祥話。


精緻的內廷「紅包」與隆重的藩王、使臣「紅包」

皇帝除了賞賜皇室宗親、大小臣工「紅包」,也會通過內廷后妃給外戚恩典。相比外朝所賜「福」字、「家祭」銀子、荷包,內廷「紅包」賞賜不但分量重,而且更為精緻。不僅有金銀制錢,還有文玩書籍,富貴氣、斯文氣溢於言表。

過年啦!皇帝紅包花樣多?天子賞賜的紅包里都裝了什麼?

清道光 紅青色緞綉腰圓荷包 故宮博物院藏

每逢年節新正,除了外朝內廷,各藩屬國家也會進京面聖朝貢賀年,皇帝也會給進京朝貢的各國使臣賞賜禮物,發紅包。若外藩宴上來使文化修養高,能唱和詩歌的話,皇帝的賜予會更為優渥。朝鮮國、琉球國來使經常獲得此殊榮。如道光五年,朝鮮副使李光憲、書狀官李鎮華、琉球正使向廷楷、副使梁光地四人恭和皇帝御制詩,道光皇帝即依例賜朝鮮、琉球兩國國王及獻詩使臣各式錦緞絲綢、筆墨文玩等。


承應戲打賞「紅包」

清宮過年還有一個習俗,便是上演承應戲。清代帝後愛聽戲,每至精彩之處必行恩賞,也就是給年節唱承應戲之人發紅包。隨著京劇的不斷發展成熟,逮至晚清,帝後對唱戲伶人的恩賞最為豐厚,尤其慈禧太后聽戲時極盡聲色之娛,興之所至出手格外大方。

過年啦!皇帝紅包花樣多?天子賞賜的紅包里都裝了什麼?

清嘉慶 紅色緞口慢納福壽雙錢紋雞心荷包 故宮博物院藏

慈禧太后看戲不光賞唱戲伶工,也打賞陪同聽戲的臣工。親貴重臣陪帝後看戲真是一樁苦差事—規矩森嚴,容不得丁點兒僭越失儀。陪席聽戲之官員臣工亦會有所賞賜,而且這份「紅包」分量頗重。同治八年正月內廷演戲,賞給陪席曾國藩的禮物有「如意一柄、瓷瓶一個、蟒袍一件、鼻煙一瓶、江綢袍褂料二付」,分量不可謂不重。隨著清末內廷演戲活動的頻繁與隆重,帝後看戲的「紅包打賞」已成為清宮內府很大的一筆開銷,其用度之奢華靡費從正月演戲的紅包即可窺見一斑。

過年啦!皇帝紅包花樣多?天子賞賜的紅包里都裝了什麼?

花的是錢、賜的是福、圖的是吉祥、立的是規矩

皇帝的新年賞賜除了御筆賜「福」,更多是金銀青錢、如意元寶、文玩綢緞這些實打實的看賞,當然打賞發紅包也多半是在賜宴、賜聽戲的娛樂活動中進行。此外還有賜飯。每逢臘月初八清廷會在雍和宮架上兩口大鍋熬臘八粥供奉佛祖釋迦牟尼,花銷達白銀十萬兩之巨。粥煮成後除了供佛祭祖,皇帝會將臘八粥分賜內宮嬪妃及外朝臣工,是為賜「食」。賞賜給外朝臣工的粥由一名太監押送,兩名太監抬著宮裡專用的黃食盒,盒內再有一個黃盒子,盒中盛有臘八粥一碗,領賞臣工必須跪迎、跪送。所以說皇帝的紅包花樣繁多,花的是錢、賜的是福、圖的是吉祥、立的是規矩。



原文作者:曾誠(作者任教於華中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研究方向為東方藝術與美學)

原文來源:《紫禁城》2017年1月刊《清宮春聯漫談》

(因篇幅限制,原文有刪減)

《紫禁城》官方授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漫談:清宮春聯到底何人寫?何時貼?竟然是白色的?


想了解更多藝術推介與藝術收藏,歡迎關注【文藏】官方微信公眾號&微博&頭條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藏 的精彩文章:

從《千里江山圖》卷看王希孟的早年足跡和畫中詩意
透過陶瓷看不同時期的佛造像

TAG:文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