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徐懋功墓:起冢象陰山、鐵山、烏德鞬山

徐懋功墓:起冢象陰山、鐵山、烏德鞬山

在禮泉縣的昭陵博物館中,矗立著一座品字形的封土堆,它就是徐懋功(李勣)的墓葬。2018年2月4日,路過昭陵博物館之際,我再一次拜訪了這座奇特的墓冢——

申威隆:90後」陝西文博一哥「

李勣,原名徐世勣,字懋功,曹州離狐人(今山東菏澤東明縣東南)人。高祖李淵賜其姓李,後避李世民之諱,改名為李勣。他早年投身瓦崗軍,後與李密一起降唐,跟隨李世民平定四方,北伐薛延陀,大破東突厥和高句麗,成為唐朝開疆拓土的主要戰將之一。

李勣歷經高祖、太宗、高宗三朝,出將入相,功勛卓著,為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總章二年(669年)十二月,李勣因病去世,享年七十六歲。高宗輟朝七日,贈李勣太尉、揚州大都督,謚號貞武,陪葬昭陵。

《新唐書·李勣傳》中記載:「起冢象陰、鐵、烏德鞬山,以旌功烈。」《舊唐書》中記載:「所築墳一準衛、霍故事,象陰山、鐵山及烏德鞬山,以旌破突厥、薛延陀之功。」由此可見,這座品字形的封土,分別象徵陰山、鐵山和烏德鞬山,以表彰李勣生前的卓越貢獻。其中的「陰山」,應該就是今天內蒙古境內的陰山山脈。所謂的「鐵山」和「烏德鞬山」,據說分別是今天遼寧省的鐵嶺山和蒙古的三音諾顏之杭愛山脈。它們都是李勣生前戰鬥過的地方,高宗希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世人銘記他不朽的功勛。

墓冢前豎立著一通巨大的碑石,螭首龜趺,高約7.15米,中寬約1.79米,中厚約0.55米,乃昭陵陪葬墓中最大的一通石碑。此碑立於儀風二年十月(677年11月),碑首雕刻六條龍,碑額篆書《大唐故司空上柱國贈太尉英貞武公碑》十六個大字。碑文為高宗書寫,行草體,共31行,每行110餘字不等,具有王羲之的風格,極富秀逸洒脫的風韻。

墓冢東西兩側,各有一件石人,相距約28米,均高約2.36米。濃眉大眼,八字鬍須,頭戴冠,身穿長袍,腳穿如意履,雙手拄劍侍立。下方的蓮花形底座,融入佛教文化因素,目前僅見於李勣墓。

西側的石人以南有石虎三尊,均為蹲踞狀,前兩腿斜直,後兩腿蹲坐。南起第一隻張嘴似吼,第二隻閉嘴僅露虎牙,第三隻呲牙咧嘴。同中有異,粗中有細,雄健霸氣。

東側的石人以南有石羊三隻,均為跪卧狀,大盤角。南起第一隻羊目光斜視上方,第二隻羊目光平視前方,第三隻羊抬頭向上,仰望星空。目光各不相同,彼此相互呼應,造型生動樸實。

武則天稱帝時,李勣的孫子李敬業起兵討伐,李勣被剝奪官爵,墓葬也遭受厄運,不僅墓冢被挖開,而且棺材被劈碎。武則天死後,唐中宗恢復李勣的官職,並且重新安葬。

1971年,昭陵文物調查組配合農田水利建設時,對李勣墓進行了考古發掘。雖然這裡破壞嚴重,但是依然出土了李勣佩帶的班劍、三梁進德冠、革帶飾件,以及殘存的部分壁畫,包括女樂圖、舞蹈圖和屏風畫等。如今,清理後的地宮已經被回填,在昭陵博物館的展廳中,可以看到出土的文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唐朝 的精彩文章:

古代有哪些「牝雞司晨」的女人?她們比霸氣不輸男人
趣味測試:選一款唐裝,測你在唐朝的地位?我是寵妃

TAG:唐朝 |